張曉婷
(齊魯師范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3)
新常態是一個經濟術語,是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狀況的一種形象說法,指我國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平穩的發展時期,在降低速度的同時,必須同時推動市場化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本文借用新常態這一概念來描述檔案領域的一些新發展、新情況,并進而探討新常態背景下檔案從業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我國的檔案事業與經濟發展幾乎同步,在改革開放之后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檔案事業也得到了巨大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各級黨委、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對檔案管理日益重視,新建、改建了一大批檔案館,館舍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二是管理體制逐步理順,檔案管理部門地位得到提高。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局、館一體,隸屬兩辦,兼具行政管理和文化事業單位職能,大多數企事業單位檔案館脫離辦公室獨立設置,地位進一步提高。三是硬件設施投入較大,檔案保管的技術手段不斷更新,對檔案管理的投入加大,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四是檔案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的普及,檔案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數字檔案館建設成就斐然,很多檔案館實現了普通檔案的網上查閱。五是檔案利用更加經常和廣泛。隨著社會發展和檔案的開放,檔案的查閱和利用更普遍,查閱檔案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六是檔案管理的專業化人才越來越多。七是檔案館藏大量增加,資源日益豐富。八是檔案編研成果豐碩,檔案文化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影響力更大。
檔案事業在經歷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把檔案事業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稱之為“新常態”。檔案領域的“新常態”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法治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局面正在形成。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了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檔案管理和檔案工作要適應這一變化,找準檔案工作與依法治國的結合點,主動應對,積極作為,把依法治國中形成的檔案收集全、整理好,在法律的框架內做好檔案管理工作。要進一步加強檔案法規建設,完善實施細則,特別是要堅持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檔,查處檔案違紀違法行為。二是反“四風”常態化的作風建設。十八大之后,中央明確提出反對“四風”,并且常抓不懈,馳而不息。檔案工作如何適應這一變化,培育優良作風,成為檔案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三是中辦、國辦2014年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對檔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四是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信息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瞬息萬變,高科技手段不斷涌現,這都成為檔案事業發展需要面對的機遇和挑戰。五是適應檔案利用經常化的形勢。面對檔案開放常態化的形勢,檔案人應積極應對,乘勢而上,轉變觀念,有所作為。
“新常態”對檔案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檔案從業人員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全面提高自己的各項素質,應對“新常態”帶來的挑戰,為檔案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解放后,我國各級檔案管理部門一直隸屬于黨委、政府的辦公廳(室),而檔案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即局館是一體的,所以檔案從業人員基本是行政編制。雖然我國檔案法把檔案機構認定為“文化事業機構”,但一直以來,檔案機構的行政色彩還是比較濃厚的,即使是各企事業單位的檔案館(室),一般也都隸屬于單位的辦公室。檔案機構具有很強的行政色彩,加之有一些檔案是涉密的,這就要求檔案管理人員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既適應機關管理的政治要求,又要有高度的保密意識。這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檔案從業人員應該認真學習并深入領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法律意識,要在法律的約束下做好檔案工作。要學習與檔案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首先,應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這是從事檔案工作的基礎法律,也是總體要求。其次,根據工作情況學好《保密法》,這是處理涉密檔案的工作依據。第三,要學好與工作相關的專業法律,如《合同法》、《會計法》等。第四,要學好有關的法規和管理辦法,如《重點項目管理辦法》、《招投標管理辦法》等。
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真正把我們置于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信息技術更新換代之快讓我們目不暇接。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云計算和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換言之,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那么這種產業實現盈利的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從某種程度上說,大數據是數據分析的前沿技術,麥肯錫將大數據定義為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簡言之,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在于對海量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海量存儲的檔案為大數據建立提供了數據基礎,大數據技術已進入檔案領域。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各國信息化工程的開展,全球已掀起了一股構建“泛在網絡”的熱潮,各國都把建立無所不在的“泛在信息社會”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大數據和信息化時代的檔案從業人員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應認真學習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努力掌握云計算及大數據的相關技術,為檔案的廣泛利用奠定堅實基礎。
檔案管理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除了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還涉及到歷史學、管理學、情報學、圖書館學及會計、建筑等方面的知識。現在的檔案從業人員科班出身的還不多,大部分是在實踐中成長的,專業技能尚可,但缺乏專業理論功底和研究創新能力。為適應檔案事業的快速發展,檔案從業人員應加強專業理論及相關知識學習,加強業務培訓,加強橫向交流,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
優良作風、優質服務是新形勢對檔案從業人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檔案管理的價值所在。檔案從業人員要適應檔案工作的新常態,切實在工作中做到勤奮敬業、認真高效,腳踏實地、勇于負責,積極主動、業務精通,就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水準和個人修養。只有這樣,才能使外在作風和內在素質高度統一,才能適應檔案工作的新常態。
總之,新常態對檔案從業人員提出了新要求,檔案從業人員只有切實沉下心來,力戒浮躁,苦練內功,全面提升自己的各項素質,才能適應新常態下的檔案管理工作,促進檔案事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