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常
(婁底行政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討論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1],提出了“三嚴三實”這一關于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新論斷。“三嚴”主要指主觀世界的改造,是對領導干部提出的內在要求;“三實”主要指客觀世界的改造,體現了領導干部的行為取向?!叭龂廊龑崱笔穷I導干部為官做人、干事創業的新標尺,是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迫切要求。領導干部要把“三嚴三實”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準則和目標追求,堅持以“三嚴”正己修身、率先垂范,以“三實”謀事成事、勇于擔當,做“嚴實結合”的新型領導干部,成為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領導人才。
凡事成則必得于“嚴”,敗則多失于“嚴”。黨的十八大后,“八項規定”、“反對浪費條例”、“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公務接待管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都體現了從嚴治黨的剛性要求。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要求,對領導干部是一種監督,更是一種愛護。只有“嚴”字當頭,才能讓領導干部做到自我約束、自我革新、自我整改、自我進步。
領導干部要按照“嚴以修身”的要求,不斷加強學習,修身養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保?]對領導干部來說,學習永遠在路上,要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始終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素質,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三個自信”,切實解決好“三觀”問題;要在學習中勤思考,用學習成果指導工作的開展,把實干精神與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實干擔當;要把黨性修養作為立身之本,養成“吾日三省吾身”的好習慣,時刻對照理想信仰、黨章黨紀、民心民生、先輩先進“四面鏡子”,常照常思,在方向路線上旗幟鮮明,正心修身,公道正派,堅決抵制錯誤思想,頂住歪風邪氣,做到“任憑風浪起,我自巋然不動”,把修身立德作為為官做人的永恒主題;要在工作中著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非權力性影響力,以才立業,以德服人,以廉樹威,以行正人,成為魅力型領導。
領導干部要按照“嚴以用權”的要求,堅持用權為民、造福百姓。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的,要用好權,善用權,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一是要把權力當成一種負擔。權力只有成為負擔時才會穩如泰山,若是成為一種樂趣,就會后患無窮。權力姓公,領導干部絕不能將權力看作私有財產,當成謀私工具,隨意支配,樂在其中,而是應將權力視作一種為民服務的強大壓力,以戒慎戒懼之心行使權力,克服“任人唯親”,摒棄“權力過期作廢論”,謹慎處理好“為誰掌權”這一根本問題。規范權力使用,關鍵問題是要做好“加減乘除法”:干事創業用加法,為民服務用乘法,謀求私利用減法,權錢交易用除法。
二是要在制度籠子內用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現代民主政治共同的追求。確保權力不“任性”、不“旁逸斜出”、不“尋租”,既是實現黨風清廉、政風清正、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讓權力在制度籠子里活動,當務之急是必須建立權力清單制度,實現公共權力流程化管理,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以嚴密的制度、嚴明的管理筑起反腐防線,約束權力的濫用,懲處權力的私用,讓公權力回歸到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正常軌道上來。
三是要讓權力在陽光下晾曬。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權力應該在陽光下運行而不是在背陰處變質。習近平同志指出:“有權力的地方必須有監督,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保?]領導干部要增強“陽光意識”,自覺接受權力運行中的組織監督、紀檢監督、司法監督、媒體監督、網絡監督、群眾監督,恪守權力的界限,在用權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絕不做損害黨和人民群眾利益的事。只有監督到位了,預腐之人才無空可鉆,貪腐之徒才無可遁形。
領導干部要按照“嚴以律己”的要求,奉公守法,清正廉潔。這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前提,也是樹立共產黨員優良形象的必要條件。
首先,領導干部要奉公守法,依法執政。權力的邊界是法制,“法無授權不可為”。戰國時期,趙奢是趙國負責收稅的官員。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稅,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繳稅,趙奢依據律法殺了平原君家九個管事的家人。平原君大怒,要殺了趙奢。趙奢勸說平原君奉行公事,遵守法律,這樣國家才會強大,趙國才能穩固。平原君認為趙奢是一個賢能的人,對國王說了這件事。趙王任用趙奢管理國家的賦稅,趙國逐漸變得國富民強起來。古人尚且推崇“奉公守法”,作為新時期的領導干部,尤其要樹立法治信仰,提升法治自覺和法制意識,培養自律品格,敢于沖破面子關、熟人關、利益關,嚴格按制度和規則辦事;要心存敬畏之心,牢固樹立法律“高壓線”不能觸碰、法律“最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堅持依法執政,依法用權,既不專權、不越權、不濫權,更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這樣,才能夠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其次,領導干部要為政清廉,防腐拒變。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領導干部應常修為政之道、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嚴守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底線,嚴格遵守和執行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嚴肅生活、工作態度,力戒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時刻警惕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干事,始終保持清廉本色。要增強廉政自覺,防腐拒變,牢記自己是“為民服務”的公仆,認真處理好親情與黨性的關系,過好權力、金錢、親情、社交、生活“五道關”,算好政治、經濟、名譽、家庭、自由、健康“六本賬”,“八小時內”和“八小時外”都要從嚴管住自己,同時也要管好家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不斷教育、提醒、約束他們,使他們自覺嚴格要求自己,嚴防被別有用心的人拉下水。領導干部務必用黨紀國法來約束自己,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這既是對黨的事業的高度負責,也有利于領導干部個人的健康成長。
與“實”相對的是“虛”,有的領導干部謀事好高騖遠,不求實際;遇到問題難題,不求實效;假話套話掛嘴邊,不求真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泛濫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謀事創業要以“實”為基,定下來的事情必須雷厲風行、抓緊實施;部署了的工作要立說立行、一抓到底。只有落在“實”處,才能干出成效。
領導干部要按照“謀事要實”的要求,運籌帷幄,求真務實。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從來都是被群眾所詬病的,搞花架子、做表明文章只會嚴重脫離群眾,損害群眾利益,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為群眾謀實事,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各項決策更加符合群眾的意愿。
謀實事,是指領導干部要正確理解上級的決策精神,善于吃透上情、弄清下情,將政策與實踐結合,根據本地、本單位和部門的實際情況來謀篇布局,制定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政策措施。領導干部踐行“謀事要實”,一是要深入基層探民情。領導干部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放下身段,主動深入基層接近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柴米油鹽”之煩惱、“衣食住行”之困難、“酸甜苦辣”之訴求,并暢通各種渠道讓下情上達,以弄清情況、摸準問題。二是要勤于思考解民憂。領導干部在工作中不能形而上學,不能好高騖遠,不能關起門來規劃,不能拍腦袋決策。要以民為本,學會換位思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制定政策時充分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考慮廣大群眾的利益,把各項惠民政策制定在群眾的心坎上,真正為群眾謀福祉。
領導干部要按照“創業要實”的要求,真抓實干、落實到位?!肮伯a黨員,是近代歷史上最先進的革命者,是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現代擔當者和推動者”[4]。因此,共產黨的領導干部要有“知其難為而為之”的擔當,常想務實之策、干務實之事,在干事創業中改造社會、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首先,樹立實干觀念?!翱照務`國,實干興邦”,實干精神是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皩嵏伞辈粌H是干事創業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種歷史責任。領導干部要樹立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把干事創業深深嵌在從政理念上,把為黨和人民干出一番事業作為最大的價值追求,拿出一種不落實不撒手、不抓出成效不罷休的勁頭,積極主動,奮發爭先,絕不言苦,永不退縮。
其次,為群眾辦實事。務實的關鍵在于密切聯系群眾,堅持以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來調查、分析和解決問題,使黨的政策、部署、規劃符合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要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做好黨的群眾工作,像對父母那樣善待群眾,像對親人一樣為他們服務,從群眾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入手,以利民惠民的實際行動來贏得群眾的“點贊”,提升執政黨的公信力。
再次,以人才做保障。干事創業的關鍵在于人,要堅持崇尚實干、注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注重選拔任用思想解放、善謀發展、真心為民、勤干實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的領導干部,引導廣大干部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
第四,創新引領發展。要培養領導干部的創新思維能力,以觀念的更新帶動工作的創新,不斷開創干事創業的新局面?,F階段,要認真貫徹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不斷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過程中,既“勇于直面矛盾”,又“善于解決問題”,以創新促發展,著力落實好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項任務。
領導干部要按照“做人要實”的要求,做實在人,干實在事。領導干部要強化忠誠的政治品德,努力做到厚德載物、躬身踐履,在其位謀其政。對黨的事業,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發自內心地“愿干”,還要講究工作方法,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素質,真正做到“會干”,把黨和人民交付的事業干好。
第一,改“要我做”為“我要做”。領導干部不能做讓人撥一下動一下的“算盤珠子”,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不能滿足于“按部就班”,而是必須追求“迎難而上,主動而為”,自覺加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開拓性,勤奮上進,責任在心,勇于擔當,造福百姓。
第二,改“自己為重”為“群眾為重”。領導干部要摒棄追逐名利的私心雜念,把工作需要擺在第一位,把群眾疾苦放在心上,高調干事,低調為人,為群眾排憂解難,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利,恪守“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高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第三,改“努力就行”為“得力才好”。古人云:“善走需得途”,工作光靠努力還不行,更要講究方式方法,保證質量,干出成效。領導干部要統籌兼顧,制定好計劃和步驟,加強溝通和協作,盡可能發揮組織成員最大的潛能,上下團結一心,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細節決定成敗”,要在細節上多下工夫,決策前腳步跑勤一點,工作時身子放低一點,服務時態度真誠一點,盡力把各項工作做成“零缺陷”;要善于抓住問題的關鍵,高效率地解決問題,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
[1]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分別參加全國人大會議一些代表團審議[N].人民日報,2014-03-10.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2-04.
[3]習近平.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0,(9).
[4]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