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宏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河南洛陽 471012)
【思政工作研究】
改革轉型期企業員工“引導式”思想教育探析
喬宏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河南洛陽 471012)
在不斷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好改革轉型期企業員工思想引導和教育工作,對實現員工思想與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同頻共振”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引入康復學中的“引導”論,創新性地將之運用到員工的思想教育中,通過引導方式、方法的創新,可以達到員工思想自主性轉變的目的和效果。實施“引導式”思想教育,需準確把握員工思想和行為的新變化,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式方法。
改革轉型期;企業員工;引導式思想教育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企業如何在推進改革轉型的過程中,開拓思路,創新方法,通過對員工實施及時有效地思想教育,獲得員工的理解、支持與認可,堅定員工對改革轉型的信心,減少改革轉型過程中的羈絆和干擾,激發和匯聚推進改革轉型的正能量,同步完成職工的思想、文化轉型,激發員工隊伍活力,打牢支撐企業發展的思想和人力資源基礎,是擺在黨群干部面前一個重要的課題和艱巨的任務。
“引導”是康復學上的一個方法,其顯著特點就是通過引導、誘發和教育,調動人的自主運動等各方面的潛力,激發人的興趣和參與意識,以此達到康復效果。在發達國家,引導式教育被廣泛運用,通過將其融合在幼兒教育、中小學文化課教育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家長及社會歡迎。此法在歐美、日本等地非常盛行。近年來,在我國也取得長足發展。基于其原理的科學性,將“引導”論引入到企業員工的思想教育中,對做好改革轉型期員工的思想工作、破解新形勢下思想教育難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謂“引導式”思想教育,可以理解為通過一定的手段誘導出企業和員工個人的預想和設定的目標,引導員工為了實現這種預想和設定的目標而不斷努力的互動過程。這種引導并不是單純外力的單獨作用,而是通過員工本身的內在因素與外界環境等相互作用,使員工主動地、相對獨立地為實現企業和個人共贏而不斷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引導式”思想教育與傳統的思想教育相比,至少有以下四個不同的特點:
一是從交互方式上,“引導式”思想教育注重引導者與被引導者相互溝通;而傳統的思想教育多是簡單的單向灌輸、理論說教和引導者的“一言堂”。
二是從實際效果上,“引導式”思想教育注重對被引導者的“滴灌”滲透效應,追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而傳統的思想教育多是“大水漫灌”,往往會出現“雨過地皮濕”的現象。
三是從方式方法上,“引導式”思想教育注重綜合手段的運用,特別是信息化的手段,善于捕捉網絡受眾的“痛點、尖叫點、引爆點”,從而讓受眾在滿足關注中實現思想引導的主動“認同”;而傳統的思想教育則方法陳舊、手段單一。
四是從受眾對象上,“引導式”思想教育會區分不同的受眾群體而進行“因材施教”,實現思想引導的精確制導;而傳統的思想教育往往是不分層次、不分專業,“上下一般粗”、“一刀切”式進行。
傳統的思想教育難以適應新變化、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審視傳統思想教育存在的理念不新、方式不活、效率不高等問題,在員工思想教育的方式上改革和創新。針對員工實施“引導式”思想教育,進行系統化的統籌設計,重點在教育引導的理念
上更新和突破,在引導的內容上系統籌劃,在引導載體上進行陣地打造和工具組合,并加強引導效果的檢驗和評估,從而實現對員工思想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助力于企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
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市場經濟逐步建立、社會制度持續改進的過程中,企業員工的思想狀況發生了諸多變化,員工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特點呈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員工對企業的關注度提高
當前,員工對企業寄予著較高的期望,對企業效益和發展關注度不斷增加。相比以往,員工更加關注公司的改革發展、效益狀況,對公司決策部署、重點工作以及各項措施關注多、議論多、評價多。在嚴峻的市場形勢和經營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少數職工會出現思想迷茫和信心不足,甚至造成工作責任心的下降。
(二)員工的自我意識凸顯,更加關注個人現實利益的實現,流動性明顯增強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強調個人價值實現,鼓勵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共贏。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員工中更多地被解讀為企業對員工個人的利益保障。強調自我價值,注重個人發展的空間,關注個人現在和未來的利益保障和競爭力,強烈的心理預期和利益當下兌現成為不同年齡段員工的共有心理表現。
從計劃經濟時代到市場經濟時代,戶口、就業和退休保障等對企業員工起到固定和束縛作用的外在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經濟發展帶來就業的多樣化,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成為基礎的兜底保障政策。消除了養老顧慮,沒有了子女就學的障礙,實現了同工同酬,國企員工和其他用工形式的身份、待遇差別日漸消除,這些都為員工的自然流動創造了條件,并由此帶來員工對國企的歸屬感、自豪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隨著企業市場化的推進和混合所有制的實施,個性需求在企業得不到滿足的知識型、技術型員工的辭職已經是一種常態。員工辭職也已經不再是評價企業凝聚力的指標。
(三)員工的法律意識、契約精神和規則意識增強
近年來,員工因為各種原因與企業對簿公堂的事例越來越多。從“有事找組織”到“有事找法院”的思想轉變,說明企業員工法律意識的覺醒,標志著職工和企業的關系更加市場化、法制化。員工思想更加成熟和多元,形成了個人的價值判斷,在改革中實施組織動員的難度不斷增大。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在法律的框架下以縝密完備的合同形式開展工作。“立字為約、合同為本、遵法守紀、強調規則”將成為企業和員工正常的工作和心理關系。
(四)員工在網絡生活中思想更加多元化和分化,行為更加獨立
進入網絡時代后,整個社會的工作、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互聯網由于其信息傳遞的快捷性、廣域性、私密性,更加適合大多處于城鄉結合部的石化企業員工的選擇。員工的社會交往越來越依賴于網絡和手機,信息來源多元、快捷,思想更加獨立自主,不盲從,不輕信,富于挑戰,敢于質疑,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和分散,個體性的選擇更加多樣。
在改革轉型的特殊時期,運用“引導式”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和正向轉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探索和實現:
(一)更新教育理念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面對員工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的新變化,要提高員工思想教育的效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必須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以新理念、新手段,打造新模式。
一要關注活動成本和質量,管控好思想引導的效果。在企業里,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除了人財物等直接投入,時間、精力、工作檔期都是成本。以往開展教育引導活動,往往只講投入,不問質量,不看結果,以活動次數、參與人數來體現教育引導的效果,這顯然是達不到預期引導效果的。要關注活動成本和質量,力求實現教育引導的閉環管理,保證過程受控,并通過測評、測試、抽樣調查、互動反饋等環節,對結果能夠描述、效果能夠評估。
二要區分受眾層次,實施精準的信息推送。要針對一個思想問題,設計出不同的解讀版本,以不同的載體渠道,發送給不同層級的受眾。要精確劃分員工群體,根據不同層級群體的思想和利益訴求,實施針對性的引導。要考慮領導干部、機關人員和一線員工關注點、視角和立場上的不同,接受和理解程度上的不同,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宣講教育材料。尤其要注意把上級的精神要求轉化為基層員工能夠聽得懂、喜歡聽的語言形式,促進員工消化吸收。針對不同層級受眾,還要在自主學習還是集中學習、以文件報告還是編發材料或是組織輔導講座等不同形式
中認真選擇,努力實現信息的精確制導和滴灌效果。
三要注重引導互動和時機角度,提高心理認同感。傳統的思想教育,總是領導臺上講、群眾臺下聽,聽眾始終處在被動接收信息的狀態。要設計雙向互動的傳播方式,圍繞一個話題,通過雙方、多方的信息分享、觀點交流、自主辨別,促進達成共識,增強人們的內心認同感。要緊跟員工的思想焦點、熱點,努力在內容選擇上提高針對性和及時性。通過編發《企業熱點面對面》,從員工關注的問題入手,進行“一對一”的解答。通過“交班交思想”的形式,第一時間就員工關注的熱點問題予以答復和解釋。要能夠以群體成員的平等視角認識問題,以工作伙伴的平等關系開展引導。
(二)整合教育內容
由于改革轉型期員工思想較平穩發展期有所不同,因此,“引導式”思想教育的內容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也不能本末顛倒、主次不分,應根據員工的關注點、關切點有所選擇,有所側重。
一要以推進改革發展為目標實施思想引導。深化改革是大勢所趨,加快發展是眾望所歸。要明確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堅定員工對改革的信心和決心。要強調改革的公平性,使員工了解改革的路徑、方法、目標和措施。要分析改革帶來的變化,提出員工自身積極應對的措施,引導員工自主改變和適應,提高對改革的承壓能力。引導員工形成“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改革沒有退路,推進改革責無旁貸”的認識,端正“只有企業發展,才能實現共贏”的態度。針對當前一些企業在推進工作中存在的宣傳不夠、解釋不力的情況,在日常的思想引導中,要把外部的形勢、上級的要求、企業生產經營的狀況和當前領導班子在想什么、干什么,原原本本地告訴員工。通過舉辦廠情發布、邀請職工代表參加相關會議、公司領導和職工面對面交流、編發形勢任務教育材料等多種手段,加大信息覆蓋面和影響力,將企業的信息準確傳遞到每個崗位、每名員工,讓員工能夠隨時聽到高層聲音,了解權威信息。同時,要解決“通而不暢、信息滯后、形式呆板、缺乏設計、缺少回饋”等操作問題,以保證形勢任務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要針對增強企業文化凝聚力實施思想引導。企業文化具有思想引領、行為提醒、知行統合的特性,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實施引導,起到凝心聚力的效果。要科學統籌,深入細化,廣泛宣傳,將企業文化外化于形、內化于心、固化于制,轉化為每一個員工的自覺行為,通過企業文化落地,完成員工的思想變革和文化重建。
三要以培育和提升員工職業發展力為基礎實施思想引導。以人為本,實現企業與員工共贏,要體現在對員工職業發展能力的提升上,這不僅是支撐企業發展、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也是員工自身的必然選擇。要通過轉變人才觀念、建立培訓機制、搭建培訓平臺、做實培訓活動等措施,掀起針對管理、技術、技能三支隊伍的培訓熱潮。要堅持組織培訓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理論研討和實踐總結相結合、送出去學習和自主辦班相結合,做實員工培訓,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提升員工職業發展能力。
(三)改進傳統教育方式
目前,會議、培訓、報告講座、宣講團等仍是企業實施思想引導的主要形式,報紙、電視、網站、刊物、工作簡報等還是企業實施思想引導的主要媒介。對于傳統媒體,要立足于激發活力,發揮效能,使其真正起到主渠道的作用。要想方設法使主渠道傳遞的信息內容活起來,貼近員工,抓住興趣點。如果主流媒體政治性太強,成為一個單純的說教陣地,員工就會遠離,就不會收到滿意的引導效果。要力圖實現教育引導內容的簡約化。隨著社會節奏不斷加快,碎片式學習、快速閱讀、微系列等簡約方式已成為了時代特征。員工的閱讀習慣、接受方式已經顯著改變。這就要求在開展思想引導過程中,力求用詞時尚、觀點明確、結構簡單、圖文并茂,更多地以啟發式、社會化的姿態,提高教育內容的親和力、吸引力。要適應受眾“讀圖”的喜好。中央媒體在網站上投放的《十八大報告圖解》、《一張圖看懂改革進程》,還有中國石化在對青年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進行解讀時,推出的《一圖讀懂怎樣當上中石化高管》,簡明扼要,重點突出,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引導效果。
同時,要加強思想引導陣地對員工的多重覆蓋。要充分利用煉化企業人員集中、工作場所固定、作息時間規律等特點和優勢,建設思想引導陣地。例如,可以在員工的工作環境加強陣地建設。煉化員工基本都在室內工作,日常行走的線路比較固定,同時,煉化企業要求生產一線員工在操作間等區域不允許用手機、看報刊,這在阻斷員工八小時以內瀏覽社會信息通道的同時,卻保證了企業在工作時間開展思想教育的集中度。可以在辦公樓、主控室、操作間、電梯間等員工集中或流動快的場所,設置電腦顯示屏、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短小、快捷的企業信息,在走廊、餐廳中設置主題海報或展板櫥窗等。通過組合使用各種宣傳工具,對員工形成持續的強烈
的視覺刺激,起到信息強化的作用。
(四)開發應用新媒體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和人際交往模式,實現了信息傳遞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限延展,信息傳播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獲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智能手機應用已經把現實生活和虛擬世界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目前,石化員工的社會信息來源整體上已經完成了從報紙、電視到互聯網再到移動手機應用的全面升級。員工之間通過微信、微博、論壇、貼吧、博客、播客、網絡雜志、手機報等獲取及傳播信息。我們必須適應這個變化,將這些媒體技術應用到員工思想引導工作中。
建立維護好企業官方微博和新聞客戶端。微博具有強媒體屬性,是一個沒有門窗的大平臺。企業發布的各類重要信息都可以通過微博實現快速的廣域性、開放式傳播。客戶端是人們通過智能終端接入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入口。如果把員工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客戶,根據他們的需求,去提供各種服務,將是一個積極的探索和創新。
加快建立微信公眾賬號,建造各層級的微信群,編織企業的微信網絡矩陣。微信的特征是“關系傳播”,信任度高,它通過志同道合的“朋友圈”,激發人們的深閱讀、深思考、深交際,顯著地改變著信息和知識的傳遞方式。要把信息傳遞的層級式結構,改造為復合式傳遞結構,實現點對點、點對面的高效即時傳送。通過不同的群文化,將員工鎖定在一個個微信單元中,使發布的信息可以迅捷在各群傳播,并通過員工的互動,快速了解各層級員工的態度反饋,使微信成為一個適時的交互式課堂,一個了解基層信息的渠道和橋梁,一個快捷發布信息的端口,一個凝聚職工的陣地。
此外,設置移動課堂、實施微教學、下載電子書借閱機、手機上裝載超星移動圖書館等,這些新的網絡學習工具,我們都可以充分地選擇應用,從而提升對員工思想引導的效果。
(五)推進實施EAP(員工心理援助)項目
目前,在中國石化的統一指導下,很多煉化企業啟動了EAP項目。但從整體看,各個企業差異很大,應用深度也不一樣。要讓EAP發揮積極作用,可以通過制訂長期計劃來逐步實施。一是進行普及性知識培訓。一方面要幫助廣大員工對EAP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認識,另一方面要為領導干部運用EAP工具有針對性地做好員工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手段支持和技術指導。二是加強對EAP的體驗。聘請資深專家,通過講座、培訓、游戲等方式對員工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授,幫助大家正確認識自我、緩解壓力、調整心態,加強對EAP的體驗。三是以黨團書記、工會主席、女工主任和志愿者為重點,組成EAP的組織機構,及時發現員工面臨的各種問題,及時提供幫助。四是培養企業心理咨詢師,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網絡咨詢,幫助員工解決心理問題。必要時,取得社會機構的技術支持,更好地保護員工隱私。五是設立員工健康檔案。在員工接受心理健康、心理咨詢這些概念后,組織員工進行個人心理健康檢查(PHC),結合員工身體健康檔案,設立員工心理健康檔案。六是個性化跟蹤引導。根據對員工健康檔案的綜合分析,為員工量身定制詳細的調查分析報告,提出相應的解決意見和建議,并實施持續的跟蹤引導。
EAP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計劃和項目,需要相對較長時期的實施、應用和評估,才能真正體現價值。雖然EAP被員工完全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但它作為一種新型的全員心理管理技術,被應用到企業員工的思想引導和教育中,特別是應用到企業改革轉型中,加強員工的思想引導,解決員工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會發揮出特有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友才
A Study on induct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in the Period of Reform Transformation
Qiao Ho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deepening reforms in an all-round way,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o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the enterprise employees.I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state of the employees and in making them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Based on the Inductive Theory,this article uses this theory i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employees,aiming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state of the employees autonomously.Through the induct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ideological state of the employees,update the ideas,and integrate the education contents 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method.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Reformation;Enterprise Employees;Induct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
D64
A
2095—7416(2015)02—0042—04
2015-03-10
喬宏(1972-),男,河南孟津人,大學學歷,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公司辦、黨委辦主任,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