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修華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11)
圖書館是高職院校的文獻資料信息庫,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功能對于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具有很大影響。圖書館具有為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重要職能,對于正確引導教師和學生利用館藏資源,對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素質起著重要作用。然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以及讀者需求的變化,給圖書館的生存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校圖書館是滿足大學生多元化閱讀需求的主要陣地,導讀工作是圖書館特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發和引導大學生讀書學習的重要手段。”[1]如何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讀書觀,引導讀者多讀書、讀好書,成為圖書館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發展經歷了二十多年,專業的設置逐步適合社會的需求及產業的發展。圖書館是高職院校的重要支柱,為了充分發揮其作用,學院加大了圖書采購經費,增加了專業圖書采購量,使館藏圖書數量及種類達到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要求。隨著信息載體的發展變化和電子網絡服務的興起,圖書館加大了電子資源的建設,引進購買了大量的數據庫,基本形成了館藏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相互補充的較完整的文獻體系和具有了結構合理的圖書資源。
但由于學生參加校外實習和校內實訓時間占到三分之一,加上網絡越來越發達,信息資源的獲取越來越方便,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識越來越差,直接導致高職院校圖書館紙質圖書和期刊、報紙的流通量及閱覽量逐年下降。
高職院校在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備等方面投入很大,圖書館成了各高校的標志性建筑物,不僅館舍面積、閱覽自修座位都已成規模上檔次,而且檢索、查詢、打印復印、大開架自動借還等各項服務設施也更加完善。但學生讀者走進圖書館的時間越來越少,導致各項服務設施的利用率不高。
近幾年,高職院校大批引進優秀人才,圖書館的職工也由原來以職工家屬、臨時工為主,逐漸過渡到專科、本科再到研究生,整個館員結構有所改善。但從目前看,館員業務水平離學院的發展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專業知識缺乏、對所有館藏資源的認識了解不夠全面,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導讀”即“指導閱讀”,是對讀者讀什么書、如何讀書的引導。“指導閱讀這個概念反映的是圖書館教育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內容為:在了解讀者的愛好和要求的基礎上,通過積極地宣傳圖書和推薦圖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影響讀者閱讀的內容和性質,影響他們對書籍的選擇和領會。”[2]“導讀”既包含向學生主動地介紹優秀的作品,也包含根據讀者的需求提供閱讀資源。
圖書館提高導讀服務質量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在于利用,利用率的高低取決于讀者對文獻信息的了解程度。因而,加強對讀者的培訓,通過多種方式使讀者了解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并加以充分利用,成為圖書館讀者服務中一項基本的工作,并逐漸形成比較完善的讀者培訓體系。
第一,開展入館教育。新生入館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閱讀指導的關鍵環節,只有全面了解館藏資源才能有效地利用。每年新生入學,圖書館應該組織新生進行入館培訓教育,通過多媒體講解演示、發放《讀者指南》,介紹圖書館的總體設置、館藏資源的分布、圖書檢索方法、電子資源的利用、圖書館借閱規程、圖書館服務內容及規章制度等方面的知識,引導讀者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使讀者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項目。
第二,組織現場參觀。組織讀者到圖書館參觀,由圖書館專業人員現場講解,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更加深刻、快速地了解圖書館,進而喜歡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第三,舉辦主題講座。舉辦數據庫利用、文獻信息檢索等主題講座,介紹圖書館的資源及利用方法。舉辦“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為主題的讀者培訓周,在培訓周期間開設多種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專人解答讀者咨詢。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圖書館要以此為契機,開展系列活動,培養讀者尊重知識、崇尚文明的閱讀理念,使熱愛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和風尚。舉辦“珍藏一本好書品味智慧人生”圖書特賣活動,展出各種經典和暢銷書籍,涵蓋文學、科技、勵志、養生等多個領域,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舉辦“讀一百部優秀圖書”的讀書活動,開展“閱讀豐富人生共建和諧學院”讀書征文活動,選取精品在圖書館大廳的玻璃展柜里展示,供讀者欣賞、交流。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閱讀的樂趣,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
舉行多種形式的讀者座談會,開展讀者之星評選活動。舉辦讀者座談會,應當圍繞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閱讀環境、閱讀設施、服務質量等方面,廣泛征求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營造溫馨的閱讀環境,提高服務質量。
組織館員進行導讀業務競賽,一方面促使館員進一步掌握本館館藏資源的分布及業務工作流程,提升業務水平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館員參與導讀業務競賽相對于以往的導讀工作模式更能吸引廣大讀者的關注,效果明顯。通過導讀業務競賽,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了解館藏資源的平臺,使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提升圖書館在讀者中的認可度和美譽度。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得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結構發生變化,即由原來單純的紙質圖書資源逐步過渡到印刷型文獻和電子文獻、館藏實體資源和網絡虛擬資源相互補充的文獻信息體系。一方面,學院要加大電子資源的資金投入,圖書館依據專業設置訂購電子文獻;另一方面,根據教學需要,對隨書光盤和館藏光盤進行加工整理,自建數據庫、職工論文庫,為讀者查閱檢索提供服務。同時,為避免用戶在網上查閱信息帶來的困難,圖書館可根據讀者某些專業學科、特色學科的特定需要,在圖書館網頁上提供熱門站點、相關站點推薦,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
每月利用圖書館網頁、宣傳欄、新書專架,建立讀者微信、QQ群,對大學生進行閱讀調查,了解閱讀需求,定期公告新書和優秀書目,及時向學生發布圖書館動態、借閱排行榜。在院報上推出“名著導讀”專欄,開展圖書評論及閱讀交流。在校園網絡以及圖書館網站上發表文章,宣傳圖書館的服務理念,發揮圖書館文化窗口的作用。圖書館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來開展導讀服務,“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愛好的大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水平,圖書館的導讀服務必須做到書評專業化、書目推薦及時化、專家講座定期化、讀書活動多樣化。”[3]
總之,只有積極引導讀者了解圖書館,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提高圖書資料的閱讀利用率,才能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資源建設、隊伍建設、數字化建設應有的實際功能,從而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
[1]莫玉萍,汪潔,龍芳.大學生閱讀現狀與高校圖書館導讀服務[J].科技信息,2012(24):57.
[2]O.C.丘巴梁.普通圖書館學[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1983.77.
[3]馬慧.大學生閱讀與高校圖書館導讀服務工作[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