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的班級管理倡導“自主化”,讓班級的學生“個個都是小主人,人人都是管理者”。班級日志需要重新設計,分類明確、項目創新、注重引領,能實現多元化操作。
【關鍵詞】班級日志;值日班長推薦制;每日盤點制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3-0020-02
【作者簡介】郭楠,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0)。
班級日志,又稱“班級紀事”,是一種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對班級日常事務進行自主管理的記事本。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方面,對優化班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在班級管理中采用了記錄班級日志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共同設計,體現學生內在需求
陶行知先生說過:“有的時候學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學校所立的更加易行……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獨斷的法。”針對原有班級日志只是記錄班級違紀學生名單、好人好事等單一現象,我和學生一起商討班級日志應有的項目,結合學校的一日常規檢查標準和學生的意見把班級日志進行了重新設計。
班級日志樣本:
1.分類明確,記錄有尺度。記錄欄目分固定欄目和不固定欄目,每天日志必須有班級一天情況記錄(紀律、作業、衛生等)、值日總結、我推薦的值日班長;不固定欄目有教師留言(教師在班級日志上寫的話)、我的幸福(談談你對幸福的看法和你體會到的幸福)、班主任寄語等等。這樣,通過班級日志的重新設計,值日班長有了明確的觀察、記錄、管理的方法指導,在班級管理上有了一個尺度。
2.項目創新,管理有溫度。把原來的直接扣分變成了提醒、表揚和批評三個檔次,規定點名一次為提醒,點名三次為批評,表現好的同學為表揚。最人性化的創新是“提醒”一欄的設置,給了違紀學生一個提醒,敦促他們通過自我約束來改變自己。表揚一欄的設置讓值日班長不光去注意違紀同學,還要去發現班級中好的現象,及時地在班級樹立正面的榜樣,冷冰冰的管理有了溫度。
3.注重引領,目標有高度。使用班級日志的目的是讓學生逐步實現自主管理,因此,班級日志的設計要體現出其對班級學生管理的引領性。“值日總結”一欄讓值日的學生對自己一天的工作以及學生一天的表現做一個回顧,從學生管理者的角度關注班級需要加強的地方,加強了班級教育的針對性。班主任在“班主任寄語”欄目中一步步留下自己對學生、對班級的進一步要求和希望,這個要求和目標就是一個最近發展區,有一定的高度,但通過努力又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指導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班級自主管理。這一重新設計因為尊重了學生的意見,體現了學生的需求,有了教育上的適度引領,受到了學生的一致認可和歡迎。
二、多元化操作,激發責任意識
1.記錄——“值日班長推薦制”。“值日班長推薦制”就是值日班長結束了一天的值日后,推薦出下一位值日班長的人選。在值日反饋時當著全班學生的面,亮出自己推薦的理由,也就是下一位值日人選的優點以及能勝任的原因,然后在班上進行隆重的班級日志的交接儀式。這樣,被選中的學生既體會到值日班長的光榮,又會意識到被信任的責任。在全班學生面前鄭重保證“一定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一天值日工作,管理好班級事務,請大家相信我”,接受全班學生的監督。當值日班長的機會是用良好的表現爭取來的,它承載著同學們的信任和期盼,因此學生把值日班長的工作看得格外鄭重。每當班級日志輪到自己手中,他們總會用心地將前面同學的日志仔細瀏覽一遍,然后再用心書寫新的一天的班級日志。因為要有公開的反饋,值日班長必須要用心觀察同學們一天的日常生活、學習、活動。關注他們的問題和需求,才能在反饋中有話好講。這樣,他們就會用旁觀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去思考哪些行為表現是對的、好的,哪些行為不夠好,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評判標準、道德準則,并能夠根據這個準則去反省自己的言行,克服自身的不良傾向,提升自律意識、責任意識。
2.反饋——“每日盤點制”。為什么要每日盤點呢?心理學家羅司和亨利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心理試驗,告訴我們“及時反饋遠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好。因為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及時了解,對學習積極性有強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對于班級管理同樣適用。值日班長通過自己一天的認真觀察,記錄了同學們一天的表現,也會發現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天的學習生活結束后,班主任拿出一部分時間讓值日班長總結學生的一天表現情況,表揚好的現象,指出不足,同時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大家來共同解決。這樣,每日給學生一天的生活做一個盤點,學生第二天的學習、生活、活動都會有著一個明確的努力方向,確保了教育引導的時效性。
3.評價——“自評互評制”。在記錄班級日志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善于發現他人優點又能不斷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呢?我在每日的反饋中靈活運用學生的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結合任課老師留言做恰當點評,效果較好。
有時候,學生彼此間的了解比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全面、更仔細。值日的同學通過仔細地觀察,把別人的進步寫下來,讓每個學生的進步都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在這樣的評價引領下,相信許多學生都會如他一樣默默對照、反思著自己的所作所為,悄悄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反省,最終達到不斷提高自我的效果。如果說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只是針對個體,那么任課教師的留言則是針對班級群體的評價,更有鼓舞性。如科學老師在班級日志上留言:“上你們班的課,我感覺很幸福!”當同學們聽到這樣的留言,都振奮了。相信這種振奮會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表現得更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自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財富。”通過班級日志的記錄與反饋,學生們通過討論正確的行為來明確學習的方向、完善自身不足。同時,通過班級日志,班主任及時了解班級學生的心聲和動向,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班級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風。通過班級日志的及時反饋,引導全班學生來共同發現班級管理中的種種問題,然后通過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營造了一個正確的、良好的班級輿論氛圍。在商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真正地提升了他們的自主管理的意識,也提升了班級管理的整體水平。有了這樣的基礎,相信讓班級的學生“個個都是小主人,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那時候,每個班級就會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班級,學生一定會在班級中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高謙民,齊學紅.今天我們怎么做班主任[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
[2]章小英.我們的班級日志[J].中小學德育,2010年第19期.
[3]王旭圓.幸福的班日志[Z].北京五十五中學校園網,201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