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發展導師制”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生管理的基礎上,各科任教師以導師的身份參與班級管理,全面指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發展的一種教育教學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實踐中,“學生發展導師制”的實施使教師的教育觀念得到轉變,教育方式得到創新,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家校育人氛圍得到強化,學生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關鍵詞】學生發展;導師制;班級管理;教育教學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35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3-0046-03
【作者簡介】方揚平,江蘇省句容市后白中學(江蘇句容,212400)校長;王純剛,句容市后白中學副校長。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普及化、均衡化、優質化要求日益顯現。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目標。然而,社會、家庭、學校三者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足:社會教育沒有抓手,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智輕德、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的問題。這導致了思想、學業、心理、行為方面存在偏差的學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時,這一切也在呼喚著教師及時轉變教育觀念,建立關注學生發展的教育新機制,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導航。我校緊扣這一理念,大膽探索新的全員育人模式,積極提出并開展了“學生發展導師制”的實踐與研究。
一、“學生發展導師制”的實踐探索
“學生發展導師制”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生管理的基礎上,各科任教師以導師的身份參與班級管理,全面指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發展的一種教育教學一體化的管理模式。遵循素質教育規律,結合學生發展需求,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為重點,對全體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我校以班級學習小組建設為依托,構建導師制。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優化組合、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原則組建學習小組,六名左右同學為一個學習小組??迫谓處煶蔀槊恳恍〗M的“發展導師”。與原來科任教師角色不同的是,發展導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負責本組成員的思想疏導、學習輔導、生活指導、發展引導等工作。在這種導師制新型管理模式下,師生的身份都發生改變。這不是一種簡單的身份改變,而是一種全員育人管理新理念的體現。
為了確保導師履行好職責,實現“教書育人”的預定目標,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遵循以下四項原則:(1)個性化原則。首先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努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學會欣賞學生,學會分享學生的快樂。(2)親情化原則。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學生,給學生以父母般的關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3)漸進性原則。依據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循序漸進地實施教育。(4)實效性原則。加強過程管理,健全評價機制,全面關愛學生,促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
在具體操作中,我校主要采用以下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1)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制度。我校為每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袋,追蹤他們在初中階段的成長軌跡,為學生未來的導師提供可靠的指導依據。成長檔案袋主要設計有以下內容:家庭基本情況、興趣愛好、個性特點、行為習慣、道德思想、心理品質、身體狀況、每次考試成績記錄及分析、每月表現與獎勵、每學期導師學科學習評語等。(2)談心輔導與匯報制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導師每月至少與每名受導學生進行兩次個別談話,并及時將談話交流的內容及心得填寫在《個別談話記錄表》上。根據學生發展情況,指出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建議。同時要求學生每月一次向導師匯報思想、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情況。(3)建立家長聯絡制度。利用多種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如電話訪談,預約家長到校訪談,到學生家中訪問等。學校組織家長會,除了學校安排的講座外,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由導師自己組織本組學生家長召開小型家長會。
二、“學生發展導師制”的實施效果
通過嘗試,我們覺得“學生發展導師制”是一種更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親情化、個性化的優質教育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極大轉變
在很多教師普遍感到今天的學生越來越難溝通理解、越來越難教的情況下,“學生發展導師制”的實施,極大地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笆畟€手指有長短”,教師開始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學生”,遇到問題學會了換位思考;能承認學生的差異,善于傾聽學生心聲,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導師制與新課程改革的結合,真正實現了由重教書輕育人到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轉變。教師從教“學”走向導“育”,自覺地把自己從學生的“學業教師”轉變為“人生發展導師”。
2.教育方式方法得到了創新
“學生發展導師制”采用師生結對的形式,引起了學生的重視和家長的關心。在活動中,導師自覺增強了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充分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教育方式得到了創新:從原來單一的口頭教育,拓展到利用電話、網絡、書信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把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業輔導、生活指導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
3.師生感情更加融洽
在導師制活動中,導師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者,而是學生的朋友、參謀,與學生平等相處,坦誠相待。導師經常用談心形式關注學生的生活,師生間的感情更加融洽。
4.家校育人氛圍明顯強化
“學生發展導師制”實施后,家校聯系頻繁,導師以打電話、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學生家長溝通,取得了家長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家長確立了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了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
5.充分發掘了學生的潛能
“學生發展導師制”為不同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問題學生”或“后進生”在導師的感化下,找回了信心,提高了學習的興趣;特長生在課堂吃不飽,課外可以接受校內外導師的指點;一些平時教師較少顧及的中等生,課外也能得到導師的個別幫助,從而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三、對“學生發展導師制”的思考
在“學生發展導師制”推行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
1.學生品德行為、習慣、心理方面存在反復問題。由于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學生的行為有較大的反復性,因此導師應具備良好的素養、持之以恒的韌性,循序漸進。學校應嘗試把導師制與學生行為規范養成訓練進行整合。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訓練是我們每所學校的一項日常重點工作,“學生發展導師制”同樣要融入學校的日常工作中去,一言一行的規范本身也是學生將來成為一個文明人的起碼要求,所以這兩個方面完全可以相互促進。
2.學生學業評價的問題?!皩W生發展導師制”既然是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全員育人制度,就應當更加強調合作意識。學??蓢L試將對每位個體學生的學業評價改為對每個小組的學業評價,這樣就更加突顯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促進小組成員間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學生個性發展的問題?!皩W生發展導師制”既然關注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機會和舞臺。學??蓢L試將導師制與學生社團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為未來發展奠基。
4.表彰激勵形式的問題。學校每年或每學期都會對學生進行各種表彰,如“三好學生”“進步學生”“優秀班干部”“學習標兵”等。我們也在思考,學校在向學生頒發獎狀或象征性的獎品外,能否創新獎勵形式,學習企業獎勵的辦法,采用積分制或積卡制,每周或每月向學生發放積分或卡片,學期或學年累加,達到一定的數量,除了向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外,還可以讓學生參加某項課外活動作為獎勵。
以上是我校實施“學生發展導師制”的工作方法和一點感受,還不是很成熟。在今后的實踐中,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改進、完善和創新這一制度。
1.完善“學生發展導師制”的評價機制。有人說: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我們將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去評價學生。利用學習、活動、實踐等多個標準評價學生,將課內學習的態度及成績,課外活動的表現及成果加入到評價中去。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注意收集、積累平時的第一手材料,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樣學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有了自我發展的框架。
2.建立個案分析制度。導師每次工作的開展,都有記錄、分析,這是最樸實的個案。我們將要求每位導師在此基礎上,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高質量的個案,和大家共同交流學習,提高工作效率。
3.創造更多的師生溝通的形式。比如書信、電話、日記、作業本、QQ聊天、電子郵件等,這些方式深受學生喜愛,既活潑又便捷,一定能成為師生交流溝通的好幫手。
4.進一步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我們將創造條件,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自我認識的能力,激發學生自我調節的內部動機,通過學生對自己心理和行為上積極主動的自我調節,達到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5.教育與研究相結合。我們將積極開展“學生成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性的構建研究”這一鎮江市立項課題的研究,對引導的過程與效果進行記載、分析,撰寫個案分析材料,定期開展研討,促進理論與實踐上的交流與完善,不斷提高“導”的水平。
“學生發展導師制”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前提,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生活體驗,建立師生之間積極平等互動交流的平臺,實現“教書”與“育人”的和諧統一。“學生成長導師制”符合當代社會需要,符合家長望子成才的需要,符合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的教育思想。我們決心繼續認真開展此項工作,不斷積累經驗,取得顯著成效,真正實現“教師人人是導師,學生個個受關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