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職業規劃;激勵機制;職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3-0072-02
職業規劃,其內涵是對職業生涯進行持續系統地計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途徑設計、措施辦法等內容。從教師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對國家及民族的重要性來講,引導和加強中小學教師對個人進行職業規劃,應成為基礎教育發展不可忽略的環節。
1.要充分認識教師職業規劃的意義。近幾十年,我國中小學基礎教育得到長足的發展,尤其是不斷增加經費投入,促使基礎教育的現代化、均衡化程度越來越高。但目前的教育“現代化”“均衡化”主要側重裝備和辦學條件,并不代表教育教學質量的現代化。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任何時期、任何地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本取決于面廣量大的一線教師的職業能力、活力以及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因此,真正推動教育發展的動力,主要不是靠經費、靠硬件,而是靠教師群體產生的內生動力。因此,每位教師個人職業的規劃和嚴格按規劃實施與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
2.要引導所有教師主動進行職業規劃。學校既是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地方,也是成就中小學教師職業和事業的場所。要引導所有教師主動進行職業規劃,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學校就必須真正將其作為一項長期性、經常性的工作來重視。要始終堅持“抓教育教學質量必須抓教師隊伍”、“教師的成就就是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培養學生必須與成就教師同步進行”的理念與原則。引導所有教師真正理解培養學生與成就自我的辯證關系,從而為其主動進行自我職業規劃奠定思想基礎。要讓所有教師深刻理解自我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在明白“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標的人生叫航行;沒有規劃的人生叫拼圖,有規劃的人生叫藍圖”的道理后,廣大教師自我職業規劃的主動性、自覺性、迫切性和遞進性一定會不斷提高。
3.要建立激勵教師職業規劃的機制。要出臺教師職業規劃的專門規定和政策性文件,明確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學校乃至教師個人,在教師職業規劃及其實施這項長期工作中的職責、權利、義務和問責等事項。規定各級組織、基層學校以及學校內部科室、教研組、年級部等,對每個教師的職業規劃及實施,有鼓勵、指導、把關、督查的職責;規定所有教師個人都有自我職業規劃并按規劃實施和發展自我職業的義務。教師個人制訂規劃時必須注意嚴肅性、具體性和可操作性。在每位教師根據自身實際、理想目標制訂出個人職業規劃的基礎上,還應要求其根據中短期實際情況,制訂出“六年規劃”“三年規劃”及年度的階段性目標以及師德師風、教育教學、業務進修等方面遞進性的方案,具體到每一年自修哪些課程、看哪幾本書、發表幾篇論文、參與哪些課題、參加哪些學術沙龍、提出幾條教育教學的合理化建議等。教師個人的職業規劃和年度遞進性方案,必須層層審核、集體交流;人事、科研和教研部門要結合階段特點與要求,為不同層次教師的職業發展提出規定性目標和任務,提供規劃的建議性樣本。要將教師個人的職業規劃與實施,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和考核。在物質層面上要有導向性,要將經費投入從側重建學校、配裝備,轉移到教師培訓、新老教師傳幫帶、名師工作室、教師專用實驗室、教科研上來。在精神層面上要有激勵性,要大力弘揚教師職業規劃、年度計劃和穩步實施的氛圍,定期舉辦專門輔導,在評模評優、職稱評定、干部提拔、人事變動等方面要充分考慮教師個人職業規劃與實施發展的實際,定期總結經驗教訓,及時評選表彰先進。各教研組、年級部、各學校乃至整個地區,都要成為教師職業發展與進步的快樂場所。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