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校管理標準;學校管理手冊;內涵發展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7-0063-02
2014年8月,教育部制定下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以下稱《管理標準》)。如何發揮《管理標準》的理念引領、規范管理、提高學校品質等功能,是學校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谒趩挝荒暇┟褶k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的實踐,筆者認為,《管理標準》的貫徹與落實,應該走“國家標準,學校特色”內涵發展之路。
一、理解《管理標準》:規范管理的起點
在我們看來,《管理標準》的亮點首先在于對學校管理的基本理念進行了系統梳理,分別從“育人為本,全面發展”、“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安全和諧,充滿活力”和“依法辦學,科學治理”四個方面進行了清晰的論述?!豆芾順藴省返幕纠砟畲碇鴮W校發展的價值導向,預示著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側重點的變化——從對硬件設施的關注,轉向重視管理的理念及方法,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關注“人”的成長。
圍繞《管理標準》32字的基本理念,制定者采用分類、歸納、列舉的方法,總結建構出包括“6項管理職責、22條管理任務、92條管理要求”的框架體系,成為規范、提升、督導評估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其中6項管理職責分別是平等對待每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營造和諧安全環境和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是義務教育學校辦學的基本價值取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是學生發展的重要保證,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管理的核心任務,營造和諧安全環境是學校諸多工作的前提及基礎,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是學校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6項管理職責幾乎囊括了學校內涵發展的方方面面。每項管理職責又細化為若干條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地體現精細化、可操作和可監測。
92條管理要求可以分為底線要求、達標要求、倡導性要求等三種類型?!豆芾順藴省返拙€要求共有五條,分別是第2、3、39、50、60條,從入學、分班、師德、教學、考試五個方面提出了絕不能違背的底線,不能越雷池半步。《管理標準》達標要求內容多、范圍廣,既有定量指標,又有定性表述。含有定量指標要求的有9條,分別是第9、23、24、27、31、47、51、76、77條,從學生不受歧視、體育鍛煉、睡眠時間、學生活動、教師培訓等方面做了量的規定,學校必須落實,不能打折扣。達標要求更多的是定性表述,為學校制定個性化指標體系留足空間。如“定期開展學生體檢”“定期安排教師體檢”“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說課、評課等校本研修”等可以因校制宜、統籌安排?!豆芾順藴省分械某珜砸笮枰獙W校進行積極探索,創新工作理念,豐富內容手段,促進內涵發展,提升教育品質。例如,如何“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各類綜合實踐基地”“指導學生利用學校資源、社區資源”,努力構建一種高度整合的家庭與學校、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學校之間合作共贏的格局,就大有可為。
二、制定《管理手冊》:標準落地的支點
近幾年來,南京民辦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一直致力于管理制度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抓住《管理標準》出臺的契機,乘勢而上,進一步加強學校規范化、特色化、優質化、現代化建設。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學校對照《管理標準》的各項要求,全面梳理學校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工作流程、基本要求和重點問題,制定了《育英二外學校管理手冊》(以下稱《管理手冊》),努力走“國家標準,學校特色”內涵發展之路。
《管理手冊》的制定,是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師生生長為核心,將《管理標準》的職責要求結合學校實際變成清晰的管理流程,讓學校管理層一冊在手,處理問題了然于胸,使管理有序、優質、高效。
學校制定的《管理手冊》共八章62節,每一節下又有若干條款項目。八章分別為“辦學思想、崗位職責、會議制度、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后勤保障、考核辦法、教師須知”。制定《管理手冊》的過程中,我們始終以《管理標準》為依據,將管理職責、管理任務、管理要求落實到相關條目中去。比如《管理標準》中的第3條“實行均衡編班,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編班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加,接受各方監督”的要求,在《管理手冊》第四章第7節“學籍管理規定”中得到有效落實,維護了教育公平。又如第17條“在學校管理各個環節分層開展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在《管理手冊》第五章第二節“育英二外中小學生一日常規”中得到有效落實。不僅如此,我們結合學校一直倡導的“會學習、會做人、會生活”的育人目標,制定《育英二外“三會”星級評價標準》。該標準按小學低中高、中學七八九分六級,從“總目標、考察要素、目標描述、考評欄”四個方面描述,從自評、組評、師評三個角度,通過“一星”“二星”“三星”三個等級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聚焦“核心任務”:特色管理的基點
我們制定《管理手冊》并且嚴格執行,只是在“國家標準,二外特色”內涵發展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只有弄清學校優質、特色發展的主要瓶頸,深度聚焦學校管理的核心任務,以個性化的特色管理為基石,才能真正讓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
對于育英二外這所九年一貫制國有民辦學校而言,促進學校優質、特色發展需要學校管理緊緊圍繞四項核心任務。
第一,育英二外除了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外,還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現開設合唱、武術、機器人、編程、外教口語、K6、演講、小語種等五十多門校本課程,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同時涌現一批特長達人。如陳楚嫣同學奪得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第一名,吳麟鑫同學研發的“無線激光傳輸器”獲得“江蘇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創新培源獎”,周博凡同學成為中央軍委首次在全國初中生中招收的準飛行員。校本課程開發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功不可沒。
第二,育英二外始終高度重視教師專業發展,為此搭建多種促發展的平臺,并出臺相應方案及獎勵措施。例如,從2013年起,啟動一年一度的“最美教師”評選活動,組織學生尋找、選舉身邊的最美教師;每學期末,學校都采用網絡方式就師德建設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始終堅持開門辦學,邀請知名學者和教育專家來校講學;兩年評選一次校級學科帶頭人、校級優秀青年教師、校級優秀班主任等;每年評選校內高級教師,通過評選的教師享受三年特殊津貼;成立特級教師工作室、微團隊助推教師成長。
第三,教育教學質量是民辦學校的生命線,課堂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主陣地。自2014年起,育英二外以“三一三生長課堂”為旗幟,實現從“知識課堂”到“能力課堂”再至“生命課堂”的跨越。這一實踐與探索得到了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肯定,2015年9月順利地成為省級規劃課題。學校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加強管理和制度建設,深入課堂實踐與研究,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第四,校園安全和諧又是學校另一條生命線。近年來,學校制定了13項安全管理制度,7項安全應急預案,本著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開展每月一次全校范圍內的安全督查工作,查出隱患,及時整改。自2015年5月起,學校投入巨資,啟動校園環境改造與文化建設,努力營造一個讓師生學習生活舒心幸福的校園。
(作者單位:南京民辦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