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教育轉型;泰微課;信息化素養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7-0075-01
“泰微課”是“泰州市中小學微課程”的簡稱,是對單一主題進行錄制的數分鐘以內的聲音解說或者視像演示。它的特點是短小、快速、精辟,往往就某一學科知識點、技能點、疑難點、易錯點進行講解。
1.打造隊伍,培育信息化素養?!疤┪⒄n”要真正進課堂,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需要有一支有先進教育理念、較高信息素養的教師隊伍?!疤┪⒄n”的應用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服務于課前、課中、課后的整個學習過程,支持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疤┪⒄n”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主要針對教學中常見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或內容進行設計。通過課題研究、專題學習、主題研討、課堂觀摩等多元化的培訓形式,從操作技術、教學設計、課堂組織等方面開展“泰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培訓,讓全體教師對“泰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有更多的感知和了解,讓大部分教師結合學科教學、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行為。要把制作“泰微課”納入教師個人專業研修的達標要求,把應用“泰微課”作為學校公開課、研討課、競賽課的基本要求,作為教科研績效考核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組織“泰微課”制作與應用比賽,教研組、備課組幫助選手在選題、教案修改、信息技術使用等方面出謀劃策,以賽代訓,進一步促進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高。
2.再造課堂,探索信息化教學新模式。借助“泰微課”,可以打破教學的時空關系,確立“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問題引領、前移后續”的教學策略,形成“課前導學-課中探究-課后助學”教學模式,實現傳統課堂模式的重建。課前,導學更加自主、多元、個性。以語文課《凡爾賽宮》為例,共有15個“泰微課”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和安排自己的學習,沒懂的地方反復觀看,必要時停下來仔細思考或做筆記,甚至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相關資料。課中,探究更加深入、全面、高效。通過“泰微課”學習,學生能讀懂文本的80%左右的內容。課后,助學更加方便、快捷、實用。教師通過作業、檢測等手段獲取學生學習情況后,可以根據輔導學困學生、促進中等學生、激勵優等學生的原則,讓學生按需求、分層次學習“泰微課”,確保各個層面上的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3.建設資源,滿足師生教學需求。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是學校應用“泰微課”教學的前提條件。學校要堅持“以建為主”的原則,推進“泰微課”資源的共建共享。教師在微視頻中穿插使用實物、圖片、音樂、故事等素材,使傳統的講解趣味十足,充分調動學生的眼睛、耳朵、大腦等多種感官。這些視頻經過評審之后發布到“泰微課”平臺,教師只要登錄“泰微課”網站,就可以直接查看或下載。這些基于Moodle平臺的語文、數學、英語等所有學科、所有年級的課程微視頻,通過科學直觀的視、音、圖、文等資源的有機整合,多角度、多維度地呈現教學知識點。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由學科專家把教材中的知識點、重難點、疑點、考點一一羅列出來,教師按照這些內容精心準備教學案,認真編輯微視頻。學生登錄“泰微課”平臺后,選擇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對某一個知識點可以回看、反復看。學習完后可以進行自測,發現學習問題后,隨時進行復習或補課。教研組設置一定的研討話題,讓教師進行思考,并精心制作成“泰微課”,發布到教研組公共平臺,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參與研討互動。只有讓每一個孩子共享到信息化教育改革發展的“紅利”,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信息化教育改革發展的積極推行者時,教育教學才能真正實現轉型。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