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參觀位于硅谷的華為公司美國研究中心,聽到中心負責人介紹“華為榮耀手機”的芯片設計來自這家海外的研究所,并且知道由于技術先進的原因,華為手機的電源非常強大,可以支持兩天的使用,這種超長待機時間對于大部分上班族顯得十分重要。開始,我以為這是由于電池的原因,及至問清楚才知道,而是整個系統設計優化的結果。換句話說,華為手機的技術水平是很高的,這是其競爭優勢之一。
基于這種外界一般不能獲得的一手消息,我向華為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提出了一個問題,要他比較華為手機與小米手機的差別及各自未來的發展。當然,作為一個華為人,他一定站在華為一邊。他的觀點是在國內市場上,手機公司競爭的不是手機本身的技術水平,而是使用互聯網的方式。他認為在國內市場上,小米在與互聯網結合方面走在前面,具有很大的市場優勢,但是在國際市場上,手機公司在互聯網使用方面的優勢差別不大,反而是技術的差別決定一切,因此,他堅定地認為華為在國際市場上居于優勢地位且不可動搖。
我對于華為手機與小米手機的內在技術差別并不了解,但是,在國內市場上,小米無可置疑地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正如雷軍所說,MI即是MOBILE+INTERNET,小米成功地用互聯網方式改造了傳統的手機行業,從而在不到四年內強勢崛起,成為中國最知名的手機品牌。相比之下,即使是華為這樣的技術領先公司,也在市場與產量方面落后于小米公司?;ヂ摼W+戰略助力小米在國內手機的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創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跡。
在全球化時代,一切大企業都要走向國際市場,問題是在這個市場上,互聯網+戰略依然奏效嗎?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看到與國內市場不同的場景,小米如同一個翩翩少年郎,正在走近印度等新興市場,而華為則是一個馳騁疆場的老將,幾乎是屢戰屢勝,早已占據了大的市場份額。我們毫不懷疑小米在國內市場繼續保留其互聯網+方面的巨大優勢,但是,在這個市場上,小米商業模式將遇到極大的挑戰,畢竟外國“米粉”是不容易聚集起來的,更難以大規模地聚集。在這個市場上,競爭的優勢與焦點到底是什么?互聯網+戰略還能奏效嗎,技術對市場的影響會不會具有比國內更大的作用?這些問題的回答,將會從根本上告訴我們未來企業競爭優勢在哪里。從這個意義上講,華為榮耀手機與小米手機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具有極其重要的示范意義,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我們有機會看到無情競爭的結果將回答當下沒有把握回答清楚的問題,華為和小米究竟誰會贏在國際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