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內心最豐盈的感受。書籍與閱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閱讀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潛移默化間豐富人生,改變生活。
當一群酷愛讀書的人相聚在一起,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身體力行投身到金融博物館書院這個公益閱讀的事業當中,以讀書會、江湖的活動踐行公益事業,把本被忽略的閱讀氛圍營造成全民關注并參與的事情。他們有的相識多年志趣相投,有的久聞大名傾蓋如故。閱讀豐富人生,看人間婆娑,恍惚間,時光停滯,歲月如輝。近四年來,金融博物館書院開啟的“讀書會”、“江湖沙龍”和“博物館下午茶”活動已經有超過4萬人免費來到現場,上千萬人通過新浪、騰訊、搜狐、愛奇藝等網絡視頻領略到現場溫暖的知識氛圍。書院以其特有的力量開啟了全民閱讀風尚。
2015年4月15日,金融博物館書院第一次理事會在華遠地產圓滿落幕。書院創始理事:任志強、劉曉光、王巍、漁童;常務理事:毛振華、秦同千、艾路明;理事:姜明、俞敏洪、林潔、黃海弟、樊朝俠、高霞、尉立東、韓家寰、徐頌東、侯守法;列席理事:張華出席會議并就書院發展制定詳細計劃。
金融博物館書院理事長任志強就書院的創立始末及發展愿景做了重要發言。首屆輪值主席劉曉光總結四年來書院工作,提出新年度工作計劃及要求。創始理事王巍就金融博物館書院的工作發展做了重要補充。經理事會討論,聘任漁童作為秘書長,林潔為理事副秘書長,貫徹書院的日常工作執行。擬將上海作為第一個分院,于五月落地掛牌。并于年內在深圳、武漢、鄭州、廣州、湖南等地開啟其他分院籌備。
任志強:讓每一個人在閱讀中都建立獨立思考的意識,是讀書會的目的。
金融博物館書院行近四年。組織讀書會55期,江湖30期,以及下午茶活動,金融大講堂陸續在天津、蘇州等地近百期活動,面向社會完全公益免費。通過我們的讀書會,向大家介紹更多的書。然后大家可以有一個選擇性的閱讀。我們不是想推薦給大家一個固定的答案。實際上我們想借助大家的力量,把讀書會的活動變成一個可以被社會認可的更長久的活動。
我們通過讀這些書,給大家一個思考。讓每一個人都建立獨立思考的意識,這是我們讀書會的目的。所以我們請的人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管理、藝術等諸多領域,包括上百位個體專家、企業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小說、讀者、官員等等。
我們幾代人之間出現了一個重大差別。那時候,我們是沒書可讀,現在有了網絡,有了書以后,大家反而可能不太重視讀書,覺得反正到處都可以獲得知識。人不能只看一邊的東西,一棵大樹,如果在一個空地上,它可以向四面發展。但是如果一旦立了墻,或者兩邊立了墻,它只能往另外的方向發展。
現在的問題就是中國整個社會讀書量很少,猶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讀七、八本,有的國家更多一些,我們平均不到一本,這讓我們很慚愧。所以我們的社會要進步,很重要的是喚醒公民意識,如果沒有喚醒公民意識就麻煩。
那么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怎樣在各地去把讀書會的平臺搭起來。這個平臺搭建好以后,我們才有可能在各地區安排活動。當然還要和秘書處銜接招人,參會人員、志愿者等等。
我們最后要把讀書會做成公益事業,需要有長遠地資金來源,來保障它能夠持續下去。要靠部分人去支撐是很難支撐下去的,我們要研究這樣一個機制。
公益要做就要做到家,我們要堅持不收費。
王巍:啟蒙大眾,參與推動全民閱讀。
距離正式建立由25位企業家發起的理事會,已接近四年了。公益書院已經組織了近100場,現場接待了四萬人!即將走向全國5個城市,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我們要學習創新,修復自己的“腦殘”,啟蒙大眾,參與推動全民閱讀。
劉曉光:金融博物館書院的品牌,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每一期報名熱情之高漲和粉絲群體數量之龐大。更重要這個品牌已經得到了各領域職業精英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書院的歷程。2011年7月份成立,距現在是將近4年了。2011年7月13日,我們辦了第一期讀書會。2012年的11月1日辦了第一期江湖沙龍,下午茶活動我們是2013年8月份開始辦的。2014年12月23日,我們理事會正式地成立。
書院成立近四年來,我們是一直低頭做事,本著踏實儉樸的工作作風和風格,建立廣泛的社會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書院有自己發展的宗旨,在理事會成立以后,我們要建立明確的書院宗旨。發揮每個理事的積極作用,形成一種社會的合力。
我們書院的宗旨是什么?書院要堅持專業性,我們的內容和探討方向,集中在幾個方面。
第一,集中在金融企業創新。
第二,集中在政治不敏感的讀書上,但會影響下一代精神的方向,展示企業家獨立思考能力和企業家的精神內涵。
第三,書院線下系列活動。首先是品牌影響力,金融博物館書院的品牌,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每一期報名熱情之高漲和粉絲群體數量之龐大。更重要這個品牌已經得到了各領域職業精英的廣泛認可和贊譽。其次是專業執行力。金融博物館書院,我們的運作團隊,包括書院策劃的組織團隊,影音的攝錄團隊、志愿者團隊和網絡的推廣團隊都很強。
第四,資源的聚合度。金融博物館書院品牌的形成,離不開我們的書院廣泛而深厚的資源優勢。和各個企業家論壇達成一些有效的合作,最終建立起真正的實體性書院。
第五,我們想把這個書院,建立成一個沒有圍墻的大學。金融博物館書院,顧名思義,應該是廣泛地培養金融人才、企業家的一個重要平臺,那么這里面,我們匯集了國內外頂尖的金融商業精英。如果說我們用知識、用智慧、用讀書的方式在這個平臺上傳授,應該能夠不斷的可持續的培養出優秀人才。
另外我們的書院也可以借鑒國內外知名的一些機構的經驗。把有實戰性的企業家、金融家的重要思想、重要的經驗、案例,將企業家精神內在的東西,通過書院展示出來。也包含著我們對未來的展望,包含著在互聯網思維下的新一代的,培養具有國際化思維的企業家。
第六,書院品牌獲得的榮譽。我們獲得了新浪網2012年的社交服務大獎,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的魅力人物獎,新周刊2012年生活貢獻獎,華爾街日報中文版2013中國創新人物慈善公益獎等。
為了進一步推廣金融博物館書院的品牌建設,書院還將積極地去起動第二批理事的入會。我們的宗旨、我們的愿景到底是什么,我們把它辦成一個什么樣的書院,需要大家討論。
毛振華:我充滿信心的參與書院的建設,在理事會建立伊始,投身于此,建立有組織的結構,使其更有序的發展,也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我覺得參加這個活動,對我而言很有幫助。還有很多比我們資歷淺很多、年輕很多的人,對他們的幫助就更大了。書院活動已經由一個小圈子走向社會,它對社會的意義,已經是超出了我們當年的預想。所以現在這種情況下,組織結構要有所提升,建立運行一個發展目標很明確的機制,我覺得也蠻好的。
秦同千:所謂“啟蒙”,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用自己的能力去發出“光”和“熱”,為我們“思想”的大廈添磚加瓦,努力營造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理想之國。
所謂啟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去發展我們的光榮事業,為我們思想的大廈添磚加瓦,努力營造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項目標。那么我們究竟有何貢獻?就是這個光榮業務。我們將在紹興建造新書院,引導我們的傳統向現代變化,一個開放式的平臺,將在這里嶄新地面向市場。并且我們還計劃吸引有特色的文化,為那些有文化影響力以及有推動力的優秀思想者提供平臺;使傳統文化的生命在我們這里獲得延續的活力。
艾路明:在大學建立我們的讀書會中心,武大櫻花時節,書香裊裊。
書院活動武漢今年可以辦起來,我們也有場地,有兩所大學(愿意提供支持),到時候,可以請大學指導一下,會更方便一些。武漢有很多特色的24小時書店,很多人愿意支持書院活動。
俞敏洪:書院是一代人的理想,要有高度,心中有江山的人才能打下江山,理想要高遠。書院的形式和傳播力都非常值得研究。
書院可以說是一代人的理想。尤其是在我們從過去的思想不解放到思想解放的過程,我們都希望為這個社會留下點什么東西,要對社會產生影響力的,甚至對中國未來的某種改革要產生影響力的這樣一個機構。我們還要考慮到它跟政府政策的融合,跟社會的融合,要從融合走向引領,就是書院在融合的同時怎樣能夠做到潤物細無聲,能夠引領這個社會的前進,甚至為中國的某種制度的改革,也能夠做點貢獻。百年以后,這個書院還興旺,或者說這個書院,即使沒有了,但是它的遺址還在,就像我們去參觀白鹿洞書院和岳麓書院這樣的一個感覺。在這個定義之下,它會一代一代人地運作下去。
林潔:踐行好的思路,好的計劃,在2015使其落地實施,總結過往活動制定書院規則,深化傳播平臺。
我們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書院在各地要落地的事,我認為就應該建立一套系統,也可以建立幾個平臺。第一個可能是這種活動的組織和支持的平臺,它要組織活動,組織建設很重要,要找不同的嘉賓等等。另外要做一個傳播平臺,包括志愿者的問題。而且我覺得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形成一系列工具。
高霞:希望能打造一個精神家園。
第一,我們書院肯定是要給社會做貢獻,我希望能打造一個精神家園,不管是理事的、會員的、讀者的;第二就是希望我們的組織結構越來越完善;第三,我們愿意協助這個書院做任何的事情,傳播、秘書處的工作都可以配合。
韓家寰:線下的多個地方都在如火如荼的推進書院建設工作,應結合利用線下基礎,這將是一個有極大影響力的工具。
我們在線下如火如荼地推動書院工作,是不是也考慮O2O在線上也推動我們的讀書會?如果能直播或者說向TED學習,這樣的話,能夠跟全世界的華人直播,我覺得影響包括臺灣。TED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它強調的理念是用思想改變全世界,其實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這值得我們研究,我們有這么好的線下基礎,再加上線上,效果會更好。
尉立東:通過書籍傳播培養獨立精神、獨立人格,恰恰是我們能做的,同時以不同形式傳播我們的宗旨。
第一,我們請來演講人,要有獨立精神、獨立人格,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我們這個群體要擔當社會責任、歷史責任,我們分享傳承的東西,在敘述當中從上一代人繼承下來,同時也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第三,是一種人文的關懷,很多人在反思我們的教育體制,書院本身是另外一種形式,可以通過中國向全世界傳播,向更年輕的人傳播,這也是一種方法,一種獨立的生命。
姜明:中原地區極為重要,擬在河南鄭州落地實施讀書會項目。
我們將堅定的落實讀書會項目!
侯守法:我們每個人都要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一個定位,這個定位就是為這個讀書會做一些貢獻。
我希望通過這個讀書會,首先我自己今后能夠多讀些書,現在讀書的目的已經改變,現在讀書可能是為了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素質,也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所以我要參加這個讀書會,首先是我自己能夠有所感受;我們每個人都要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一個定位,這個定位就是為這個讀書會做一些貢獻。
黃海弟:建議在全國設立讀書會的分院。
我們要解決的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們每個省市可以設立一個書院,按照阿拉善的成功案例,我們不要光做一個北京書院,每個地方都應該成立一個分院,比如上海就叫上海分院。
徐頌東:“湖南中心”一定不會拖后腿。
我作為唯一的湖南人,最開始的時候就非常感興趣,我們當時發起了一個湘江讀書會。這里我也給我們的主席還有各位常務理事表個態,“湖南中心”一定不會拖后腿,到時候歡迎各位理事來長沙參加活動。
張華:廣州分院資源就位,蓄勢待發。
針對書院的分院,作為當地企業,現在引進像各位理事長一樣強大的會員,我們的分院今年應該是可以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