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于網貸平臺風險管理系統方面的分析始終處于比較缺失的地位,不僅是因為行業處于初創期,而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薄弱。在此我將盡力為大家詳細分析當前網貸平臺運營過程中風險管理的要點和難點所在。
從平臺角色看風險管理
都說網貸平臺應該做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在此筆者不去辯論這個問題,而是提出無論是信息中介還是信用中介,我都堅持認為平臺始終是一個市場經營主體的角色,即堅持持續經營為目的,從市場主體出發、從被監管對象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法律規則、監管要求是必須遵守的。可以說以經營主體角色為主線思考風險管理的重點應該是所有平臺首要考慮的問題,正確地認識到自身的法律地位,和經營角色,采取積極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是整個風險管理體系的基礎所在。
日常經營過程中的幾個風險問題
經過觀察發現,無論我們定義平臺是那種性質的中介角色,所有風險的聚焦點都指向了平臺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失。
1.專業人才或技術的缺失。如果系統性風險是大部分金融機構或者組織所無法刻意避免的風險點,我們習慣將其稱為客觀因素,但是缺乏必要的專業能力或者技術手段,則是會喪失對系統性風險的有效的判別和預判,更有可能無法判斷與識別潛在的不良客戶。特別是當前新成立的網貸平臺不斷涌現,風險管理團隊的組建也相對倉促,風控成員素質也差異很大。據上海千人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最近調查的數據顯示,目前納入統計的平臺中,風險管理人員占到平臺職工總人數的比例不到3%,甚至出現了部分平臺風控團隊只有2-3人的局面,并且其中大部分人從業經營不到3年。
筆者認為從網貸平臺風險管理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上分析,有幾方面的專業技能是不可缺少的。
(1)法律專業技能。目前平臺所經營的業務大部分還屬于比較傳統融資業務,其背后更多的還是法律層面合規性的問題。如果平臺風險管理人員缺乏的必要專業的法律技能,則平臺極可能面臨合規風險的挑戰。
(2)財務、審計技能。該項技能的缺失除了造成平臺缺乏必要的項目可行性分析和項目管理的專業能力外,還容易導致對融資項目的虛假資產與負債以及未來現金流等問題的預估和識別上的誤判,以及對借款人財務狀況的識別分析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情況。
(3)評估技能。平臺對抵押物提供正確的評估是有效防范借款項目出現損失的一個重要保障。因此對抵押物提供正確的評估是借款風險口得到合理覆蓋的一個前提。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很多平臺簡單粗暴地已所謂抵押率5成或者6成作為未來規避貸款風險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4)信貸政策制定與產品開發的能力。該項技能是所有專業能力上要求最高的一項。如果網貸平臺對所在區域和行業的中小企業整體經營狀況有所合理評估并把握市場環境的變化,那么就能制定適合所在區域客戶風險管理要求的信貸政策,更能開發出根據個體差異化的融資產品和貸后管理方案。
2.道德不良。由于網貸行業處在整個金融產業鏈的尾端,所以優秀和專業化人才的缺失是長期困擾行業發展通病,這也導致了不同程度職業道德問題的出現。通常也指網貸平臺員工利用崗位優勢,實施了公司無法觀測和監督的行為,從而導致平臺遭受嚴重的風險問題。例如:經過調查發現,部分平臺存在信貸人員收取客戶好處,隱瞞相關重要信息,在信貸報告中大肆編造財務信息,主動編制符合授信要求的報告導致平臺決策負責人做出錯誤的評審決策。更加重要的,該行業還沒有一個責任追究制度,一般該種情況下,信貸員在收取了高額好處后普遍在未來選擇撤職并高薪跳槽去了其他平臺,最終依然是故伎重演。
因此,網貸平臺員工的道德不良行為很可能會使得相關人員怠于識別風險或對辨別的風險視而不見,更有甚者就如上述情況,客戶和員工一起共同欺詐平臺。回顧之前幾起跑路的幾個案例,其之所以出現重大經營風險,往往源于其核心高管負責人的道德不良有直接關系。
網貸平臺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1.道德風險管理體系
首先,網貸公司必須要打造一支高效、高素質的專業化團隊。雖然高素質團隊并不能完全規避道德風險,但是確可以適度降低一部分道德和操作風險。網貸平臺除了專注于日常的媒體公關和業務拓展之外更需要將員工的道德培訓放到重要的地位,不應僅強調招聘準入門檻的要求,更要關注員工日后持續的職業培訓,防范員工因疏忽大意、過于自信、道德不良而產生的相關風險。
其次,在構建整個道德風險管理體系過程中,注重對員工歸屬感的關注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的部分網貸平臺與員工之間雖然有著股權激勵等相應措施,不過還是應該避免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純粹雇傭關系,避免所謂“平臺打工者”的消極認識而造成潛在道德風險的出現。
最后,合理的制約機制和崗位設置是從制度層面避免道德風險的有力途徑。網貸平臺應該合理、科學地劃分各個崗位,對財務、審計、風控部門內部形成具備一定制約機制的模式,明確劃分個職能部門的權利范圍和授權形式。網貸平臺的風險管理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應該形成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信息互通,相互監督制約的有機整體,從制度層面構建防范網貸平臺道德風險的核心。
2.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

當我談到網貸行業內部控制的時候,很多朋友都建議,現在行業處于野蠻初創期還是等以后成熟了再研究也不遲吧。不過我還是堅持認為如果在從初創到成熟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制度建立,缺乏管理體系的構建,我始終會懷疑所謂的成熟期是否會真的到來,與其等待不如早日準備吧。
首先,平臺應該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制定一套合理的風控指引。一套科學完備并且有實際操作性的相關指引,能夠對當前缺乏專業技術能力和從業經驗的新員工提供很好的風險管理指導,有利于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有效地完成。
其次,制定風險考核標準與責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無論目前網貸平臺對外宣傳自身風險管理設計的如何好,制度設計如何完善,沒有可依據依據的風險管理考核追究制度,沒有對終身負責制度的情況下,違法制度的違約成本幾乎是很小的。當前網貸平臺員工,出現欺詐和違約行為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一旦出現項目逾期等情況,其背后普遍存在一定的不合規等操作情況。在沒有追究責任的情況下,大部分員工無非是又跳槽去了其他公司,最終不是消費者買單就是擔保公司負責。因此我也建議,針對這類的風險,網貸公司應該及時制定終身追究制度,對員工涉及此類違規行為,網貸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所造成的損失來追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