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股市大牛后,今年3月份《賬戶管理業務規則(征求意見稿)》出臺,一人一戶的限制全面放開,上限為20戶。一時間,股民熱情再次點燃。筆者也對股票動了心,無奈囊中羞澀,老友們說,以前都是民間配資,現在P2P也能弄了,還不找網貸公司融點?恰巧有客戶要上類似業務,筆者先把法律風險說一說。
首先,“賬戶出借”的法律問題。
目前,做股票配資的網貸平臺采取的模式是:通過與恒生電子簽署對接協議,利用HOMS系統以自有資金開設賬戶,將該賬戶拆分為多個子賬戶,當配資人在平臺配資時,打入保證金后,平臺將其中一個子賬戶和密碼告知配資人,由其自主在該系統操盤炒股。其實我國《證券法》第八十條明確禁止法人出借自己或者他人的賬戶。請注意,這里的法人不是法定代表人,而是指網貸平臺本身所屬公司。P2P平臺以自己名義開設股票賬戶,出借給他人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其次,擊穿平倉線,易引發糾紛。
去年年底,筆者接手一單金融欺詐案(傘形信托類),也是由股票市場引發,達到平倉線,需要客戶繼續追加保證金或強制平倉,引發法律糾紛。誠然,現在股市一片大好,配資人、平臺、網貸投資人都在賺錢。但如果大盤搖搖欲墜的時候呢?如果真砸下來了呢,小散血本無歸的時候,保證金一定會有人來爭。強行平倉后,可以預測將有大量訴訟發生。所以,股票配資業務本身與股市牛熊相關度較高,在情勢發生變更時,易發各類糾紛。
再次,券商也被捎帶進來。
今年4月3日,證監會召開記者發布會,公告對46家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的結果,其中某券商向不符合條件的客戶融資融券、代銷傘形信托產品、為P2P平臺向其客戶融資提供便利等問題,違規情節較重,被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證監會與銀監會監管交叉的地方,證監會還是主動出擊了,對P2P股票配資的風險給出警示,以處罰的方式告訴市場,自己的態度。
最后,股票配資還能干么?
量力而為,審時度勢。從政策層面上看,政府鼓勵股市發展,為活躍股票市場提供各種便利。股票配資以前就有,以后還會有,只是股票市場江湖水深,網貸平臺嘗嘗鮮,賺點錢可以,但如果長久發展這項業務應當配備證券方面的人才,對股票市場規律吃透,防止盲目上馬,駕馭不了,反而自找麻煩。反而,做自己擅長的事更好。當然,股票配資,甚至炒股高手,都存在。如何讓各家股票配資業務更專業更合規,更符合市場規律,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