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真,何錦照
(河源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東 河源 517000)
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分析
朱敏真,何錦照
(河源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東 河源 517000)
目的 研究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輕型腦梗死患者125例。按病發90 d時的mRS評分分為轉歸良好組(n=90)和轉歸不良組(n=35),應用單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結果經單因素分析篩選出年齡、基線NIHSS評分、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并發肺炎、基線mRS、早期神經功能惡化、有既往缺血性卒中史、缺血性卒中復發等9個因素是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顯示,高齡、基線NIHSS評分高、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基線mRS評分高、早期神經功能惡化和缺血性卒中復發是導致輕型腦梗死患者轉歸不良的重要因素。結論輕型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結局主要與患者的年齡、基線NIHSS評分、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基線mRS評分、早期神經功能惡化和缺血性卒中復發有關。
輕型腦梗死;臨床結局;缺血性卒中;影響因素
腦梗死又稱為缺血性卒中,中醫稱為卒中或中風,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1]。輕型腦梗死是指神經功能只受到輕度缺損的急性腦梗死[2],其癥狀較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3分,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預后一般較好[3]。由于患者病情不重,一般入院時不考慮溶栓治療。然而,也有研究顯示,輕型腦梗死患者轉歸不良的概率已達到11%~34%。因此,探究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影響因素,降低轉歸不良的概率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回顧性分析近幾年我院輕型腦梗死患者的資料,對其臨床結局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且符合以下標準的125例輕型腦梗死患者。患者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確定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4];②入院時的NIHSS評分≤3分[5];③無其他腦部疾病;④年齡≥18歲;⑤發病后72 h內住院;⑥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排除標準:①拒絕做顱內腦血管影像評估;②入院時的NIHSS評分大于3分;③患有功能不全或者合并嚴重心、肺、肝等疾病;④既往腦卒中遺留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改良Rankin評分大于2分);⑤不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時進行評估,均不符合做溶栓手術的指標。給予患者抗動脈粥樣硬化穩定斑塊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療,所有患者均每天服用10~20 mg他汀類降脂藥阿托伐他汀,靜脈注射疏血通與依達拉奉。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發病后90 d對其通過電話或家訪進行隨訪,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腦梗死部位、并發癥、缺血性卒中復發、出血性卒中等情況,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對患者進行評分,mRS評分大于2分者定義為轉歸不良,將患者分為轉歸良好組(n=90)和轉歸不良組(n=35)[6]。對所有因素進行統計學分析,明確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篩選出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后再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基線NIHSS評分、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并發肺炎、基線mRS、早期神經功能惡化、有既往缺血性卒中史、缺血性卒中復發等9個因素是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主要因素,見表1。

表1 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2.2 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運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輕型腦梗死患者的獨立影響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基線NIHSS評分、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基線mRS、早期神經功能惡化、缺血性卒中復發這6個因素均是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重要因素,見表2。

表2 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者,約占75%,病死率高達13%,致殘率達50%~70%,且易復發,復發性中風的死亡率大幅增加[7-8]。輕型腦梗死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并不明確,因為癥狀較輕,預后較好,一般不采用溶栓治療[9-10]。可有關文獻顯示輕型腦梗死患者轉歸不良的概率已達到11%~34%,所以醫院應挑選出危險患者,對其進行溶栓治療,避免預后良好的患者也承擔溶栓出血的風險。因此,探究輕型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結局,提高轉歸良好的概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姬海超等[6]研究結果顯示,高齡、基線mRS評分較高、基線NIHSS評分較高、有癥狀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早期神經功能惡化和缺血性卒中復發是轉歸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基線NIHSS評分、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并發肺炎、基線mRS、早期神經功能惡化、有既往缺血性卒中史、缺血性卒中復發等9個因素是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主要因素。同時本研究綜合考慮了多種因素的影響,使整個研究更全面。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基線NIHSS評分、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基線mRS、早期神經功能惡化、缺血性卒中復發這6個因素均是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重要因素。具有轉歸不良因素多的患者應給予高度注意,該類患者有早期神經功能惡化的風險,會進一步增高轉歸不良的風險。雖然缺血性卒中復發患者的數量較少,不能明顯的說明問題,但是,輕型腦梗死患者一旦發生缺血性卒中復發,則轉歸不良的概率會明顯增加,致殘率極高。單因素結果顯示,肺炎是影響患者臨床結局的主要因素,但是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肺炎不是影響患者臨床結局的重要因素,這可能與高齡患者發生肺炎的概率較高有一定的關系。
溶栓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方法,但是由于輕型腦梗死患者病情較輕,溶栓治療又能增加顱內出血的概率,一般來說不采用該種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有研究顯示,輕型腦梗死患者如果接受溶栓治療,預后會更好,而且顱內出血的概率不會升高。本研究中73%的輕型腦梗死患者預后良好,如果采用溶栓治療,患者預后可能不會更好,反而增加顱內出血的風險。因此,如果能夠區分出轉歸不良風險高的患者,并對其實行溶栓治療,那么整體輕型腦梗死患者的轉歸會更加理想。就本研究結果而言,基線NIHSS評分較高或患有大動脈重度狹窄或閉塞的患者應進行溶栓治療。
綜上所述,年齡、基線NIHSS評分、大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基線mRS、早期神經功能惡化、缺血性卒中復發這6個因素均是影響輕型腦梗死患者臨床結局的重要因素,對占有以上幾種因素的患者可采用溶栓治療。
[1]白愛國.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白介素6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5):2066-2067.
[2]王東升,柴雪妍,葛 平,等.輕型腦卒中不良轉歸的多因素分析[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4,14(1):64-66.
[3]方 凱,瞿杭炯,張玲娣.輕型腦梗死患者早期神經功能惡化的危險因素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5):504-505.
[4]中國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46-153.
[5]Fischer U,Baumgartner A,Arnold M,et a1.What is a minor stroke? [J].Stroke,2010,41:661-666.
[6]姬海超,閏福嶺,時蒙蒙,等.輕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轉歸不良的預測因素:前瞻性隊列研究[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4,22(5): 365-369.
[7]楊 陽.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測定及與病情預后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1,51(23):82-83.
[8]廖紅霞,馮 輝.抗凝血酶Ⅲ活性改變與急性腦梗死預后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學,2014,15(4):38-40.
[9]王 艷,趙曉晶,高素玲,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危險因素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性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14,30(8):853-856.
[10]張 瑩,王世民,李效蘭.腦梗死患者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濃度的臨床研究[J].天津醫藥,2012,40(10):1056-1057.
R743.33
B
1003—6350(2015)13—1963—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3.0708
2014-11-17)
朱敏真。E-mail:zhmzh88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