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少英,吳方儒
(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藥劑科,海南 海口 571100)
3 646張兒科門診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分析
翁少英,吳方儒
(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藥劑科,海南 海口 571100)
目的 了解我院兒科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臨床使用情況,為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回顧性抽取2013年兒科門診處方3 646張,對其抗菌藥物使用的品種、聯合用藥、合理用藥等情況進行分析。結果3 646張處方中有2 718張使用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4.55%,其中口服抗菌藥物處方占抗菌藥物處方總數的70.07%,注射用抗菌藥物處方占抗菌藥物處方總數的29.93%;使用抗菌藥物品種達20個,主要是頭孢類、青霉素類、磺胺類等,使用最多的是頭孢克肟干混懸劑1 112張(30.5%),其次為頭孢氨芐甲氧芐啶片402張(11.03%);單聯用藥1 751張(48.03%),二聯用藥876張(24.03%),三聯用藥91張(2.49%)。不合格處方245張(6.72%)。結論兒科醫師對兒童用抗菌藥物存在抗菌藥物使用率高、聯合用藥不合理等問題。
兒科;門診;抗菌藥物;合理用藥
自抗菌藥物問世以來,它曾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于是人們把它當成治病的法寶。抗菌藥物治愈并挽救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出現了由于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導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應的增多、細菌耐藥性的增長以及治療的失敗等,給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了重大影響。兒童正處于發育過程,各臟器功能以及酶系統、免疫中樞系統等發育不完善,對藥物的代謝及排泄速度與成人不盡相同,較成人更易發生不良反應。現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兒科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兒科門診2013年1~12月的處方共3 646張,依照衛辦醫政發[2009]38號即原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收集抗菌藥物的使用率、藥物種類、聯合用藥、合理用藥等指標。
1.2 數據學方法 對抗菌藥物的使用率、藥物種類、聯合用藥、合理用藥等存在問題進行統計、分析,計數數據采用頻數或百分數表示。
2.1 各種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種類及所占比例 本次調查3 646張處方中,有2 718張使用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4.55%,其中口服抗菌藥物處方占抗菌藥物處方總數的70.07%,注射用抗菌藥物處方占抗菌藥物處方總數的29.93%,使用品種達20個,見表1。
2.2 抗菌藥物聯合應用情況 在2 718張抗菌處方中,單用抗菌藥物處方1 751張,占處方總數48.03%,二聯用藥876張,占處方總數24.03%,三聯用藥91張,占處方總數2.50%。
2.3 不合理應用情況 不合理處方數245張,占處方總數6.72%,其中無適應證15張,占處方總數0.41%,重復給藥22張,占處方總數0.60%,聯合用藥208張,占處方總數5.70%。

表1 各抗菌藥物處方數及所占比例
3.1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抗菌藥物整體使用情況可以體現一個醫院的合理用藥水平,歐美發達國家門診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為10%,發展中國家使用比例較高達63%[1],我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的百分率為74.55%。我院抗菌藥物使用率偏高,明顯高于WHO制定的平均抗菌藥物使用率20%的標準[2]。其中主要為頭孢類2 450張(67.20%)。在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中發現頭孢克肟干混懸劑使用頻率偏高,頭孢克肟為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抗菌譜廣,對化膿性鏈球菌、肺炎桿菌等多數腸桿菌細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在兒科門診中以支氣管和肺炎常見。干混懸劑的生物利用度又高于其他劑型,便于兒童服用,但過高的使用頻度會增加該藥耐藥菌的產生以及增加不良反應發生,近年來從復方新諾明的使用調查中發現細菌對本品的耐藥性亦增高趨勢,因此應合理使用頭孢類藥物。
3.2 抗菌藥物聯合應用情況 在本次調查的處方中,無1例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四環素類、氨基糖甙類。多為一聯二聯,三聯較少(僅占處方總數2.49%)。抗菌藥物聯用可以擴大抗菌譜范圍,如青霉素類加頭孢菌素類,可連續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產生協同作用。
3.3 不合理應用情況
3.3.1 無適應證 個別醫生對抗菌藥物用藥指征把握不嚴,如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使用抗菌藥物,而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為病毒感染,原則上不使用抗菌藥[3]。
3.3.2 重復用藥 指重復使用同類藥品,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這兩種藥物為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其抗菌譜相似,用其中一種藥物足以達到治療目的,不需要同時使用,應注意一般作用機制及作用方式相同的藥物不宜合用,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累加,特別是由于不同規格劑型的同種藥品不同商品名,使醫生混淆不清,重復用藥情況較多[4]。
3.3.3 抗菌藥物聯用 聯用使用造成藥物毒性增加或療效降低,如頭孢唑林鈉+呋塞米。頭孢類主要經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分泌排泄[5]。合用其他對腎有損害的藥物利尿劑可加重腎損害,尤其是頭孢菌素第一代,應杜絕此類聯合用藥。
3.3.4 濫用抗菌藥物 如頭孢克肟+羅紅霉素,前者是繁殖期殺菌劑,后者是繁殖期抑菌劑,二者合用可降低前者的效價,因此應避免合用[6]。
3.3.5 用法用量不正確 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屬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每日一次的用法不妥。因其殺菌效果主要取決于血藥濃度超過所針對細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時間。因此,一般應3~4個半衰期給藥一次。
3.4 小結 抗菌藥物是門診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藥物,其合理的應用可以治愈和挽救患者生命,相反如應用不合理甚至濫用會產生誘發耐藥菌,導致二重感染等一系列危害。通過本次調查分析,我院兒科門診臨床上對抗菌藥物的應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在抗菌藥物的使用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建議嚴格控制兒科門診臨床中的抗菌藥物的使用頻率,防止濫用抗菌藥物,從而達到充分發揮抗菌藥物最大效用的目的。另外需加強建立健全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制度,促進合理用藥。
[1]許慧清,呂新艷.我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調查分析[J].中國藥業,2012,21(10):60-61.
[2]王海霞,李 琤.我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7(30):154.
[3]王曉蕙,金偉華,王清坪,等.成都軍區總醫院兒科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2,12(1):5,29.
[4]盧鴻飛,郭新華,馮葉彬.淺談兒科用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福建醫藥雜志,2005,27(2):126-127.
[5]王春婷,李玉基,夏東勝,等.兒童用藥現狀及對策[J].中國藥物警戒,2013,10(8):492-496.
[6]周 虹,林志強,呂達娜,等.我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2,9(9):566-568.
R978.5
B
1003—6350(2015)13—2008—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3.0726
2014-09-26)
翁少英。E-mail:weng_shaoy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