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月琴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常州213011)
一例B(A)血型患者的家系調查
華月琴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常州213011)
目的對1例B(A)表型患者的家系進行調查,了解該血型在家系中的傳遞情況。方法對患者家系中的5人分別進行ABO正反血型鑒定、抗體篩選試驗以及血型基因檢測。結果患者與患者的兒子為B(A)型,患者的姐姐和小妹妹為AB3型,患者的大妹妹為正常A型。結論在分子生物學還不能普及的醫院采用家系調查的方法,觀察弱抗原在家系中的傳遞情況,可推測弱抗原的性質,對血清學診斷不明確的亞型標本的鑒定具有一定幫助。
B(A);家系;調查;血清學
B(A)血型是一種罕見的ABO亞型,其紅細胞上不僅存在B抗原,而且存在很弱的A抗原,血清中含有高度活性的B型糖基轉移酶,同時也有少量的A型糖基轉移酶[1]。筆者在做血型鑒定時檢出1例B(A)血型并進行家系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病例患者,男性,58歲,2013年7月27日以冠心病、高血壓收治入院。血型鑒定時出現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AB型,反定型B型,經血型血清學及分子生物學試驗證實該患者血型為B(A)型,家系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兒子也為B(A)型。
1.2 試劑抗-A、抗-B、抗-H單克隆抗血清、抗-A1血清、ABO標準紅細胞、抗體篩選細胞、A2細胞均由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提供;抗人球蛋白卡由美國強生公司提供。
1.3 方法血型鑒定、抗體篩選試驗以及血型基因檢測按試劑說明書和文獻[2]進行操作。
2.1 ABO血型鑒定顯示A抗原較弱,B抗原很強,血清中有不規則抗A,紅細胞與抗-A1不反應,此反應格局可能為A×B或者B(A),見表1。

表1 ABO血型鑒定
2.2 患者不規則抗體篩選試驗抗體篩選試驗結果陰性,排除ABO血型系統以外的不規則抗體的影響,驗證血清中不規則抗A的存在。
2.3 患者血清和A2標準紅細胞反應選擇抗-A+A2細胞作為陽性對照,抗-A1+A2細胞作為陰性對照,顯示患者血清與A2細胞反應呈陽性結果,說明該抗體不同于ABO亞型中的不規則抗-A1,排除A×B,此點可區分A×B和B(A),見表2。

表2 患者血清與A2標準紅細胞反應
2.4 抗-H與患者紅細胞反應選擇正常成人新鮮O型、B型、AB型紅細胞各1份(作為平行對照)以及患者紅細胞分別與抗-H反應,顯示患者紅細胞與抗-H的凝集強度等同于O細胞,進一步排除A× B,此點是區分B(A)與A×B非常重要的標記,見表3。

表3 抗H與患者紅細胞反應
2.5 家系調查結果患者與患者的兒子為B(A)型,患者的姐姐和小妹妹為AB3型,患者的大妹妹為正常A型,見表4。

表4 家系血型血清學及基因檢測結果
2.6 分子生物學試驗通過PCR-REFP方法測得該患者基因型為BO,克隆測序證實為B(A)O2/O,其核苷酸序列B等位基因在正常B*101基礎上發生單堿基錯義突變700C→G。
正常A型、B型和AB型等位基因分別位于9號同源染色體的ABO位點上,分別從父方或母方遺傳得到。極少數人類個體的一條9號染色體上存在一個B(A)基因,它編碼的酶具有雙功能活性,可以同時催化A抗原和B抗原的合成,表現為AB型的特性,稱之為B(A)血型,是在1985年被發現的[3],同cisAB的遺傳方式相似,是一種罕見的ABO亞型,其分子機理被認為是遺傳學上的B型,在B基因基礎上發生錯義突變,由于單堿基突變,變異的B基因具有編碼雙功能活性酶的能力,血清學除了表現為B抗原特異性外,還表現為少量A抗原特異性。血清學特點表現為較弱的A抗原和接近正常的B抗原特異性,血清中存在針對弱抗原產生的比較強的不規則抗A,與抗H反應強度僅次于甚于接近與O型細胞[4]。血清學方法判斷為AB亞型,且其血清學初步鑒定結果和A×B亞型血清學格局相似,容易誤判為A×B,但可通過與抗-H以及A2細胞的反應來區分,B(A)紅細胞同抗-H的凝集強度比較強,一般為3+~4+,而A×B與抗H的凝集強度較弱,一般為±~1+,此外B(A)血清常與A2細胞反應,而A×B與A2細胞不反應,這是區分兩者的兩個關鍵試驗,最后血型的確認仍需分子生物學驗證,將血清學方法和DNA技術結合起來,相互補充。B(A)是從一個親本遺傳而來的,因此基因型是B (A)/O,表現型為AB型,帶有B(A)等位基因的個體,若與O型血的人(基因型O/O)生育,子女的血型可能表現為AB型或O型,而不像通常AB型血與O型血的父母只能生出A或B型血的子女。
本文中的患者為B(A)/O,其兒子也為B(A)/O,其姐姐和妹妹均攜帶B(A)基因,從這個家庭中可以看到B(A)等位基因在上下代傳遞的過程。國外已報道的B(A)等位基因有六種,國內已報道的有B(A)O2、B (A)O4、B(A)O5、B(A)O6四種,其中以B(A)O2[5]和B (A)O4[6]多見。本文所發現的B(A)之前已有報道,屬B(A)*O2類,又稱B(A)700,核苷酸序列在B基因基礎上發生單堿基錯義突變(C被G取代),nt700位的核苷酸突變導致234位氨基酸的置換,變成Pro234Ala。
在本病例中,B(A)基因在家系中呈穩定的遺傳趨勢,采用家系調查的方法,觀察弱抗原在家系中的傳遞情況,可推測弱抗原的性質,對血清學診斷不明確的亞型標本的鑒定具有一定幫助。此外,家系調查在分子生物學還不能普及的基層醫院有應用價值。如果是亞型,在家系調查中應該有相同的血型傳遞,否則,很有可能是疾病導致的抗原減弱,必要時進行分子生物學鑒定。
[1]胡麗華.臨床輸血檢驗[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63-64.
[2]劉達莊.免疫血液學[M].上?!蒙虾?茖W技術出版社,2002∶194-222.
[3]Yamamoto F,McNeill PD,Yamamoto M,et al.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BO blood gurop system 3.A(X)and B(A)alleles [J].Vox Sang,1993,64∶171.
[4]杰夫·丹尼爾[英]編,朱自嚴譯.人類血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45-46.
[5]Yu LC,Lee HL,Chan YS,et al.The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B(A)allele∶an amino acid alteration in the human histoblood group B a-1, 3-galactosyltransferase increase its intrinsic a-1,3-N-acetylgalactosamyl transferase activity[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9,262(2)∶487.
[6]郭忠惠,向東,朱自嚴,等.中國漢族人群檢出新的B(A)641T>C等位基因[J].中國輸血雜志,2006,19(1)∶18-19.
Investigation on the family of one patient of B(A)phenotype.
HUA Yue-qi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Changzhou 213011,Jiangsu,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mily of one patient of B(A)phenotyp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blood type in genealogy.MethodsThe four family members of the patient of B(A)phenotype all suffered ABO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antibody detection,and blood type detection and genotype detection.ResultsThe patient and his son were found to be of B(A)phenotype,patient's elder sister and youngest sister are of AB3 phenotype,and the patient's younger sister is of A phenotype.ConclusionIn hospitals that molecular biology are not popularized,investigation of family members to observe the transmission of weak antigen can speculate the characters of weak antigen.It is of certain value for identifying subtypes specimens which can not be diagnosed by serology.
B(A);Family;Investigation;Serology
R457.1+1
A
1003—6350(2015)12—1784—02
2014-11-24)
華月琴。E-mail:1531028735@qq.com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5.12.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