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雪芬
【摘 要】讀著封面上的“教師教學最需要什么”這句話,我陷入了思考……教師教學,需要勇氣;教師教學,需要魄力;教師教學,需要個性;教師教學,需要底氣;教師教學,需要有自己的風格;教師教學,需要激情……,我想現在我最需要的是《中國教師教學手冊》,認真地拜讀了這本書并做了筆記。本文就此書讀后感做一個總結,希望能夠對同行有些許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國教師教學手冊》;讀后感;教學方法
通過讀這本書,我認識了許多語文特級教師,作為一名10多年教齡的教師,讀著這些大家先進的教育事跡,除了佩服他們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高尚的道德品質、迷人的人格魅力以外,更多的是反思和慚愧。下面聯系自己的工作具體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一、高效與減負
(一)用自己的一生來備課
備課,要備“活”教材,備出新意和深意。備“足”學生,重新做回學生。“真”備方法,“精”備習題。“活”“足”“真”“精”這些字不斷地充斥著我的字眼。不鉆研教材是不可能上好課的,對于所有有良知的教師來說這是常識,然而現實中并非每個教師都有這樣的覺悟。聯系自己這些年來的教學,曾經我也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只不過教學生認幾個字,寫幾個詞,背幾篇課文而已,至于其他諸如閱讀寫作之類,完全靠學生的天分。面對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有時不知所措,而又不愿探索。分析一下自身的原因還在于討厭鉆研,害怕吃苦,缺乏最基本的師德。平時沒有主動閱讀專業書籍和兒童讀物的習慣,也很少靜下心來閱讀,教育理論、觀點缺乏。事實上高效課堂需要高效備課。“研讀”是備課的必要前提。“博學”是備課的重要基礎。“細致”是備課的基本要求。“創新”是備課的成功亮點。“傳承”是備課的價值延伸。當我讀到“一套備課其實就是教師的一份財富,不應該隨意丟棄,而應該很好地傳承下去。”這句時,我感到不安與羞愧。我們現在使用的都是藍本式備課,都是電子教案,不過這樣的教案有幾篇是真正大家在一起鉆研并商討后拿出來的,還有這樣的教案拿出來后,我們也只是在打印好的教案中二次備課,上完課頂多寫個反思就放一邊了。沒有再一次將課堂上的啟發和頓悟、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和典型問題在電子教案中進行修改,使備課不斷精益求精,這樣的教案才能反復使用,從而發揮它更大的價值。
(二)信任學生,大膽開放課堂,讓學生有更大的主動學習空間
高效課堂,需要精彩的導入,精心講授,用心的引導,精彩的對話,巧妙的調控,圓滿的結課。傳統的語文課堂,我們往往循規蹈矩,教學設計面面俱到,學生只能按我們設計好的“圈套”去思考問題,不越“雷池”半步,這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阻止了學生創造性能力的發揮。現在我們強調生本課堂,學生桌子是拉開了,但是上課形式是不是靈活了,學生是不是活動開來了?還得打個問號。看了孫建鋒老師的《只揀兒童多處行》和于永正老師的《狐假虎威》的教學案例,我想開放的語文課堂就是要淡化老師面面俱到的切香腸似的分析,優化課堂的知識結構和時間分配,鼓勵學生創造性的質疑部難解讀文本。語文課堂上,學生可根據自己自學的程度確立學習的重難點,可利用課本上的單元提示、預習提示、課后練習、手中資料、自己的人生體驗來理解課文,甚至有權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我做了一些嘗試。如我在教《九色鹿》這一課時,學生希望由他們自己登臺表演這個故事。同學們在黑板上畫了景色秀麗的大森林,準備了頭飾,表演者身臨其境,表演得惟妙惟肖,這個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始終處于亢奮狀態,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對于文中出現的人物,他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二、興趣與減負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的好辦法之一。其實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我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開學一段時間后,我給每一組發了一本作文漂流本,每天由一名學生來寫一篇作文,第二天由本組另一名同學帶回去寫作文,這個同學必須閱讀前一天同學的作文,寫上評語,并讓自己的家長給同組同學寫上評語,老師再給同學寫上評語。一本漂流本可以漂到任何一位同學家中,大家都是讀者,激發了學生創作的興趣。我也適時的讓學生朗讀自己的大作,特別好的文章都張貼在教師里展示,我還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發到我的QQ郵箱,展示在老師的博客里,學生興致很高。學生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久而久之,便積淀大量的寫作素材,提高了作文能力。農村孩子的課外學習渠道并不寬泛,閱讀面不廣制約著學生的語文學習,針對這一現狀,我就引導學生主動捕捉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所獲得的信息特別是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主動搜集同學們所訂閱的報刊雜志上的美文,主動擠出時間去閱讀一些名篇名著,并堅持不懈地做好讀書筆記。我們班的讀書筆記分為四五部分,好的詞語,優美的句子,我的感想,我生活中的故事,家長評價,為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我定期抽查定期總結,并且每周在班上開設兩節美文欣賞課,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美文在班上交流,并作點評。在班級黑板報上分小組展示,集中展示大家的讀書筆記,對于做得好的給予表揚或適當物質獎勵,獲得老師的一份禮物。這些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同學們主動關注社會、廣泛閱讀的興趣,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最后我想引用最近非常熱的一部電影《匆匆那年》里面的一句經典話語:“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匆匆十多年,又有多少個十年,錯過了無法回從前,珍惜現在,珍惜當下,時刻用心準備著,真正達教學之真境,得教學之真功。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西來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