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福林
《區域推進“問題引領,自主建構”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開題以來,課題組成員開展了對新授、練習、復習等各類課型的研究,探討出了一系列課例、實錄,形成了一些評價方法和策略。
對于復習課,每位老師都不陌生。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老師,也往往對復習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然而,在提升課堂效益的今天,廣大教師卻對復習課少有研究。即便有所研究,也往往停留在一節課中。至于是否能形成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點為基點的體系性的東西,我們似乎都未能關注到。對于復習課的評價,我們應該關注什么,我想,首先要解決下列問題:
復習什么:我的學習存在什么問題?
怎樣復習:復習中如何引領學生關注知識、技能,如何引領學生發現所學知識的價值,如何有層次的推進復習進程,又如何讓孩子自主梳理、操作、練習?
如何反饋——關鍵問題是,如何在反饋中引導學生導悟提升,提升質疑能力,建構是否突出以生成為要旨?
所以教師指導學生復習方法的科學性,直接關系到學生復習的科學性。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的過程中,應時時以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主線,并滲透科學的復習方法和數學思想。那么評價復習課的標準是什么呢?我想,應該落實下列“四字訣”:
一、目標要“明”——心中有人
教師是否對教學內容以及學情了然于胸——知識體系還存在怎樣的問題,學生學習中存在怎樣的問題,是否能夠根據班級學生的整體狀況確定練習內容,復習目標是否很明確的交代,這是一節優秀的復習課的大前提。復習課中各類知識龐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提升復習效率,不允許教師“且思且行”,必須要做到“預則立”,并圍繞目標進行教學。復習時,由于時間有限,如果任務量過大,會導致學生既“吃不好”,又“吃不飽”。比如,有的教師在復習過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節課就安排了復習、練習等多項內容,學生沒有獨立的作業時間,嚴重影響了復習的效果。這就是心中目標不明所致。
二、梳理要“凈”——脈絡分明
不論是單元復習,還是總復習,教師都要引導學生自我排查——我掌握了哪些本領,我的學習還存在什么問題?在此基礎上,要引領學生對知識進行歸類,分類識別,組塊理解和記憶。重點關注是否使知識形成體系,形成脈絡,讓學生有干凈清爽之感。系統論中的整體性原則告訴我們,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具體的說就是如果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把學生所學知識梳理、歸類、形成系統,知識就形成了一個有機的相互關聯的整體。這樣就比散裝的知識復習更有效。特別是總復習,內容豐富,時間緊迫,特別是有一些節點問題,在書中并沒有反應,需要教者對教材進行仔細分析,再幫助學生進行系統整理、消化、吸收。
三、練習有“悟”——價值體現
小學數學學習是重復的螺旋上升的過程,需要學生在練習中引領學生鞏固拓展,升華認識。其終極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知識的價值,并能根據實際應用知識。因此,復習課的練習要關注以下幾點:(1)是否圍繞核心知識設計練習,是否絕大多數學生在參與,使學生對知識的價值有所感悟;(2)練習設計是否以遞進為層次,是否重視基礎性練習,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所發展。因此練習要體現基礎性和主體性,突出基礎題的訓練,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一味的拔高。要引導學生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運用達到概念化、條理化和自動化的程度;同時,關注核心知識隱含的知識點,要深入挖掘每一道練習題的價值,對相關習題進行變式、豐富、拓展,或設置相應的具體情境,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思維的深刻性。(3)在訓練過程中,練習形式是否多樣化,感悟方法是否呈現出多元化。練習過程不能只是單一、機械、枯燥的訓練——做題,做題,再做題,應該是教師引領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感悟其應用價值,再通過交流分析、合作操作等方式完成信息的轉化,降低問題的抽象程度,從而邁向成功解決問題的彼岸。(4)自主建構是否以生成為要旨。許多數學上的發現、發明是從生成中獲得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對待課堂的生成的一些意外,巧妙地加以轉化和有效運用,使其成為心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既然是學生自主建構,教者是否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是否順應了學生的思考方式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對于教學中出現意外事件和錯誤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進行反饋、分析,可以設置“個性錯題互助”、“一題多解,解法優化”等環節,幫助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引導學生在反思中解決問題,在感悟中遷移能力,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想。
四、作業能“清”——成功體驗
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堂是哪個結束階段,要設置適當的監測性練習題讓學生獨立練習,引導學生自覺參與課堂評價,從而對自我在本課的表現、練習情況等進行自我總結與反思,體驗快樂與成功,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對于“當堂清”環節的評價,我們要關注以下幾點:(1)是否在圍繞重點知識設計習題,習題是否有針對性和延展性;(2)作業是否能夠讓70%以上的學生全部完成;(3)作業正確率是否夠高,作業反饋是否實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是否關注了反饋之反饋的重要作用也應該作為評價要點。
總之,復習課的教學應以讓每一個學生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獲得成功體驗為宗旨,而復習課的評價標準與要領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也應該隨著具體班級情境而動態發展。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教科院附屬楊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