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內容摘要】導學案,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導學案的設計應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發和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英語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導學案 ?英語 ?小組合作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基于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作用,以“導學案”研制為抓手,形成了“預習導航、探究展示、學習反饋、自我反思、拓展延伸”為主要結構的教學框架與活動程序。導學案,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如果切實使用好導學案,學生就能在課堂上充分展示他們的活力,因此導學案的設計應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發和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英語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對導學案在英語小組合作過程中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合理編制導學案,為學生小組合作奠定基礎
導學案,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學校同年級同學科的老師們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出發,對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合理處理教材,盡量做到導學案的設計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發和開拓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因此導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征:
1.題目的設計要緊扣教學重點
導學案的預設題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設計,讓學生明白小組合作的重點。如牛津英語《8A Unit1 Task》一課,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1)翻譯下列詞組:①既是我的好朋友也是鄰居;②一張方臉;③笑臉;④幫助某人做某事;⑤講有趣的笑話;⑥長大。(2)預習怎么樣去寫關于好朋友的文章。這些題目體現了課文教學的目標和重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效果。
2.導學題要有梯度
導學案預設題既要面向全體學生,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問題的設置盡可能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做到由淺入深,讓大多數學生“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桃子”,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積極性。因此,預設題既要有梯度,既要有基礎題,也要有深度探究題,讓學生有發揮的空間,讓學生積極思考和發現問題,最終讓學生懂得怎樣小組合作。因此,只有讓學生圍繞科學的導學提綱和合理的導學環節來展開小組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小組合作效果,教師應在這方面多下工夫。
3.導學題要有創意
我們在設計導學題力求活潑新穎,有創意,經常變換一些預設題的形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效果會更好。
二、合理使用導學案,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進行小組合作
導學案的使用能體現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學生分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學生分組討論導學案中的相關內容。分組討論是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形成共識。而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決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學生交流展示時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針對導學案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小組內再結成學習伙伴,互相講、互相背、互相評、互相練。最大限度提高英語課堂效率,讓學生知道導學案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作用。
三、滲透方法指導,讓學生懂得怎樣小組合作
導學案的設計不僅是為了小組合作而合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怎樣進行小組合作。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從單一的接受性轉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新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合作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也是課堂相互交往的前提。學生的小組合作有了正確的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小組合作中碰到的難題,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小組合作效果。導學案的內容要有正確的方法指導,沒有滲透方法指導的導學案是不合格的。因此導學案設計中要有一些方法指導提示語:如“預習導航、探究展示、學習反饋、自我反思、拓展延伸”等。導學案中學習方法的指導為學生小組合作提供了捷徑,提高了小組合作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對我校導學案在小組合作使用過程中的一點粗淺的理解,總之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英語課小組合作的效果,讓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香溝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