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倍Z文新課標也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那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小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就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會獨立識字了??涩F在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很懶惰,一遇到不會的生字、詞語就問同學、老師或干脆跳過去,對知識不求甚解,更不用說精益求精了。這種學習態度必須給予制止、糾正,然后引導、督促、培養他們掌握良好的使用工具書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培養起來了,可以使他們的知識掌握的準確、扎實、牢固,并加深記憶,促進自主學習,繼而培養嚴謹治學的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新課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包括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查閱資料等等,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善于發現問題。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擺脫一切依靠老師的心里,在實踐中學習,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的各個環節,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三、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習慣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踴躍大膽的發言,來訓練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對語言的組織運用能力,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這樣不僅可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克服它們膽怯和過分依賴的心理,還可以開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四、培養學生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學生要突破自己生活的狹小天地,最便捷的途徑是看課外書來開闊眼界。林語堂先生說,讀書能“開茅塞,除鄙見,的心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爆F在學生語文水平不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閱讀量少。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在班內增設了“圖書角”,鼓勵學生把個人藏書拿到這里來。每年的寒暑假我常給學生布置一道特殊作業,就是讓學生讀一本名著,有時還要推薦書目。通過幾個學期的堅持,圖書角的圖書量已經相當可觀,較好的解決了學生課外閱讀的困難。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采取瀏覽、速讀、精讀等閱讀方法,同時做圈點批注,寫讀書筆記。閱讀和筆記都要有量的要求,每周至少精讀一篇短文,做一則讀書筆記,每學期至少讀一本名著,每學期至少背誦二十個以上的精彩片斷。另外,還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學生讀的書多了,通過感知、感悟、累積和熏陶,豐富了語言材料,增加了文化底蘊,培養了良好的語文素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五、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習作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怎樣讓學生對作文不再犯難?我認為首先要培養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因為,日記內容廣泛,形式自由靈活,不受時間的約束,不受老師、家長等任何人的限制,不受體裁的制約。把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隨心所欲”地寫下來即可,有利于學生抒發內心的真實感情。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積累了寫作素材,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同時,也是對學生毅力的考驗。
六、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書寫就像一個人的的臉面,非常重要。字寫得漂亮,會讓人賞心悅目,非常舒服。所以,要指導學生正確坐姿及握筆。如果寫字姿勢不正確,輕者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習慣;重者影響生長發育、不利于身心健康。要“學好規矩,循序漸進”,加強對規范、漂亮的基本筆畫、筆畫的變化及漢字部首的教學,讓學生反復練習,做到筆筆到位,逐步形成寫規范正楷字的習慣。同時,教師也要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如教師工整漂亮的板書,就會直接感染學生,學生也會像老師那樣字跡工整地書寫。
此外還要培養學生邊讀書邊做記號的習慣,獨立思考、質疑問難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等等。
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后,學生學習興趣也會濃厚起來,學生就會保持一種高效的、輕松愉快的學習狀態。然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每個老師都要以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耐心地和學生一起研究、探討,尋找最佳方法,幫助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把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主要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房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