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河北省高邑縣第三中學
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劉靜
河北省高邑縣第三中學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加強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是學生的需要,也是課標的基本要求。從新課程標準初中生物實驗教材來看,生物實驗教學形式不外乎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應用與實踐、調查研究這幾種形式。其中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部分應該在課堂上完成,應用與實踐,調查研究等可安排學生在課下完成。本文主要就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表我的一些觀點:
演示實驗是教師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時又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種實驗教學方式。在初中階段所涉及到演示實驗一般都比較簡單,可塑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堂演示實驗內容的特點不同,教學方式可做相應的改變。
(1)驗證式實驗——先授課后實驗。例如,講授“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時,教師可先列舉一些生活實例,啟發學生思考、討論食物中可能具有的某些成分。在學生思考、討論并獲得一定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再通過演示實驗,一一加以驗證。實驗中,學生們發現加熱干燥的小麥種子后在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擠壓花生的一片子葉會在白紙上留下油漬,等等。通過這些現象,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同步式實驗——邊授課邊實驗。在“顯微鏡構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顯微鏡實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至下或分光學系統和機械系統),對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和其功能一一進行講解。這樣,可使學生直觀、形象和深刻地掌握顯微鏡各部分結構名稱和作用。
(3)探索式實驗——先實驗后講授。例如,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中,先讓學生觀察活鯽魚在水中的運動狀態,然后分別剪掉它們的胸鰭、背鰭和尾鰭,再讓學生觀察其運動狀態的變化。學生們看到剪掉背鰭的魚會失去平衡而側翻,剪掉胸鰭的魚只能向前游動而不會轉彎,剪掉尾鰭的魚游動速度明顯減慢、身體搖擺不定。通過這些直觀現象使學生極為容易地掌握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師在加以講解,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通過課堂演示實驗講授生物學知識,能使學生的學習走近路,走直路,用較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加快學習速度,提高學習效率。最主要的是可以傳授學生生物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中,根據教學目的,要求教師向學生介紹有關演示實驗的思路、設計方法、實驗設備、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過程以及實驗注意事項等方面的知識,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地分析和說明。通過演示實驗教學,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學科學實驗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學生今后從事生物科學事業奠定一定的基礎。
在生物教學中,學生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的主要方法和途徑。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分組實驗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分組實驗教學中,方法多種多樣,比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分組實驗教學過程的是六步教學法。所謂六步教學法,即是“養、講、說、做、寫、考”。
(1)“養”。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思維習慣,向學生明確實驗的名稱、目的、內容,即根據實驗的名稱、知道實驗的原理和方法、如何設計實驗步驟、需要什么實驗器材、怎樣做好實驗記錄、怎樣進行實驗數據處理、實驗的結果是什么。
(2)“講”。學生明確了整體把握實驗的思路后,教師要從一開始,結合具體實驗,“講”好實驗的每一個思維環節。引導學生明確每一個環節的具體內容,消除每一環節的學習障礙,突破難點,同時練習學生整體把握實驗的思路。
(3)“說”。學生“說”好實驗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生“說”好教師“講”好了的實驗,是對教師“講”好了的實驗的鞏固、把握,是學生進入實驗室做實驗前必須完成的。第二個階段是學生通過預習和討論,由學生為主“說”(設計)好實驗。教師“講”好實驗到學生“說”好實驗這個階段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對學生的“說”進行評價,“挑”毛病,幫助學生完善學生的“說”。
(4)“做”。“做”好實驗,一是學生開始做實驗前必須過好“說”好實驗關,把整個實驗“裝”在心中.二是確保每人動手,小組配合。實驗盡可能做到兩人一組,學生成績、動手能力優差生相互搭配,以好帶差。三是突出“預防”,消除障礙。對于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普遍問題,實驗前進行適當引導,突破難點,確保實驗成功率。
(5)“寫”。教師對學生“寫”好實驗報告在提高初中學生生物實驗能力中的作用要有足夠的熟悉。假如說從“說”到“做”是一次質的飛躍的話,那么從“做”到“寫”又是一次質的飛躍。它能檢查學生對實驗的整體把握情況和實驗的完成情況,反映學生的實驗能力。
(6)“考”。對學生的實驗能力進行考核,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通過實驗名稱學生自己提出實驗器材,自己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和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獨立寫出簡單的實驗報告。
(1)讓學生通過實踐、實驗過程中碰打到的困難來加深對實驗的理解。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材料,讓他們反復練習操作,直到熟練為止。教師應做好個別輔導并幫助學生排除故障。設障考察既是對學生熟練程度的檢驗,也是操作技能的再提高。
(2)通過引導學生探索總結來提升分組實驗的教學效果。
(3)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實驗、再分析,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分組實驗的理解。這個過程包括操作前的分析、學生的實踐、操作后的分析。
初中生物作為一門副科,不參加中考,不能引起學生、學校和家長的重視,但是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要更加努力的在能力范圍內,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不斷嘗試改進生物教學,尤其是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意識,提高生物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