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建張蓓蓓
中郵建:給企業管理加“微”
中郵建張蓓蓓
6000多名員工,1萬多外協人員,年收入逾20億,全年工程立項逾3萬個,作為國內通信服務行業領頭羊,如何進行公司的精細化管理,推動公司創新轉型,強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動力,是中郵建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問題。
依托微信、易信公眾平臺,給企業管理加“微”,中郵建自主研發的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推進公司的信息化建設,中郵建人在不斷的摸索中,走出了一條創新路。
說起成本財務報賬,目前行業內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根據各自財務規定的截止期限,突擊報賬統計。公司以往也是執行這樣的方式,但因業務范圍涉及全國、境外等,某些成本來不及寄回處理,造成每個月成本不均衡,數據分析不真實。
在中郵建研發的公眾平臺的微辦公功能模塊中,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完成了成本的實時錄入。每發生一筆費用,48小時內,員工只要打開微信、易信,進入成本錄入,選擇“費用名稱”,輸入“金額”等簡單信息后,公司的后臺系統立即知道誰花了錢,多少成本。數據分析、考核、成本,均以實時錄入作為數據源。
當然,錄入成本時,公司也制定了將來報賬原則,例如前期成本沒有錄入,后期的賬不能報銷;誰錄入就支付誰等等,保障了模塊與系統的關聯性。
公眾平臺的實時管控功能,也同時被開發應用到員工的考勤工作中。員工上下班的簽到、簽退,都在公眾平臺上完成。對于出差在外的員工,系統更是可以通過定位,直接識別,并自動生成對應城市的出差補貼,打入員工工資卡內,而無需另外提交出差補貼手續。
公司每年3萬多個項目,每天哪些人在干活,為哪個項目干活,干了多長時間,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原先需花費太多的時間成本。分公司內部層層上報匯總,還需確保之間的溝通順暢,沒有交流的“漏斗效應”,這樣也才能知道個大概。
在中郵建開發的這套加“微”系統中,項目經理與班組長之間,通過基于公眾平臺的派單與日報填報的互動機制,就解決了原來僅以人工的見面或電話溝通才能完成的問題。
項目經理每天在手機上進行派單,在手機上選擇項目、工作內容、班組長后,系統利用定額和積累數據,計算工作量,避免人為估算的差異化。班組長收到微信或易信提醒,接單后,每天對派工單通過日報填報的功能,反饋工時、工作進度、一起干活的班組成員等信息,項目經理對日報的內容進行確認。
通過派單、完工數據,自動形成項目進度分析報告,并匯入公司運營管理的大數據庫,各部門管理人員、公司管理層在手機上簡單點選,即可看到相關指標報表,或是收到相關指標預警提示,為后續同類項目的開展提供數據參考的同時,為企業經營分析提供重要依據支撐。
公眾平臺的管理信息系統,在公司國內業務的管控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對于公司日益發展壯大的海外業務,能否實現日常管控?
近年來公司的海外市場飛速發展,海外平臺管理的資金越來越大,同時海外項目部的資金管理多為單機版電腦形式,資金管理上比較粗放,項目出備用金很大,再加上海外網絡的接入困難,海外資金如何使用,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有挪為他用或攜款失蹤的行為,風險無法實時評估。
結合公司海外業務的實際情況,公司信息化小組研發出海外手機離線填報軟件,自動檢測網絡同步,脫機管理。
海外項目部人員通過手機,離線就可快速錄入資金流入、流出詳情,從而明確了海外每一筆資金的流向,自動形成海外資金的明細臺賬,并及時檢測網絡情況同步至公司的后臺大數據庫,有效實現了公司對海外資金的規范管理。
手機上動一動,通過給企業管理加“微”,簡化了公司在信息化管理推進中的復雜性,有效實現了全面信息化、精細化管理,降低了企業經營管理成本,更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對外部環境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