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江蘇公司 周春柏
擷取浪花映海洋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互聯網思維下的企業信息化轉型一瞥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 周春柏
翼桶金、行銷寶、賣樂多、愛運維、大數據……一個個系統上線,一項項工程完工,中國電信江蘇公司主動適應新常態,立足互聯網思維的信息化轉型風生水起,創新浪潮撲面而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透過信息化轉型的朵朵浪花,足見江蘇公司企業信息化轉型的思維之新、行動之實、成果之豐。
“眾包”流行于互聯網界,通信業務營銷領域尚不多見。但早在2013年初,江蘇公司企業信息化部就作了有益嘗試。
傳統門店物理輻射范圍相對固定,客源持續增長乏力;新建門店,一次性投入大,運營管理成本高,等客上門的營銷模式難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江蘇公司借鑒“眾包”模式,著手打造面向移動互聯網眾包營銷的“翼桶金”平臺。
江蘇公司企業信息化部經理夏文忠介紹,“翼桶金”平臺實現了“五大創新”。首先,創造性地將互聯網“眾包”思維引入電信企業渠道拓展,打造基于個人、飛Young部落、政企團隊的渠道拓展管理體系,有效降低渠道成本。其次,首創營銷任務化的自助銷售模型,把營銷工作抽象成可靈活配置的任務模型,通過自助任務認領、輔銷工具助力、實時激勵發放,實現營銷流程完整閉環。第三,創新多維度的銷售激勵模型,支持現金、流量、話費、積分的批量發放、轉售、轉贈、流量抵傭金,促進流量后向經營。第四,創新互聯網分銷模式,巧用鏈接、二維碼插碼技術,實現了基于移動互聯網方式的個人零成本分銷通信產品流程。最后,創新模塊化的能力匯聚,集成微代理、行銷寶、供貨商城等模塊,實現了營銷全流程打通和能力靈活拓展。
“翼桶金”平臺于2013年5月24日上線,后來逐步應用于業務發展、流量經營、產品推廣、團隊管理等工作。各級營銷單元承包人通過平臺發布營銷任務、發放獎勵,自愿成為“微代理”的個人在此接受任務,通過朋友圈發展業務,完成任務,領取相應獎勵。
據統計,“翼桶金”平臺吸附了一支將近7萬人的社會化在線營銷隊伍,一年內累計發展48萬戶天翼用戶,相當于645家門店的年產能;推廣應用20多萬人次,拉動流量超過8000G;大約節省渠道補貼5000多萬元,通過互聯網平臺運營帶動收入4533萬元。
“翼桶金”是校園飛Young部落營銷團隊的隨身工具,在末梢營銷人員集約管理、信息傳遞、業務協同、激勵發放等方面大展身手,助力江蘇公司校園業務排名坐上全集團“頭把交椅”。集團公司對此給予充分肯定,“翼桶金”平臺也拓展升級為集團級校園營銷運營平臺,并于2014年5月19日全國上線,以互聯網方式支撐全國飛Young部落的集約化運營和規范化管理,得到了各省級公司的好評。
裝維隊伍身處與用戶接觸的第一界面,江蘇公司裝維人員日均接觸用戶超過5000戶。這是一個可隨時接觸用戶、服務用戶且用戶信賴的“新興渠道”,是實體渠道、電子渠道、代理渠道之外的“第四渠道”。
從裝維隊伍看,裝移機來單量處于下降趨勢,有導致裝維人員收入減少的風險,進而影響裝維隊伍穩定;實
施裝維分離、班組屬地化、裝維集中管控以來,裝維能力相對富余,有裝維隨銷的空間。從市場角度看,裝維隨銷可以為用戶快速裝機訴求提供一個實時表達的入口,并迅速建立用戶需求商機與裝維末端交付能力之間的直連通道。
江蘇公司組建聯合項目組,各司其職,多管齊下,共同夯實裝維隨銷“第四渠道”,全力打造裝維“特種兵”。結合“互聯網+營銷”思維,裝維隨銷堅持正向激勵,非常注重隨銷酬金的及時兌現,采用日通報、日結算、付現金、公開發的方式,讓裝維人員收入提升“看得見、摸得著”。
據了解,今年年初以來,全省裝維隨銷月均發展產品1.5萬個,最高月份達1.9萬個,裝維人員月收入平均提高110元。東臺分公司多措并舉做強隨銷服務牌,城區裝維班長陳華在服務中小企業的過程中積極宣傳政企辦公寬帶,單月發展寬帶15部,團隊發展量為37部,“第四渠道”有效助力寬帶規模發展。
裝維隨銷見成效,信息化支撐少不了。打造貼心的隨銷利器——裝維隨銷系統,成為必然選擇。剛開始,裝維隨銷僅支持寬帶提速、包年續包等業務場景。隨后的升級版,擴充了寬帶加裝iTV、固話加裝寬帶、融合套餐受理等隨銷場景,進一步豐富產品維系手段,實現“營、銷、配、裝”四位一體。
站在“互聯網+”風口浪尖,江蘇公司今年著力構建“互聯網+裝維”服務體系。圍繞“互聯網+收費”體系,裝維隨銷系統新增了“一鍵繳費”功能。裝維人員完成隨銷與現場施工后,點擊“一鍵繳費”按鈕,用戶通過收到的短信鏈接即可進入支付界面,選擇翼支付、銀行卡等方式,完成支付,真正實現即銷、即裝、即付。
結合“互聯網+派單”體系,借鑒互聯網化的創新靈感,裝維“紅包搶單”功能上線,為用戶快速裝機訴求提供了表達入口。用戶預約24小時、12小時、6小時等差異化的快速裝機時間,支付一定的加急費用,即可在指定時間內享用高速寬帶。此項功能自7 月31日在鎮江分公司三個支局上線試點以來,已有13名用戶選擇了“加急紅包”服務,累計紅包收入620元。
據了解,江蘇公司還將探索在用戶層面推出基于智能手機的掃碼下單、自助受理、緊急報障等功能,面向裝維人員推出傭金即返、資源配置、補給呼喚等功能,讓裝維隨銷系統成為不折不扣的“裝維百寶箱”,通過裝維“特種兵”把營銷服務觸角延伸到用戶身邊。
大數據時代正向我們走來!江蘇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肖金學提出,要以開放、分享、平等的心態,封裝好能力、確定好規則,將大數據能力轉化為生產力,使數據變現為價值。
目前,企業信息化部已牽頭建成江蘇公司企業級大數據平臺,包括大數據基礎設施平臺、大數據采集匯集平臺、大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大數據經營支撐平臺四個子平臺。大數據平臺匯聚企業內IT、網元、平臺和集團基地、外部合作伙伴、互聯網數據約1100TB;具備移動APP、WEB網頁網站、搜索詞、終端、位置等共1.6萬個用戶標簽識別能力。
對內,江蘇公司開展大數據精準營銷,支撐13個市分公司及電渠、公信、NOC、網優等單位開展寬帶攻防、流量經營、3G轉4G、存量經營、裝維隨銷等工作。對外,研發大數據金融風險防范產品、行業分析咨詢報告、針對性營銷產品,初步構建大數據創新產品體系,達成了與百度、銀行、證券、P2P公司的合作。
企業信息化部大數據產品經理劉佳麗說:“大數據對外應用無論是在產品定位與設計方面,還是產品研發與推廣方面,都存在諸多挑戰,我最直接的體會是要有用戶思維。正因為我們站在金融機構角度思考產品定位,創新推出大數據金融征信產品,很好地滿足了金融機構在用戶信用評價體系和市場拓展兩方面的需求。”
筆者了解到,從產生將電信大數據應用于金融行業的想法,到大數據金融征信產品成型,大數據團隊堅持在產品設計上做減法,突出產品核心價值,非常契合“專注、極致”的互聯網思維。他們本著開放理念開展跨界合作,引入外部資源共同構建金融行業貸前風險評估模型,與蘇州銀行合作,一起驗證模型的準確性。在產品得到用戶驗證后,大數據團隊加速產品迭代,將定制化的業務功能轉化為通用產品,現如今面向金融機構提供大數據金融征信、精準營銷兩項標準化產品,協助江蘇號百與玖富科技、暢圣科技簽訂了大數據金融征信產品合作合同,協助省政企客戶服務中心、江蘇號百與江蘇銀行、拉卡拉金服集團、途牛金融等單位達成合作意向。
5月3日,歷時8天的第5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剛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落幕,一份關于世乒賽的大數據分析報告新鮮出爐。你知道有多少人去現場觀看比賽嗎?這些觀眾來自哪里?看完了比賽,他們又去了什么地方?企業信息化部與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攜手制作的《2015蘇州世乒賽數據手冊》對此一一揭曉。項目組把世乒賽作為大數據分析的主要對象,建立相關模型對本屆賽事觀眾數量、屬性、行為習慣等作了全面的數據分析,對比賽期間場館人流量、觀眾來源地、交通工具等信息進行測算,從觀眾特征到賽場周邊交通,再到賽事經濟效益評估,分析成果為市場營銷提供價值頗高的參考依據,也為今后開展大規模的大數據分析活動提供了寶貴經驗。
夏文忠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深化“產學研”一體化運營,研發更多的大數據產品;積極支撐和服務各部門、各單位、各專業公司和市分公司開展大數據應用,助力大數據產品的市場拓展,攜手打造江蘇公司的大數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