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昕(蘭州鐵路局蘭西工務段,蘭州 730000)
鐵路鋼軌傷損分析及對策
李昕
(蘭州鐵路局蘭西工務段,蘭州730000)
摘要:鋼軌作為鐵路軌道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與列車相接觸且負載著列車的重量載荷,難免會因外界因素的影響受到傷損。當鋼軌傷損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時便有可能導致列車出現運行安全的問題,關乎到旅客的生命安全,因此深入分析鋼軌傷損問題成為了鐵路工務段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通過對鐵路鋼軌傷損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鐵路鋼軌;傷損分析;解決對策
隨著我國鐵路運輸業的高速發展,鐵路承擔的負荷也越來越大,這樣便加快了鋼軌的損耗速度,嚴重降低了鋼軌的使用壽命。再受到列車運行密度高、列車間距離小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工務段職工進行鋼軌傷損修復工作的難度越來越高、鋼軌傷損程度也越來越明顯。因此,鐵路企業要大力加強鐵路鋼軌傷損的研究分析力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問題解決對策。
1.1鋼軌傷損的分類
鋼軌傷損按程度主要分為輕傷、重傷和折斷。當探傷人員或者鋼軌檢查工長認定鋼軌有傷損時,也可以判其為輕傷或重傷。而折斷是指當鋼軌截面全部斷裂、裂紋橫穿過軌道的整個軌頭截面或是軌底截面。
1.2鋼軌傷損的修理
我國鐵路工務段基礎線路設施維修主要分為大修和維修兩種。大修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實際運輸需求及鋼軌傷損情況,有規律、周期地更新鋼軌或者再用鋼軌;其中,單項大修主要包括成段更換新的鋼軌或使用再用軌、鋪設無縫接線路等等。主要是為了消除鐵路鋼軌線路設備長時間積累下來的永久性傷損,使大修后鐵路鋼軌的質量完全達到正常標準或者更高標準。鋼軌傷損的修理工作分為三類:
(1)綜合維修:依照鋼軌傷損周期性變化的特點,主要以以翻修、更換傷損鋼軌零部件的形式進行,以大型養路機械作為主要維修工具,具有較強的規律性和周期性。
(2)日常保養:依照鋼軌傷損實時情況,以小型養路器械為主要工具,對鋼軌實施具有針對性、日常性、規律性的日常保養措施,以保持鋼軌傷損情況始終符合鋼軌質量標準。其主要方式是對鋼軌進行焊補、打磨,處理接頭處的傷損,更換斷軌等等。
(3)臨時補修:主要針對符合臨時補修標準的傷損鋼軌進行臨時修理,更換斷裂、重傷的鋼軌以及橋上、隧道內的輕傷鋼軌;特別是要及時更換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傷損夾板,損壞的接頭螺栓、道岔護軌螺栓等關鍵性部件。
1.3鋼軌傷損的管理
我國工務段對鋼軌傷損的管理方面存在著一下幾個方面問題:
(1)數據管理不夠規范。各個鐵路局對于鋼軌傷損的檢測數據沒有一套統一規范標準,并且鋼軌傷損檢測月報表、年報表以及總體統計分析報表的格式都不同意,甚至同一個鐵路企業下屬的工務段上報的數據統計分析報表的格式也不相同。因此便可看出各個鐵路局對于鋼軌傷損檢測原始數據積累不夠重視,而月報表和年報表僅僅是統計各種傷損類型的數據,對詳細的鋼軌傷損情況并沒有完整記錄下來。由于對詳細的現場檢測數據記錄不夠重視,造成大量的鋼軌傷損原始數據的丟失。這對鋼軌傷損發展規律的研究和鋼軌壽命預測模型的建立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同時也為建立統一、高效、科學的鋼軌傷損管理以及鋼軌傷損管理信息系統造成了阻礙。
(2)鋼軌傷損管理信息化不足。目前我國國內已有一些鋼軌傷損管理信息系統,例如鐵道部信息技術中心開發的鐵路工務管理信息系統、北京鐵路局工務地理信息查詢系統、南昌鐵路局鐵路工務管理信息系統等等。但是這些系統在鋼軌傷損管理方面僅僅是涉及了與鋼軌相關的一些靜態臺賬數據的查詢和展示功能,未能對鋼軌傷損的數據進行收集和統計,也沒能實現對鋼軌傷損等動態數據的管理等一些重要的鋼軌傷損管理工作。
2.1加強道床修理
道床修理是鋼軌傷損修理的一項基礎工作,能夠有效減緩和避免鋼軌傷損,加強對道床修理的力度,對提高軌道彈性、減少鋼軌受到的沖擊力等方面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道床修理是一項難度較大的維修任務,需要我國鐵路企業加大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合理利用專業技術對鋼軌傷損進行及時維修,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嚴重損失。
2.2加強設備保養
由于鐵路行業對于鋼軌傷損的基礎維修建設不足,無法滿足傷損鋼軌的維修需求。因此,為了加強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實現鋼軌損傷維修保養設備的均衡,鐵路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購入足夠的鋼軌維修保養設備,增補鋼軌配件,這樣才能及時對上孫鋼軌進行維修,從而有效地提升了鋼軌的質量,為減少鋼軌傷損打下堅實基礎。
2.3加強鋼軌的修理
對于一些嚴重的鋼軌傷損,需要及時采取鋼軌修理措施,主要表現為下幾個方面:
(1)減緩曲上股側磨。針對側磨現象明顯的曲線,要通過精準計算進行重新配置.采取涂抹固體潤滑油的方式減緩鋼軌的側磨損耗速度。進行具有預防性的小區段、小部位鋼軌打磨,減小鋼軌所受的作用力的同時提高鋼軌的抗疲勞強度,進而延長了鋼軌使用壽命。
(2)減少鋼軌的剝離掉塊。鋼軌表面的剝離及掉塊現象屬于由輪軌滾動接觸的疲勞性傷損,通過鋼軌預防性打磨可以有效解決此類問題,但由于受到維修天窗的限制,很難對鋼軌進行帶有預防性打磨工作。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手段有鋪設熱塑體彈性膠墊、增補道床道砟等,目的是為了提高軌道的彈性,加強鋼軌的平順性,以減少鋼軌受到的沖擊力,從而減少了鋼軌的接觸性疲勞傷損。
(3)定期打磨。采用大型鋼軌打磨工具定期對鋼軌頂面魚鱗、鋼軌碾邊,特別是焊接接頭處進行打磨,能有效緩解鋼軌接觸性疲勞傷損。而這項工作的重點在于它的周期性,持久、高效的打磨作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鋼軌傷損問題。
隨著我國鐵路運輸量的不斷增加,對鋼軌的負荷也在不斷增大。鐵路工務段部門要深入分析鋼軌傷損的問題,根據問題源頭,提出有效地問題解決對策,盡可能延長高負荷條件下的鋼軌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趙洪雁,時福久.大秦線萬噸列車對軌道的動態影響分析及對策建議[C].中國科協2004年學術年會鐵道分會場論文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周清躍.提高大秦重載鐵路鋼軌使用壽命的思考.中國鐵道科學,2004(06).
[3]劉國強,顏穎.國內外高速鐵路線路養護維修分析[J].中國鐵路,2006(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