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探析綠色化學化工發展前景與人才培養
周麗
(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包頭014010)
摘要:傳統化學雖然代表了科技的發展,但是從一定程度上說,傳統化學的發展空間有限,由此面對日益嚴重的壞境污染,相關學者提出綠色化學,從而摒除傳統化學的弊端。綠色化學不同于傳統化學,綠色化學主張重新構建化學物質的分子結構,以更小的有害物質排放,獲取想要的化學物質。并且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綠色化學必將取代傳統化學,成為化學工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此外,為加快綠色化學發展的速度,我國高校按照教育部分下發的指令,提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根據高校辦學特色,開展相應的綠色化學專業,為綠色化學的發展培育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從而滿足綠色化學化工的發展。
關鍵詞:綠色化學化工;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
隨著社會的進步,化學化工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并且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學化工設計的加工過程和加工產品比較多,相應的加工產物也比較多,大到航天用品,小到食品加工都可以尋到化學化工的身影。雖然化學化工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是隨著而來的能源問題、環境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由此面對有限的能源和愈發嚴峻的環境污染,綠色化學這一術語被提上日程,成為學者和化學加工企業的研究方向。高校為配合綠色化學化工的發展,借鑒國外的相關人才培養方案,依照我國的學生情況,開設相關聯的專業,以期培養優秀綠色化學化工人才,促進我國綠色化學化工的發展。
1.1綠色化學化工的相關定義
雖然世界上不同學者對于綠色化學化工的定義不同,但是總體來說,國際上將綠色化學化工定義為:減少并逐步消除那些在化學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危害人體健康和污染環境的化學物質,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益的化學加工過程。當下綠色化學化工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融合社會需求和科學發展。并且綠色化學化工代表了未來化學化工的發展方向,代表了科技發展的水平。
1.2綠色化學化工的七項原則
為更好的詮釋綠色化學化工的相關定義,國際上提出七項原則來更好的解釋綠色化學化工的內涵,具體闡述如下:第一,綠色化學主張從源頭上防止有害物質的產生,而不是當有害物質產生之后,再去處理有害物質;第二,綠色化學主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求不斷優化產品合成方法,以最小的投入,獲得做大的最終產物回報;第三,綠色化學主張產出無害的產品,不能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不能危害環境;第四,綠色化學主張在設計化學產品時,務必保障生產的高效性和無害性;第五,綠色化學主張所有廢棄物質應該是無公害的可降解的,不能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第六,綠色化學主張提高在線監測能力,預防有害物質的產生,不斷優化產品加工工程;第七,綠色化學主張科學設計化學加工實驗,確定好原材料的形態,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化學事故,提高化學加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綠色化學化工工藝作為一種全新的加工生產方式,受到多方學者的一致好評,從而不斷推動化學加工產業的發展。目前綠色化工化學的發展方式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但是總體來說,有以下五方面的發展趨勢,具體闡述如下:第一,綠色化學化工工藝要求實現原料的綠色化,主張用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主張用無害、無毒的原材料替代有毒、有害的原材料;第二,綠色化學化工工藝要求化學反應的綠色化,也就是說要逐步實現“原子經濟反應”;第三,綠色化學化工工藝要求反應介質的綠色化,主要用無害、無毒的介質代替傳統的介質,從而實現催化劑、助劑的綠色化;第四,綠色化學化工工藝要求產品的綠色化,主張生產不危害人類生命安全和環境的化工產品;第五,綠色化學化工工藝要求能源的綠色化,主張發掘新興的能源物質,逐步淘汰傳統的能源物質,為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3.1落實國家教育規劃大綱
為加大我國人才的培養力度,教育部門根據我國高校發展現狀,制定教育規劃大綱,在大綱中明確規定綠色化學化工人才培養的計劃,主張逐步實現教育的現代化,為綠色化學化工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綠色化學化工作為一門工科學科,深受高校學生的喜愛。高校按照國家教育規劃大綱的要求,借鑒國外工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經驗,并立足于高校發展的現狀,提出適合高校學生發展的人才培養計劃,從而不斷完善教學體系,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3.2國際綠色化學化工人才培養的趨勢
目前,不同國家由于國情不同,在綠色化學化工人才培養上,制定的方針政策也不同,總體來說我們可以劃分成兩種不同的教育模式,即美國模式和德國模式。美國模式主張培育綠色化學化工人才的研究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德國模式則主張培養綠色化學化工人才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并且在德國模式中看重學生的化學設計能力,主張學生在現有化學設計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化學設計過程,逐步實現化工產業的綠色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綠色化學化工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國際上的高校將美國模式和德國模式進行融合,以期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應用能力。我國高校緊追國外知名高校的腳步,有針對性的根據市場需求培養綠色化學化工人才,提高綠色化學化工人才隊伍的質量,為實現綠色化學化工打下人才基礎。
隨著時代的發展,為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綠色化學化工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并逐步成為未來化工的發展方向。為加快綠色化學化工的發展,高校加快綠色化學化工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期從源頭上解決環境污染和能源問題,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鐘尚科.美國高等工程教育與工程師認證之關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
[2]吳啟迪.發展高等工程教育,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在第七次全國高等工程教育學術研討會上的書面發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5).
[3]朱高峰.創新與工程教育——初議建立創新型國家對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
作者簡介:周麗(1973-),女,遼寧鞍山人,研究方向:化工、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