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斌非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湖北 武漢430205)
英語非謂語動詞,指的是包含現在分詞、過去分詞、不定式和動名詞在內的不作為謂語動詞使用的動詞形式。根據筆者此前關于英語動詞的分析,它們的形態在組成成分上比謂語動詞簡單一些,但是其使用卻比謂語動詞難掌握一些。
首先,謂語動詞的時間概念由謂語動詞不同時、體結構形式表示不同時間發生的動作,稱作時態(雖然時間和時態有時不一致)。而非謂語動詞的時間概念要表層與深層合而為一地去理解。表層指不體現具體時間的不同體態形式,如:doing,to be done,having done,而深層指隱含地存在于句子深層結構中的、受句子謂語動詞時態限制或孕育在句子時態中的“隱形時態”。其表層體態并不能明確表示一個非謂語動詞動作發生的時間,因而,非謂語動詞動作發生時間與句子謂語動詞時態不可分割,它的時間含義取決于句子謂語動詞“時”的形式,它蘊涵在句子時態中,但又不等同于句子時態。謂語動詞時態實質上是非謂語動詞的時間標識或時間參照。
不同于謂語動詞的獨立時態,非謂語動詞的時態均是相對時態,是相對于句中謂語動詞所表示的時態的。
(1)不定式、現在分詞和動名詞均有一般式。不定式一般式所表示的動作與謂語動作同時或在其后發生;現在分詞一般式所表示的動作與謂語動作同時或基本同時發生;動名詞一般式所表示的動作與謂語動作同時發生或發生的時間不明。
(2)不定式、現在分詞和動名詞均有完成式,其所表示的動作均在謂語之前發生,而只有一般式的過去分詞也可以有同樣的時態意義。
(3)不定式除有一般式和完成式外,還有進行式和完成進行式。不定式進行式所表示的動作是與謂語動作同時發生,強調動作正在延續;不定式完成進行式所表示的動作是在謂語動作之前發生,強調動作一直在進行。
其次是語態形式。當非謂語動詞的邏輯主語是句子的主語時,非謂語動詞用主動語態形式;反之,若是承受者時,則用被動語態形式。
(1)不定式、現在分詞和動名詞的一般式和完成式都有主動語態形式和被動語態形式,若動詞是不及物動詞,則只有主動語態形式,其中現在分詞和動名詞的一般式和完成式的主動語態形式和被動語態形式完全相同;不定式進行式和完成進行式只有主動語態形式。
(2)及物動詞的現在分詞完成式被動語態常可代之以其過去分詞形式,因其本身表示被動,兩者均表示被動和完成,前者強調動作,后者強調狀態;不及物動詞的現在分詞完成式也常可代之以其過去分詞形式,因其本身不能表示被動,兩者均表示主動和完成,前者強調動作,后者強調狀態。
(3)不定式和動名詞一般式的主動語態形式均有時表示被動意義。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非謂語動詞與謂語動詞最大的不同在于:(1)非謂語動詞不需要像謂語動詞那樣表達相關的人稱信息;(2)非謂語動詞的時間信息的表達也不像常規謂語動詞那樣有絕對性,而是相對于謂語動詞的時間進行變化的;(3)非謂語動詞在狀態及語態的表達各有特點。
例如:
例1.The old lady sat in the armchair,missing her good old days.
現在分詞missing表達了如下信息:
狀態信息-進行狀態,動詞形式變成-ing;
語態信息-主動語態,動詞形式維持不變-ing;
動作信息-具體詞匯,“懷念”-missing;
時間信息則是通過-ing直接表達與sat同時發生。
而另一例:
例2.Scolded by his father,Tom ran away from home.
過去分詞Scolded僅表達了如下信息:
語態信息-被動語態,動詞形式變成-ed;
動作信息-具體詞匯,“訓斥”-Scolded;
時間信息通過-ed表達在ran之前發;
狀態信息則是直接通過-ed表現其完成狀態的。
因此,我們必須單獨解釋各非謂語動詞的構成規律及使用。
現在分詞是指動詞的-ing形式的非謂語動詞形式。雖然動名詞也是動詞的-ing形式,但其特征與現在分詞則有較大的不同,其使用更是迥異的。我們將在后文中論述。
分詞的時態從屬于句子中謂語動詞的時態。若分詞表示的動作與謂語動詞同時發生或幾乎同時發生,用現在分詞的一般式。若分詞的動作發生在句子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之前,用分詞的完成式。
分詞的語態取決于與其邏輯主語的關系。分詞的邏輯主語常常與句子的主語一致,句子的主語即分詞的邏輯主語;若是分詞獨立結構,分詞的邏輯主語就是其前面的名詞或代詞。如果分詞的邏輯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用分詞的主動式(包括一般主動式和完成主動式)。如果分詞的邏輯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就要用分詞的被動式。一般被動式表示被動的正在進行的動作。完成被動式表示分詞所表示的動作先發生。
由于現在分詞的時間性是相對的,其形態本身又表達了進行性,所以現在分詞的組成成分就減少為三個,狀態信息、語態信息和動作信息,其中的狀態信息只有兩個,一般狀態和完成狀態。我們可以在表1中看到現在分詞的構成。

表1
在實際的使用中,現在分詞可以用作多種句子成分,如定語、狀語、表語及補語。
下面,我們來分析各現在分詞形式所包含的語義及其使用規則。
現在分詞的基本式和被動式都表達了分詞動作與謂語動詞同時進行的語義,而基本式在做補語的時候,多了表達該動作持續的語義。例如:
例3.Being stared by a stranger,Jenny felt a little irritated.
現在分詞Being stared表達出Jenny生氣是因為當時正被人盯著看,Being stared與felt的時間是同時的。
現在分詞的完成式和完成被動式都能表達 “先時”語義,即分詞動作是先于謂語動詞動作的。例如:
例4.Having finished his dinner, Jack went back to his study.
Having finished表明,Jack是在吃完晚飯后回到的書房,即先于謂語動詞went。
現在分詞使用那一種語態取決于該動作與相關名詞或代詞的邏輯關系。
在現在分詞做狀語時,取決于句子的主語;
在現在分詞做定語時,取決于被修飾的名詞;
在現在分詞做補語時,取決于相對應的主語或賓語。
比如,在例4中,分詞與相關名詞是邏輯上的主謂關系,因此使用了現在分詞的主動語態形式;
例4.Having finished his dinner,Jack went back to his study.
而在例3中,分詞與相關名詞是邏輯上的動賓關系,因此使用了現在分詞的被動語態形式。
例3.Being stared by a stranger,Jenny felt a little irritated.
過去分詞是動詞的-ed形式。對于不規則動詞,過去分詞比較容易認識,但對于規則動詞,我們應該讓學生分清過去分詞與過去式的區別-兩者的形式是一樣的,但各自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過去分詞的形式只有一種,即DONE。
過去分詞的語義則有三種:完成狀態、被動語態和完成被動語態。
過去分詞的功能同現在分詞一樣,也可以用作多種句子成分,如定語、狀語、表語及補語。如:
例5.Be careful of the broken glass in the window!
例6.We are interested in your story.
例2.Scolded by his father,Tom ran away from home.
例7.I'd have this radio repaired this afternoon.
過去分詞和現在分詞屬于兩種不同的分詞形式,在本質上它們有著根本的不同,但在實際的運用中,有時候它們卻有相通之處。
首先,它們的形態是完全不一樣的,過去分詞只有一種-ed形式,而現在分詞是以動詞的-ing開頭的,其變化有四種;
其次,現在分詞有時候能夠表達過去分詞的信息,但形式不一樣,如例2和例6,具體使用上取決于個人的習慣,而不是語法。
例2.Scolded by his father,Tom ran away from home.
例8.Having been scolded by his father,Tom ran away from home.
動詞不定式即含有小品詞TO的TO DO或者不含小品詞的動詞原形DO。
動詞不定式的語法功能比較多,可以用作多種句子成分,如主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及補語,只是不能用作謂語。
動詞不定式本身是沒有時間性的,因此,動詞不定式的組成成分像現在分詞一樣只有三個,狀態信息、語態信息和動作信息,其中的狀態信息也只有兩個,一般狀態和完成狀態。動詞不定式的構成見表2。

表2
動詞不定式各種形式所包含的語義及其使用規則基本和現在分詞一樣,但時間信息的表達則不同。
動詞不定式的時間信息也是相對的,其意義是晚于相對的動詞時間,即“后時”語義,但卻不一定是謂語動詞,而可以是它的上級動詞。例如:
例9.Why don't you have Tony bring you the card?
例10.I glared at him to warn him.
在例9中,動詞不定式bring“拿”的動作是在have“要”Tony去執行動作之后才會發生的;
而在例10中,目的狀語to warn“警告”的動作晚于謂語動詞glared。
關于動詞不定式最后要指出的是,部分主動語態的動詞不定式能夠表達被動語態信息,但那是由具體的單詞及語法要求而定的,因此本文不予討論。
動名詞即動詞的-ing形式的非謂語動詞。
動名詞的基本構成與現在分詞是完全一樣的,組成成分有三個,狀態信息、語態信息和動作信息,其中的狀態信息只有兩個,一般狀態和完成狀態。但是動名詞的終極形態卻與現在分詞有很的差別,因為動名詞所含有的動詞的邏輯主語能夠以主格或賓格代詞的形式出現。例如:
例11.Your shoes needs repairing.
動名詞的構成詳見表3。

表3
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除了語法中其它用法搭配使用動名詞以及不能用作補語,動名詞的整體使用基本和名詞一致。因為搭配用法涉及的不是形態的研究而是語法研究,本文不予展開。
同為非謂語動詞,動名詞與現在分詞最大的區別在于其名詞特性。雖然現在分詞也是動詞的-ing形式,但動名詞從根本上來講是名詞,它的整體使用和名詞是一樣的。例如:
例12.Martin enjoys reading novels.
例13.Martin is in the sitting room,reading novels.
同樣的reading novels,例12中是動名詞作為謂語enjoys的賓語,而例13中是現在分詞作為謂語is的伴隨狀語。
以上所述都是非謂語動詞的肯定式。與謂語動詞不同,它們的否定式是在整體結構的最前面加否定詞NOT,其中動名詞帶邏輯主語的時候應該放在邏輯主語的后面。例如:
例14.Not having found out the reason of the accident,they had to put off the report.
例15.The failure in the exam is due to his no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ork after class.
研究者們認為:動詞,作為英語中最復雜的詞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句的全貌。英語中的動詞的形態是否正確、準確,基本上決定了信息能否完整、準確地傳遞、交流,即實現語言的最重要的功能。
對學生而言,只有正確地掌握了英語動詞的形態,他們才能掌握造句的基本法則,才能真正學好英語,進而靈活、自主地運用英語,實現語言學習的本質意義。
對教師而言,正確地掌握了英語動詞的形態,就能更準確地把握這門語言,進一步完善英語知識的理論構架,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英語。
[1]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教程(修訂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宇茵.關于英語非謂語動詞[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1):73-77.
[3]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何鍵.表層結構與深層意義——對英語非謂語動詞教學的再認[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43-46.
[5]謝應光.英語動詞時態表示的時間關系新探[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10):40-44.
[6]許云,樊孝忠,張鋒.基于生成語法的英語時態判斷[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26):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