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
【內容摘要】現在的美術教育依然存在許多阻礙學生個性發展的因素,而以模仿為目標的培養與考核模式以及部分權威的誤導,無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有效的排除阻礙因素,尋找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方式,是當今素質教育應該關注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模仿 ?權威 ?探索
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天性,如果得到合理的引導,這種天性就會發展成學生獨特的個性,這構成了他們以后創造的基礎,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因此,學生個性的發展,也就成為了教育向現代轉化的重要一環,甚至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成與敗。
一、以模仿為目標的培養與考核模式阻礙學生個性發展
隨著現代藝術的不斷發展與壯大,藝術上的評判標準也隨之而改變,傳統以模仿為目標的表現方式,因顯現出較少的個性和創造性價值,而逐漸被拋棄。正如大師畢加索所言,藝術不是對標準美的適應,而是天性和智慧排除了準則的想象。藝術標準的變化,也必然影響到美術教育培養與考核模式的轉變。
然而,時至今日,以模仿為目標的培養與考核標準,仍在我們各大院校流行。同濟大學林家陽教授早在2003年就對此發表過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從八大美院的培訓手冊中看出,這種兩個世紀前產生的模仿方式,仍是當時全國各大美術院校的培養與考核標準。如果按照其判定方法來評定現在的美術考試,其培養與考核摸式仍舊如此。而南京師范大學林逸鵬教授則直接一針見血的指出:美術高考更像是“街頭畫像店招工”。
那么這種以模仿為目標的培養與考核標準,會帶來一種什么樣的結果呢?那就是學生犧牲了最寶貴的個性、創新的能力和靈感,實現了對物體的模仿能力。這點正如林逸鵬教授所言:“許多學生被以模仿的美術統考指揮棒誤導,在藝術上的創造力被極大地挫傷了,進入學校后,很多人無法接受除寫生以外的藝術思想。”最終,學生被塑造成了模仿型人才,而非創造型人才。
二、部分權威的錯誤引導阻礙學生個性發展
學生個性與創造力的發展未得到重視,這一方面是長期以來對學生的培養側重于應試的結果,另一方面也與各式各樣、層次不一的權威引導有關。
作為普通的中小學生來講,權威可能包含很多,既可以指一些教材和書籍,也可以指某些專家和老師,甚至家長也發揮了很大作用。記得有一次,女兒從幼兒園回來就高興的對我講,老師今天夸她和別的小朋友們不一樣。問過原因后才知道,原來別的小朋友在完成家庭作業的時候,都表達出了諸如看書、旅游等活動使自己感到幸福,而只有我女兒覺得穿媽媽的高跟鞋能使自己感到幸福。其實,在兒童的世界里,和看書、旅游相比,穿媽媽的高跟鞋更讓她們感到幸福,不正來自于小朋友的天性嗎?而家長作為孩子的權威,經常會怕孩子得不到準確的答案,而抹殺了孩子的天性。最終會造成孩子個性的喪失與創造力的枯竭。
如果說家長可能會因為知識、經驗等的不足,而阻礙學生的個性發展,似乎還有情可原。但作為負責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師、專家,以及教材和書籍等,如果也存在著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的因素,似乎就讓人不能諒解。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美術教科書第二課中,有一幅《山峽史詩》的中國畫作品,是由長江沿江六省市9位山水畫家合作完成的。這幅作品得到作家余秋雨的高度贊揚:“我也沒想到完成后會如此的整體。每一個藝術家都有各自的藝術主張和個性,能在一幅作品中得到統一,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比欢暇煼洞髮W林逸鵬教授卻認為,《山峽史詩》這幅作品上面的筆墨語言仍是老面孔,而這9位畫家的合作的能夠巧妙統一,恰恰是失去個性語言,在同一規范中訓練出來的結果。暫且不論爭論的結果如何,單從欣賞者從作品中所能獲得的審美享受來看,這種所謂的大制作,確實不能提供出較多的個性價值。由此可見即使教材或名人的話,也還是不能完全相信的。
三、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探索與嘗試
“讓學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沒有想過和做過的事情?!笔菧丶覍毧偫碓涐槍逃岢鲞^的建議,這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上驳氖?,已經有很多人投入到這一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2002年無錫輕工高考試卷上出了這樣的題目:“當蘋果落地的時候,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你想到了什么?”當時正值影片《泰坦尼克號》在中國引起社會轟動的時候。有個學生就利用這一元素,繪制出泰坦尼克號是由蘋果擊落的。并用非常幽默的語言來概括主題:“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币灿锌忌蟹浅C翡J的政治嗅覺——把南斯拉夫發生的戰爭,和這蘋果落地聯系在了一起。用“南斯拉夫人民需要食品,不需要戰爭?!边@句話點題,創意十足。從這一例子中可以看出,只要轉變以往的考核標準與評判方式,從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個性特點入手進行培養,我們一定能夠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而作為引導學生的權威人士,也要不斷反思,努力探求教育的真諦,促進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發展。正如我女兒幼兒園的指導老師,當她肯定并鼓勵學生個性的時候,我相信她一定是一個熱心于素質教育探索的人,否則,她就可能和某些家長一樣,用成人的思維來判定孩子幸福的感受了。
結語
創新是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得以發展的根本。而個性則構成了創新的最重要的部分。對學生個性的培養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成敗,甚至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因此,我們必須以素質教育為己任,以學生良性發展為目標,踏實認真的去探索嘗試學生的個性化教育。
【參考文獻】
[1]《我國當代的設計教育——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院長林家陽訪談》.
[2] 林逸鵬 著.《廢紙輪》,鳳凰傳媒出版社,2004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