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內容摘要】開放式的歷史課堂不僅能夠帶給學生們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這個過程也更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能夠讓大家有更多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空間。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都會起到很好的幫助。教師首先要開放自己的思維,給學生們創設更為開放化的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開放性學習提供好的基礎與氛圍。
【關鍵詞】高中歷史 ?開放性教學 ?探索
高中歷史的開放式教學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體現形式。教師要善于展開對于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創設,課堂中要充分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并且要給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更好好的機會。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創設更為開放的平臺,讓大家在課堂上有更多收獲。
一、學科間的結合與交融
開放式課堂教學首先可以體現為學科間的良好結合與交融,這也是對于歷史課程教學的一種良好推進。很多學科并不是絕對獨立的,學生們從其他科目中學到的一些知識往往能夠成為本學科知識學習時的一種輔助。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科間的這種聯系與交融,要充分發揮其他學科對于歷史課程教學的輔助功效。這不僅是開放式教學的一種良好體現,這個過程也能夠幫助學生對于相關歷史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無疑是很好的推動。
如在學習必修三《探索生命起源之謎》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我讓學生課前仔細研讀語文教材中《〈物種起源〉緒論》一課,這樣一來,在歷史課堂上學生學的要輕松的多,許多問題也迎刃而解。為了更好地實施開放式教學,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閱讀相關的課外讀本,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進一步擴展和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借助學科間的聯系與交融來輔助歷史課程的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理念。這不僅能夠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知識間的共通,這也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與吸收歷史課本中的一些知識,這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將會是很積極的推動。
二、開放式的教法
開放式教學同樣應當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上,教師應當采取更多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來拓寬課堂,深化大家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很多教學模式與教學輔助工具都可以成為開放式教學過程的輔助。教師可以靈活的應用多媒體教具,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視頻片段都會成為歷史事件呈現的最為直觀的方式。同時,教師也可以多樣化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在講述相關的歷史事件時給學生們介紹一些大家并不清楚的歷史背景,也可以讓學生就某個問題展開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這些教學方法都可以很好的在歷史課堂上發揮效用,并且非常有助于開放式課堂教學的有效營造。
如在講《辛亥革命》一課時,我截取了2011年最新電影《辛亥革命》中的小段視頻,用悲壯的戰爭場面,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實踐表明:歷史教學過程中科學的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將會很好的使歷史知識由虛化為實、由平面化為立體,能夠充分展示教學內容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也能夠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多重感受和再現歷史原貌。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會起到很好的推動,這個過程還能夠加強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并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善于進行更多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促進大家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
三、開放式的學法
開放式教學不僅可以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方法上,在學生的學習模式上也可以很好的得到體現。在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們在課堂中往往表現的十分被動,在課堂上也十分拘束,大家在知識學習時也不夠活躍,這些狀況都可以很好的得到改善。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大家進行開放式的自主學習,要給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的空間與平臺,并且給學生們更多發揮學習自主性的機會。這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鉆研,讓大家在課程學習上下更多功夫,學生經過積極的思考與探究后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入,這同樣是對于知識教學的良好推進。
在開放式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應該不受時間、空間、形式、方法及手段的約束,由學生自由安排、自由組織、自由活動,在“民主”中自由探索學習之路。在時間上,不受40分鐘或45分鐘授課時間的限制,在課堂完成學習計劃的前提下,根據不同學習任務的需要,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在空間上,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自由選擇學習場所。可在座位上自學,也可下課找伙伴互學。可組內學,也可組外學。在形式上更是可以豐富多樣,學生可以以課本為依托展開對于知識的探究,大家也可以自主搜尋一些教學輔助資料,可以翻看相關書籍,也可以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這些都是大家開放式學法的良好體現。
結語
開放式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體現形式。首先,教師要善于實現不同學科間的聯系與融合,要充分發揮其他學科對于歷史課程教學的輔助功效。同時,在教學方法上也可以更為開放多樣,也可以鼓勵學生以多樣化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這些都是開放式教學的體現形式,合理的利用這些教學模式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將會是很好的推動。
【參考文獻】
[1] 楊素清. 開放式教學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探索[J]. 科學之友(B版),2009年02期.
[2] 蔣曉玲. 淺談歷史教學中新模式教學探索[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3] 宋月建.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反思教學研究[D]. 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