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
摘 要:經濟的不斷發展加上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推進,企業的相關工作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特別是在財務管理方面,其有效的管理不僅能夠推動企業的財務管理高效率,還能夠為我國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借鑒。本文圍繞企業的財務精細化管理為中心進行展開,針對財務精細化管理和企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意義進行了探討,最后提出幾點企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旨在為實際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探討
我國早在2000年就開始了對企業的改革,這也是因為受到了我國在經濟體制、財政體制改革的影響下進行的。針對在企業中的財務管理工作,其實現精細化管理不僅打破了原有的企業財務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的落后性,對提高企業的財務工作效率也有很大的幫助。
一、財務精細化管理概述
所謂的財務精細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體現在"細"方面。每一個具體的業務都建立起一套相對應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規范,在實際的實踐中做到真正落實。實際上,精細化管理并不復雜,只需要充分體現出"細中求精"的理念。其在實際的工作中,其展現出來的特征十分明顯:"以三個轉變為核心、細化財務管理內內容、科學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作為平臺、提高企業效益為目標"。企業想要真正將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作用發揮至最大,需要充分抓住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第一,充分體現出財務工作職能由原有的記賬核算型轉變成為經營管理型;第二,將企業的財務工作的靜態核算工作轉變成為一個動態的全方位全過程控制;第三,其企業的工作作風由機關型轉變成服務型。
二、企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1.企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是財務改革的必然。針對目前我國在經濟體制以及財務方面的不斷改革,其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是財務改革的必然。在具體的企業的財務管理當中,其財務改革就需要企業將財務內容進行公開,努力做到公開透明,而這也是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內容。針對財務管理中的資金的來源、使用以及最終的用處都需要有一個詳細的說明與記錄,在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效率的低下、工作的局限性導致了企業難以在資金方面做到有效控制,但是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對企業中的所有財務工作進行精細化處理,借助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對每一筆資金的控制與管理。我國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的改革不僅是必然結果,同時也為推動我國企業的財務資金透明化有一定的作用。
2.企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資產使用率。由于原有財務財務工作的局限性,導致在資產使用方面其效率比較低下,而這對于企業在使用國有資產方面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特別是我國部分企業在利用國有資產方面存在的浪費、記錄不明等現象,最終導致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雜亂無章。通過利用財務精細化管理,將財務工作中的漏洞全部進行修補,同時在管理、審批等環節進行簡化,在最初的預算工作中就能夠進行管理,在源頭中對資金業務進行有效的控制與監督,對其中各種資產以及資源進行細化分類與管理,實現資源使用的最大化,減少了其中的損失與浪費,采用精細化管理能夠大大提高資產與資源的使用效率。
三、企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
1.加強對財務精細化管理的認識。想要有效的實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真正將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工作落實下來,第一步就是需要轉變以往傳統的觀念,用全新的理念理解、接受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概念。首先企業的所有員工需要充分了解財務精細化管理以及明白其作用。特別是企業的管理層人員,應該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比他人先一步的理念加強對財務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同時在具體的財務工作中針對財務決策問題應該充分站在精細化的角度去思考、看待。總之,企業想要真正發揮出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作用,管理層人員應該率先加強認識,為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實行創造一個良好的局面。
2.構建和諧的財務精細化管理環境。企業在將財務精細化管理引入其工作中,還需要構建一個和諧的管理環境,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從外部環境的構建開始,企業中的財務部門應該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與聯系,特別是針對新下發的政策和文件,出現把握不準的情況應該及時進行交流與咨詢,保證工作處不出現偏差。從內部環境的構建開始,財務部門需要公開、透明化的進行財務管理工作,加強自身的服務意識與財務管理水平,充分重視與其他部門的相互合作,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加強了內部工作人員的凝聚力的基礎上充分加強其管理工作能力。
3.加強預算管理。在財務精細化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預算管理。由于預算管理工作是保證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基礎,因此在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需要保證其合理性。因此,需要企業的全體職工都參與到預算編制過程當中,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討論將預算編制等相關的各項工作都能夠有序、科學的進行制定。此舉是為了能夠將預算編制的制定能夠符合每個部門的預算。另外,在后續的進行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預算指標進行,充分體現出預算管理工作的嚴肅性。
4.提高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發現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與不足,這樣一來就能夠更好的實現精細化管理。同時,企業想要較好的進行精細化管理,也離不開內部審計工作的支持。改變傳統的審計方式,將被動審計逐漸轉換成為主動審計,加強其審計功能。企業在專項資金方面的管理是進行審計的重點,企業不僅不需要收集關于專項資金的相關文件,同時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方向、使用途徑進行持續的跟蹤與記錄,針對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揭露與治理,保證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的財務精細化管理不僅需要理論上的支持,更加需要實踐上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落實財務體制上的改革,才能夠真正促進我國企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治國.行政事業單位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探索與理論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0,13(12):203.
[2]喬春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若干理論問題探討--兼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J].會計之友,2014,37(22):209-210.
[3]張月玲,劉藝明,李雙雙等.基于新《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營運資金管理探討[J].會計之友,2014,36(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