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楠
男版《天鵝湖》首演于1995年的英國,是一個驚世駭俗的芭蕾舞劇,編舞大師馬修·伯恩在沿用了柴可夫斯基音樂的情況下,大膽顛覆了原劇情,把故事改編成了孱弱孤獨的王子與雄健善良的白天鵝、英俊邪惡的黑衣少年之間的愛恨糾葛。全劇沒有一句臺詞卻戲劇張力十足,一面世就引起了巨大轟動,倫敦西區和百老匯長演不衰。 男版《天鵝湖》構思精妙,劇中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和心理問題都可做多側面的、深入的探討,筆者只是挑了三個印象最深的點展開來解析。
天鵝的扮演者之一Richard Winsor在2010年的訪談中說:“我是代入了王子的內心感覺來跳白天鵝和黑衣人這兩個角色的。白天鵝和黑衣人乃是王子性格中兩面的極端分裂,白天鵝是他想變成的樣子,圣潔美好、強健有力、自由自在;黑衣人是他性格中被壓抑的黑暗的一面,代表了性欲、淫蕩、為所欲為、囂張無忌。白天鵝和黑衣人正是王子內心一體兩面的映射?!甭劥搜哉媸酋囗?,由此激發了寫這篇劇評的靈感:“映射”。白天鵝和黑衣人映射著王子的心理,而男版天鵝湖作品本身映射著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層面:自卑、自閉、自愛、自救、自虐、自毀。
雖然天鵝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大放異彩、傾倒眾生,但全劇真正的靈魂人物是王子,王子的心理歷程串起了整個故事。貴為王子,他卻只是一個缺愛的可憐孩子。這一切的源頭是他的女王母親,一味對他態度冰冷嚴肅,一味逼他自強自立不能脆弱,卻不肯給他一個擁抱,不肯對他表達自己的愛——這導致王子長大后非常缺乏自信,既自卑又脆弱,嚴重到甚至有自閉傾向。
在一次舞會上,王子意外地遇到了一個潑辣大膽、漂亮性感的美國姑娘,還把她作為正式女友介紹給女王和社交界。女王對這美國妞的粗俗和低素質大為光火,因此女王和王子爆發了激烈爭執。而隨后王子無意中竟發現這所謂“女友”對他并非真心,只不過看中他的身份地位財富而利用他而已。內心脆弱的王子萬念俱灰,于是來到湖邊想投水自盡,誰知,驚飛了湖中正棲息的一只美麗的天鵝……王子驚呆了。
這是一只美麗到極點的白天鵝,集中了人類能想象到的所有的贊美之辭:健美、陽剛、純潔、善良、強大、勇敢。更難得的是,這只天鵝與王子之間產生了曖昧情愫,對王子戀戀情深、依依不舍;如同久旱逢甘霖,這突如其來的相遇救贖了年輕的王子,給了他生存的勇氣??墒?,這樣絕代風華的白天鵝,為什么癡癡地愛上了貌似一無是處、乏善可陳的平庸王子?這會不會只是王子的一場春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與白天鵝的相遇,是王子潛意識里的自救;白天鵝對王子的垂青與包容,是王子潛意識里的自愛——王子雖然平庸,但我們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渴望著一個人能包容我們平庸的一面,能無條件地愛我們、幫我們,我們對他的期待是“無論我怎么樣,你都會愛我”。
然而,接下來卻風云突變。剛剛對人生重拾信心的王子回到王宮,即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一個英俊傲慢、強勢囂張的黑衣少年闖入了權貴云集的王室舞會。這少年面容儀態竟與王子剛剛遇到的白天鵝一模一樣,不僅如此,魅力無邊的少年狠狠地折磨羞辱了王子,冷酷地勾引、調戲、誘惑和作弄了舞會上所有的美貌女賓,最后連王子的女王母親也被他迷住,投入了他的懷抱。情緒崩潰的王子拔出了手槍,卻被強悍的黑衣少年打倒在地,被當成精神病人拖走……這一段的劇情設置體現了一個人的自虐和自毀。從某種意義上說,黑衣少年是王子潛意識中幻化出來的另一個分身,亦是王子的自我懲罰和自我否定,當自卑和自棄已經根深蒂固時,王子不知不覺地否定了自己的自救和自愛,覺得自己的努力被證明是錯的,自虐和自毀又占了上風。
白天鵝與黑衣人身上最迷人的地方也是異曲同工的:強健絕美、大膽性感、狂野不羈、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而他倆最大的不同即是善惡之別,白天鵝的善良圣潔與黑衣人的邪惡冷酷形成鮮明的對比,恰如天使與魔鬼的極端對立。可是,世上哪又有至善和至惡呢?所以,無論劇中的白天鵝與黑衣人被刻畫得再怎么涇渭分明,他們都必須由同一位舞蹈家來演繹——單獨一個白天鵝或者單獨一個黑衣人,都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只是一個標志、一個符號、一個形象;在心理層面上他們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兩種個性,那就是王子自己,而男版《天鵝湖》的意義就在于,它把我們每個現代人無法言說的心理困擾用舞蹈語言表達出來。我們即是那劇中的王子,他代表著我們每個人,所以我們對王子的痛苦掙扎才是那樣的感同身受。
我們可以大膽去擁抱去追求白天鵝的至善至美,只要生而為人就有這個資格;而當我們心中冒出了惡念、貪欲、攻擊欲、毀滅欲的時候也不必以此為恥,那只不過是心中的黑衣人出現了,盡管尊重自己的感覺讓其自由流動,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們值得擁有最美的白天鵝,亦不必抗拒心中的黑衣人。白天鵝與黑衣人,都源于我們內心對愛的追求和對自由的渴望;白天鵝與黑衣人的共存,構成了我們完整的自我。做真實的自己,最美麗;做不完美的自己,最幸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