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子
當然,舞臺上的是梵高。
他并不算太長的教士生涯被迫宣告結束,哪怕他苦行僧一般深入到最貧困的礦區勤懇布道;他把街上的妓女帶回家中,愛她,并為她能順利生下腹中孩子而奔走借錢,因此受盡奚落;他到巴黎了,和經營畫廊的弟弟提奧吵翻了天,盡管弟弟為他提供常年的生活來源;他在法國南部阿爾勒和高更一起作畫,偉大的高更受不了他孩子一般的熱情,冷臉相對,他割去了自己的一只耳朵;終于,他住進了瘋人院,耳邊不時響起蜂鳴;再終于,他落腳于奧威爾,死亡撲滅了他的“燃燒”。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帶來了《燃燒的梵高》,劇中聚焦梵高與愛情、親情、友情、乃至與自我決裂的幾個戲劇性場面,試圖刻畫一位與世俗格格不入、且被俗人俗世所傷害的天才畫家。北京電影學院王勁松老師對梵高的處理可圈可點,痙攣的右手,借助多媒體投影前凳子、小桌子等構成的表演支點不斷平趴或俯沖的肢體語言,非同常規。
然而,與出色的表演無關,舞臺上的梵高還遠遠不是梵高。
在海牙生活期間,梵高把懷孕的妓女茜恩帶回家,他讓茜恩擺脫了皮肉生涯,但無法保證茜恩的溫飽。劇中凸顯了他和茜恩之間的矛盾,這不斷升級的矛盾又似乎尋常——女孩兒以“我媽媽說”為開頭,抱怨自己不該和一個藝術家生活在一起,畫畫怎么能養得起一個家?梵高狼狽不堪,忍受羞辱。或許,這是所有的畫家或者說藝術家在遭遇現實時都無法回避的困境,于梵高,停留在此層面,則過于簡單了。
愛情于梵高有著幾乎等同于宗教的地位,而這份神圣又使得他去愛最為卑微下賤的女人,似乎非如此不能匹配他的狂熱和熾烈,非如此不能奉獻他內心的溫柔和軟弱,非如此不能體現他的救世情懷。他在給提奧的信中寫道,“‘愛神對我來說,像一本福音書一樣,是一次革命”,“戀愛就是為了戀愛”,“戀愛不是頭腦,而是心”,“沒有愛情的生活才是一種罪惡,才是不道德”,“上帝以無法抵抗的力量催促我們‘不斷地愛”。他無比坦率:“我一定要去追求女人,不然的話,我便要僵化或者轉變成石頭,或者悶死。”他的愛情是怎樣的呢?“我不止一次地不能抵抗愛情,常常是對那些被牧師在教壇上加以指責的,認為是有罪的與被鄙視的女人充滿著愛。”在他眼中,“‘女人是不會老的,這并不是說沒有老女人,而是說在她愛著別人的時候與被人愛的時候,女人是不老的。”在他心里,那些窮姑娘都是姐妹,那些衰老婦人面龐上留下的生活的痕跡是必須尊重的,他以為茜恩和他一樣,都是不幸的人,他以為分擔可以使苦變成樂。
茜恩是梵高情感投射的對象,是他以敬畏苦難、崇拜卑賤來完成殉道修行的必經之路。這段人物關系中,重要的不是劇中茜恩的聒噪,而是他基督般代人受過的自我成全,是一次自我救贖、洗禮與加冕,是游移在常態、非常態、病態和宗教狂熱中的藝術家的內心。
為什么舞臺上不見了豐富的、非凡的梵高而只有尋常的、單一的矛盾沖突呢?矛盾沖突的組織自有其運行的邏輯和目的,在其后梵高與提奧、與高更的交鋒,直至結尾時白衣女神和梵高的對話中,鮮明地代表了主創的態度。當白衣女神蠱惑地說出,只有死了,作品才能賣大錢,梵高才能出大名時,梵高舉起了手中的手槍。原來,這一次“燃燒”的“燃料”不是梵高化作色彩和筆觸的他的精神世界和心靈敏感,而是糟糕地將藝術商品化的規則,是萬惡的金錢、丑陋的名利。
毫無疑問,在梵高之前、在梵高在世時、在當下和在以后,名和利從來并永遠都是藝術家的桎梏,生前不被理解、死后被奉為天才的藝術家也不止梵高一位。梵高會為一而再地向提奧要錢買顏料而羞愧,會為了找不到知音而陷入苦惱,可是,他會為了成名和獲利而結束生命嗎?還是,當主創有感于當今的利益至上,反感于藝術和炒作的關系,悲憤于死亡才是最大最成功的行為藝術,痛恨于金錢對藝術的扼殺,于是,拿梵高獻祭、以梵高為代言吧?于是,梵高勇士般、斗士般的正能量滿血復活了!
毫無疑問,這是主創的權利,并帶著主創的誠意。也因此,這是觀眾和這個時代的遺憾,原來,面對梵高,創作方法仍然是在主要人物關系中找矛盾沖突,在上升動作中揭示主題,其表象,是很戲劇的戲劇,很明確的主題,其背后,是手法的單一和主題的直白,是對梵高粗暴的“為我所用”,是用一種過于常規的邏輯凌駕于梵高的無邏輯,是用現實主義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一位現代的表現主義畫家隨意剪裁。
基于此,對該劇梵高之外的演員的表演無需失望,他們或自覺演成小丑以烘托梵高,如梵高向之借錢的三位先生;或以若干年前演外國戲的某種程式化來應對,如茜恩擺動胯部賣弄風騷;或將藝術家之間的爭執喜劇化為瘋子吵架,如高更的扮演者成功地將高更演成了一位不入流的蹩腳畫家。亦基于此,對該劇的舞臺美術無需失望,梵高一生貧困,但舞臺上的貧困需要質感,而不是真的“貧困”,當他擁抱太陽和向著太陽的向日葵時,投影頓時明亮,梵高頓時高昂,電視文藝晚會的畫面頓時呈現。一如在許多戲中多媒體成了最搶眼的敗筆一樣,該劇的多媒體也難以恰如其分。結束時梵高畫作的視覺力量更對比出舞臺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無力。
和不少戲相比,這是一出誰都不該怪的戲。編劇盡心了,導演盡責了,主演盡力了,眼下對梵高只有如此粗糙的解讀和呈現。至于不滿足,讀梵高的信、看梵高的畫吧,那里才有一個瘋狂病態又純潔無比的梵高,才有更多人性的奧秘值得探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