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廣西廣播電視大學理工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3 )
“區培計劃”項目培訓網站的創新設計與應用實踐
張宜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理工學院廣西南寧530023 )
[摘要]為適應“遠程預培訓+集中正式培訓+訓后跟蹤指導”的創新培訓模式,提高“區培計劃”項目的教學質量及管理水平,設計開發一個“互動性強、使用便捷、運維高效”的培訓網站勢在必行。文章就培訓網站的創新設計思路、功能模塊設計開發及網站應用實踐等方面進行了歸納、研討與總結。
[關鍵詞]區培計劃;培訓網站;Moodle
由廣西廣播電視大學承辦的自治區級培訓計劃項目——2014廣西“區培計劃”中職教師計算機應用與網絡技術培訓,是一個為期15天的集中培訓項目,圍繞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及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安排了10個專題的培訓課程。由于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為了提高“區培計劃”項目的教學質量及管理水平,力求把培訓辦出質量和效益,項目組充分發揮本校遠程教育的優勢,引入了“翻轉課堂”的理念,在集中培訓前增加了兩周的遠程預培訓環節,形成了“遠程預培訓+集中正式培訓+訓后跟蹤指導”的創新培訓模式。
為了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特別是有效解決為期兩周的“遠程預培訓”和長達一年的“訓后跟蹤指導”這兩個環節需要跨越時空開展活動的棘手難題,開發一個互動性強、使用便捷、運維高效的培訓網站勢在必行。為此,項目組設計開發了基于Moodle平臺的“區培計劃”中職教師計算機應用與網絡技術培訓網站,并在應用實踐中取得了可觀的效益。值此項目即將結束之際,就本培訓網站的設計、開發及使用效果等方面做一個全面的總結,以此和同行們共同探討和分享。
1.1創新網站設計思路
一個好的培訓網站,應該充分滿足學員追求“簡潔、明了、便利”的應用需求。為此,項目組以“互動性強、使用便捷、運維高效”為本網站的設計原則,在網站平臺開發技術上選用了以開源代碼的Moodle為主,輔之以簡單的靜態網站編程技術的組合、高效的開發方法。
在網站結構設計上,擯棄傳統網站慣用的“平面式”主頁結構,采用模塊化網站結構的設計方法將整個網站分成三層結構,其中:第1層為網站入口首頁,簡捷明了地給出網站的標題及各應用功能模塊按鈕;第2層為應用功能模塊的選擇層,以按鈕超級鏈接的方式,可點擊進入各不同的應用模塊主頁;第3層為與主頁緊密關聯,呈現資源、活動、認證等具體應用服務的子頁層。本培訓網站的模塊化三層結構(見圖1);簡潔明了的網站首頁界面(見圖2)。

圖1 網站模塊化三層結構

圖2 網站首頁
1.2網站的功能模塊設計
本培訓網站共設計開發有以下8個功能模塊:
(1)操作指南——以圖片形式給出培訓學員、教師登錄網站及應用服務的操作方法。
(2)教師團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培訓項目的首席專家、各專題主講教師和實訓教師簡介。
(3)培訓日程——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培訓項目的課程表及各相關活動的日程安排。
(4)實施方案——以文檔的形式,給出培訓項目的實施方案、考核評價辦法。
(5)培訓課程——培訓專題簡介、培訓課程教學視頻,可在線、離線收看和下載。
(6)參考資料——各培訓專題的參考資料、背景案例、配置命令等,供瀏覽和下載。
(7)遠程互動——遠程預培訓期間學習瀏覽培訓提綱、電子教程,進行在線問卷調查、在線討論、在線測試,以及集中培訓期間設計作品、教研論文的在線提交。
(8)跟蹤指導——用于訓后在線開展問卷回訪、交流座談會、跟蹤指導、心得反饋、補交論文等活動。
上述模塊中,模塊(1)~(6)主要用于瀏覽、下載、學習等單向應用和服務,互動性要求不高,網上資源的更新量也不大,采用流行的HTML+JAVA技術以靜態網頁的方式即可實現高效快捷的設計開發;模塊(7)、(8)則是互動性極強的雙向應用和學習支持服務,采用基于開源軟件的Moodle平臺來進行開發,無疑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1.3教學互動模塊的設計開發
“遠程互動”、“跟蹤指導”這類教學互動模塊的設計開發,主要包括:主界面的版面設計、主界面的結構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三個部分。
主界面的版面設計,應以圖片形式展示培訓的階段劃分、考核評價辦法及各環節的成績比例,力求讓學員進入時便明白“做什么”、“怎么做”。
主界面的結構設計,以“項目”的形式按培訓專題的進度依次排列,每個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首先應明確要達到的任務目標,然后按專題的培訓需求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是采用基于Moodle平臺的最大優勢,教師可以通過調配Moodle的內置模塊,按培訓專題的教學需求來設計網上教學過程,引導學員積極參與教學互動,完成學員學習成績的在線考核評價。
1.3.1遠程互動模塊
“遠程互動”模塊,是確保基于“翻轉課堂”理念開展的遠程預培訓能夠順利活動的重要技術支撐。除了在遠程預培訓階段為學員提供跨越時空的學習支持服務,還可在集中培訓期間,為學員營造一個課外的在線交流討論、在線提交設計作品和教研論文的便捷氛圍。該模塊的設計必須強調師生的互動性和教學過程的針對性。為此,遠模塊的標題取名為“……在線互動平臺”,其主界面主要由主題目錄區和各不同類型的培訓專題的教學互動區組成。在設計開發時,應著重把握好主題目錄區的設計,以及不同類型的培訓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等幾個環節。“遠程互動”模塊的主界面的設計效果(見圖3)。
(1)主題目錄區的設計
主題目錄區是本模塊的窗口,設計時以圖片的形式給出培訓的導學路線圖,使學員在進入網頁后,對“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一目了然,這樣的效果最好。緊接著,該區域還應該設計一些初次進入必須完成的教學互動,如:訓前問卷調查等等。
訓前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學員的基本情況、對計劃培訓專題的興趣、除計劃培訓專題之外的興趣、對培訓服務條件的要求等等。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可以有的放矢地調整和完善培訓方案,使之更加貼近學員的需求。

圖3 “遠程互動”模塊主界面
(2)講座類培訓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應明確本專題要達到的培訓任務目標,然后,以任務為驅動設計以下幾個互動教學環節,點擊即可進入相應的教學互動操作界面。講座類培訓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界面(見圖4)。

圖4 講座類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界面
●培訓提綱——簡明扼要的介紹本專題的培訓內容及要點。
●電子教程——為學員提供本專題所涉及的培訓內容的電子版教程或講義。
●電子課件——為學員提供教師主講本專題的PPT課件。由于各培訓專題的教學視頻內容多、數量大,以集中形式放在網站首頁的“培訓模塊”更好,此處不再呈現。
●專題在線討論區——提供師生圍繞本專題發帖進行在線討論、交流的互動環境,內容包括:討論問題引導區、學員發帖區、學員回帖區、教師發帖回帖區、教師評分欄等等。為引導學員參與,在引導區應給出了3~5討論主題。教師可對每個帖子的質量進行評分,作為對學員發帖質量的考核評價,系統將評分直接計入學員的活動報表。專題在線討論區的界面及發帖回帖與評分的界面(見圖5、圖6)。

圖5 在線討論區界面

圖6 發帖回帖與評分的界面
●專題在線測試題——為激發學員的參與互動的興趣,檢驗學員的學習效果,圍繞本專題的教學內容設置了10~20道測試題,要求學員在線完成、在線提交,教師可對每題進行評分,成績自動納入學員的活動報表。為便于學習和考核,測試題設計為選擇題最好,且可設定為不限時間、允許學員多次試答。在線測試的評分及統計情況見圖7。

圖7 在線測試的評分及統計界面
(3)設計類培訓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類培訓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是在講座類培訓專題的基礎上,增加以下3個互動環節:
●參考案例——列舉與本專題相關的典型案例,供學員分析、借鑒、研討。
●在線提交設計方案——為學員提供一個在線上傳設計作品的空間,教師可以在該空間上對學員提交的設計作品進行在線評閱、批復、評分,系統將成績自動計入學員的活動報表。
●在線提交教研論文——對于撰寫教研論文的學員。為其提供一個在線上傳教研論文的空間,教師可在該空間上對學員提交的教研論文進行在線評閱、批復、評分,系統將成績自動計入學員的活動報表。
設計類培訓專題教學過程的設計界面見圖8。

圖8 設計類培訓專題教學過程的設計界面
(4)開發類培訓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
開發類培訓專題的教學過程設計,可在上述講座類專題的基礎上,增加以下3個互動環節:
●學習活動1——給出本專題相關的開發環境,供學員分析、參考、練習開發。
●學習活動2——給出本專題相關的開發要求,供學員進行實際的開發。
●在線設計交流——為學員提供一個在線交流設計方法、解決設計問題的空間,學員之間、師生之間均可在該空間上進行設計交流,教師還可以對學員提出的問題進行回復、評分,系統將成績自動計入學員的活動報表。
開發類培訓專題教學過程的設計界面(見圖9)。

圖9 開發類培訓專題教學過程的設計界面
1.3.2跟蹤指導模塊
“跟蹤指導”模塊主要用于集中培訓結束后進行為期一年、跨越時空的訓后跟蹤指導,該模塊的設計同樣強調師生的互動性和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其主界面主要由主題目錄區和各跟蹤指導環節的教學互動區組成。該模塊的教學互動環節主要包括:問卷回訪、交流座談、跟蹤指導、培訓心得、論文提交、設計提交等5個部分,其主界面見圖10。

圖10 “跟蹤指導”模塊主界面
在設計開發時,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環節:
(1)主題目錄區的設計
主題目錄區是“跟蹤指導”模塊的窗口,設計時以圖片的形式給出本模塊各教學互動環節的導學路線圖,使學員在進入網頁后對該模塊的做法和要求一目了然。
(2)問卷回訪環節的教學互動設計
該環節主要是在集中培訓結束后,以在線問卷回訪的形式征求學員對于本期培訓方式、效果、服務及改進意見和下一步的培訓需求等方面,以便總結、改進、完善,不斷提高培訓質量。為此,設計了若干道選擇題和問答題,要求學員在線完成、在線提交。此外,還設計有統計功能,可對參與人數、意向、比例等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及圖形顯示,問卷回訪環節的統計界面見圖11。
(3)交流座談環節的教學互動設計
交流座談環節主要為培訓結束回到各地、各自崗位的學員,提供一個可以繼續進行在線發帖、回帖交流的論壇,特別是在組織召開“網上在線交流座談會”時,該論壇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十分便捷、高效。

圖11 問卷回訪環節的統計界面
(4)跟蹤指導環節的教學互動設計
跟蹤指導環節主要為培訓結束回到各地、各自崗位的學員,提供一個以發帖、回帖的形式進行在線專家咨詢、與學員及教師交流、探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相關業務問題的互動空間,將培訓的活動及效果繼續向訓后的業務交流、工作指導進行延伸。
(5)培訓心得環節的教學互動設計
集中培訓結束后,為回到工作崗位的學員提供一個遠程在線征集培訓總結、培訓心得等電子文檔的空間,該空間還可供教師對文章進行在線評閱、批復等等。
(6)論文提交環節和設計提交環節的教學互動設計
專門為在集中培訓期間因故不能按時提交教研論文、設計作品的學員,開辟一個在線補交的空間,該空間同樣可供教師對論文和作品進行在線評閱、批復、評分。
2.1培訓網站的高效應用
本網站自2014年7月31日開通以來,“互動性強、使用便捷、運維高效”的設計效果在實際應用中得以驗證。從網站的總體使用情況看,參與的學員42人、教師10人。截止到目前為止,系統日志統計結果表明:瀏覽點擊數接近兩萬人次,人均到達385次;發帖回帖數為7612人次;人均達到146次。按階段分布,為期兩周的遠程預培訓階段(2014年8月1日~8月15日)的網站使用率最高,占所有上網行為總量的60%;其次是15天的集中培訓階段(2014年8月16日~8月30日),網站的使用率仍高達30%;為期一年(2014年9 月1日~2015年8月31日)的訓后跟蹤指導階段的網站使用率約為10%。培訓網站能夠取得如此可觀的應用效果,在“省培計劃”、“國培計劃”的同類集中培訓項目中實屬少見。具體情況的分析如下:
2.1.1遠程預培訓階段網站應用效果分析
在兩周的遠程預培訓期間,學員瀏覽網上培訓資源、響應網上活動,教師上網引導和輔導,網上互動交流十分活躍。該階段網站系統日志統計結果表明:
(1)培訓網站的登錄的人數為:50人,其中學員40人、教師10人;
(2)網上培訓資源的點擊瀏覽數為:15376次,人均達307.5次;
(3)完成網上在線問卷調查的為:40人次,占報到學員人數的95%;
(4)完成網上在線討論發帖的為:6242人次,人均達125次;
(5)完成網上在線測試的為:678人次,人均約17次。
2.1.2集中培訓階段網站應用效果分析
在15天的集中培訓期間,網站系統日志統計結果表明:
(1)按時完成并上網在線提交課程設計方案的為:41人,完成率為:97.6%;
(2)按時完成并上網在線提交教研論文的為:39人,完成率為:92.8%;
(3)按時完成基于Moodle的網絡課程開發的為:40人,完成率為:95.2%。
2.1.3訓后跟蹤指導實施情況
在為一年的訓后跟蹤指導期間,學員繼續瀏覽網上培訓資源、響應網上交流活動,教師上網指導。網上互動交流活動仍在繼續,截止到2015年7月10日,網站系統日志統計結果表明:
(1)培訓網站的登錄人數為:40人,其中學員30人、教師10人;
(2)網上培訓資源的點擊瀏覽數為:2181次,人均達37次;
(3)完成網上在線問卷回訪的為:30人次,占學員總數71.4%;
(4)完成網上在線交流、指導發帖的為:1370人次,人均達34.3次。
2.2考評機制及教師參與的激勵效應
2.2.1考核評價機制是關鍵
考核評價機制是調動學員積極性,鼓勵學員參與網上教學互動的關鍵。為此,我們在制定培訓實施方案時對考核評價辦法明確規定:遠程預培訓和集中培訓期間,學員通過本網站參與和完成網上教學互動的行為均以較高的比例計入培訓考評成績,總成績到達要求后才能獲得培訓的學分證書和結業證書。具體如下:
(1)遠程預培訓階段的過程考核評價,占總成績20%。
通過培訓網站,對學員參與遠程預培訓階段的各項網上活動進行考核評價,具體指標:
●對“在線資源”的點擊情況、瀏覽時間進行考核評分,滿分10分;
●對“在線討論”的發帖數量、發帖質量進行考核評分,滿分40分;
●對“在線測試”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分,由系統進行成績匯總,滿分50分。
(2)集中培訓階段的過程考核評價,占總成績20%。
通過現場考核評價學員參與集中培訓階段各項活動的情況,具體指標:
●對集中培訓期間的“出勤率”進行考核評分,滿分60分;
●對集中培訓期間“問題研討”的參與度進行考核評分,滿分20分;
●對集中培訓期間“實訓課程”的參與情況進行考核評分,滿分20分。
(3)終結性考核評價,占總成績60%。
通過考核評價學員完成以下四個任務目標的情況,具體指標:
●設計一份課程教學的實施方案,上網在線提交、在線評分,滿分30分;
●參與一次教學模式改革的交流研討會,對發言效果進行考核評分,滿分10分;
●撰寫一篇針對性強的教學研究論文,上網在線提交、在線評分,滿分20分;
●開發一門互動性強的網絡課程,上網在線提交、在線評分,滿分40分。
2.2.2教師的角色至關重要
在培訓網站的使用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引導者,同時還是考核把關者。因此,在引導和激勵學員積極參與網上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線討論、在線交流等教學互動環節,教師應當高度關注學員在論壇上的表現,及時回應、及時調整。例如:當學員提出精彩的問題或者正確回答問題時,教師應及時回帖肯定并在評分上給予獎勵;當出現冷場時,教師要盡快發帖進行鼓動或引出學員感興趣的話題;當學員的話題跑偏時,應及時回帖糾正并在成績上予以扣減。當各專題的教師都能夠及時呼應網上教學互動環節時,團隊力量和集體智慧才是培訓網站高效應用的根本保障。
本網站的創新設計開發和高效應用實踐,為本期“區培計劃”項目的成功舉辦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和上級領導對此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總結起來,一個成功的培訓網站除了要有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好的開發平臺,在開發過程中還需要擁有一支優秀的技術團隊,在應用實踐過程中要有一支團結協作的教師團隊。與此同時,還需要學員們的積極參與和通力配合。
[參考文獻]
[1]楊建南.基于Moodle網絡教學平臺的搭建與維護[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10(3).
[2]孫柏祥.基于Moodle的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5).
[3]張宜,李全枝,覃冬華.基于網上教學互動平臺的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
[4]張宜.“區培計劃”中職教師培訓項目的創新與實踐[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4).
[責任編輯何一輝]
[作者簡介]張宜,廣西廣播電視大學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與網絡技術。
[收稿日期]2015-06-13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15)03-00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