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



文章以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的權威數據為準,選擇人員數項為對比指標,對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統計數據從總量和發展速度(環比發展速度、定基發展速度、平均發展速度)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以期對檔案館與圖書館人員發展狀況做一些定量對比解讀。
1 相關概念、指標界定及數據來源
1.1 文中的檔案館僅指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不包括國家專門檔案館、部門檔案館、企業檔案館、文化事業單位檔案館、科技文化事業單位檔案館。
1.2 文中的圖書館僅指公共圖書館。不包括少兒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企業圖書館、文化事業單位圖書館、科技文化事業單位圖書館。
1.3 相關比較項目以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涉及檔案館與圖書館的已有對應性可比統計指標項為準。沒有直接對應的指標項,由作者根據已有可比指標項擬訂,擬訂方法在文中給予說明。此類比較項目后標記為※。各指標及說明見表-1。
1.4 相關比較項目的數據以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的數據為準,數據采集時間為2014年9月15日。沒有直接對應指標項※的數據,通過已有指標數據計算得出,計算方法在表-1中給予說明。其他來源均在表-2中標出,并說明出處及計算方式。表-2為整理后的統計數據。
1.5 為了方便計算與比較,全部數據均按統計單位取整。
2 總量比較
圖-1為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人員數對比圖。從圖-1和表-2中可見:
2.1 2004年~2012年,檔案館人員數始終低于圖書館人員數。2004年基期差為-25668人,基期差亦為最小年度差,2012年最大年度差為-34490人,平均年度差為-31096人。檔案館人員規模一直小于圖書館人員規模,其人員數處于圖書館人員數的47.69%~31.51%區間,平均為40.64%。兩者的人員數量比差距在擴大。這表明檔案館人員數不僅始終低于圖書館人員數,且差距還在不斷增加。
2.2 2004年~2012年,檔案館人員數總體均呈減少趨勢,而圖書館人員數總體均呈增加趨勢。比較期間檔案館人員數增幅為-25.94%,圖書館人員數增幅為12.08%,圖書館人員數增幅高于檔案館人員數增幅38.02%。
2.3 2004年~2012年,檔案館人員數最大年度增幅為1.19%,最小增幅為-13.28%,增幅極差為14.47%,平均增幅為-3.58%;圖書館人員數最大年度增幅為2.76%,最小增幅為0.66%,增幅極差為3.42%,平均增幅為1.44%。檔案館人員數年度平均增速低于圖書館人員數年度平均增速5.02%,表明比較期內圖書館在這一指標項上的發展速度一直高于檔案館,且圖書館人員隊伍較檔案館人員隊伍穩定。
2.4 依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的判斷:檔案館人員數始終少于圖書館人員數,且圖書館增兵,檔案館減員,差距不斷擴大。
2004年~2012年,檔案館人員數始終低于圖書館人員數。檔案館人員數總體均呈減少趨勢,而圖書館人員數總體均呈增加趨勢。圖書館人員隊伍較檔案館人員隊伍穩定。這一判斷與2008年劉秀花、吳雁平在《1991年~2005年檔案館與圖書館若干總量指標比較研究》一文中關于從業人員數總體印象描述“檔案館從業人數總量低于圖書館從業人數總量。檔案館從業人數總量與圖書館從業人數總量總體均呈小幅增加趨勢。檔案館從業人數相對穩定于圖書館從業人數”的判斷已有所不同。一是檔案館人員數止增轉降。比較期內多數年份檔案館人員增數為負,9年間凈減員6070人;而圖書館人員數始終為增加,9年間共增加5928人。圖書館人員數增幅高于檔案館人員數增幅近40%,檔案館人員數年度平均增速低于圖書館人員數年度平均增速5.02%。二是檔案館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從館均工作人員數上看,圖書館在總館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館均工作人員數仍然保持在18人以上(18.04),且略有增加(18.54);檔案館在總數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館均工作人員數從7人以上(7.48),降至接近6人(6.18)。
在圖書館人員日漸增加,隊伍不斷擴大的同時,檔案館專業人員卻日漸減少,隊伍不斷萎縮,發展趨勢令人擔憂。
3 發展速度比較
3.1 環比發展速度比較。對照表-3中數據,我們可從圖-2中看出:在人員數指標項上,2004年~2012年,檔案館有半數以上年份(5年)環比發展速度為下降,而圖書館環比發展速度均保持上升。
檔案館的最高環比發展速度為101.19%(較上年增加1.19%),最低環比發展速度為86.72%(較上年降低13. 28%),平均環比發展速度為96.82%;圖書館的最高環比發展速度為102.76%(較上年增加2.76%),最低環比發展速度為100.66%(較上年增加0.66%),平均環比發展速度為101.28%。
檔案館的環比速度始終低于圖書館的環比速度,但差距不大。兩館最高環比速度差為-14.24%,最低環比速度差為-0.51%,平均環比速度差為-4.46%。
從趨勢上看,檔案館起伏略大,圖書館則平穩許多。整體上看,檔案館的環比發展速度始終低于圖書館。這表明檔案館人員數多數年份在減少,而圖書館人員則在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不斷增加。
3.2 定基發展速度比較。對照表-4中的數據,我們可以從圖-3中看出:在人員數指標項上,2004年~2012年,檔案館只有2005年高于基期(2004年),其他各年份均低于基期(2004年),并呈逐年加速下滑趨勢。圖書館雖然整個比較期內的定基速度加速不快,但各年份均高于基期(2004年)。兩館最小定基發展速度差為-2.71%,最大的定基發展速度差為-38.02%,平均定基發展速度差為-16.1%。在正負兩個不同速度作用下,末期(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定基發展速度差已經達到-38.02%,按照這樣的趨勢,目前的差距有可能已經接近或達到50%。
這表明,相比圖書館人員的持續增加,檔案館正處在一個人員加速減少的時期。不僅影響檔案館人員隊伍的穩定,對檔案館的長遠發展或許也會產生負面影響。這種狀況應當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3.3 平均發展速度比較。對照表-5中的數據,我們可從圖-4中看出:在人員數指標項上,2004年~2012年,圖書館幾何平均發展速度為上升(101.28%),檔案館幾何平均發展速度為下降(96.72%),檔案館平均發展速度低于圖書館4.56%。
4 結語
依據上述分析,從總量上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的判斷:檔案館人員數始終低于圖書館人員數。圖書館人員隊伍較檔案館人員隊伍穩定,檔案館人員數總體上是一個減少的趨勢,發展趨勢令人擔憂。
從發展速度上看,以環比發展速度衡量,檔案館的發展速度始終低于圖書館發展速度,但差距不大,從趨勢上看,檔案館起伏略大,圖書館則相對平穩;以定基發展速度衡量,相比圖書館人員持續增加,檔案館正處在一個人員加速減少時期,且下降速度有加快趨勢;從幾何平均發展速度看,圖書館人員數為上升,檔案館人員數為下降;圖書館的幾何平均發展速度高于檔案館。整體上看,檔案館人員數多數年份在減少,而圖書館人員則在基本穩定前提下不斷增加。
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趨利避害,推動檔案館與圖書館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內應當認真研究的課題。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出版社 來稿日期: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