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素質教育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
作者:尹文芳 王業先 楊友娣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定價:22.00元
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離不開完整的課程體系,而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課程改革也應與時俱進,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體育課程是學校教育最早開設的課程之一,在教育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對學校教學的影響較大。體育課程是我國體育文化的傳承載體之一,由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及評價等因素構成。體育課程同時具有教學、娛樂及健身等多種功能,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體育文化內涵的不斷豐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都要求體育課程不斷進行改革與完善,同時要與人才培養目標緊密聯系。《素質教育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一書,針對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及體育課程的優化展開具體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實踐操作性的實施對策。
正確把握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及其特點,是體育教學質量提高及教學改革的重要前提,對體育課程目標的準確定位是課程改革的依據。體育課程是促進大學生身心發展及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大學生綜合文化素養提高的重要基礎。體育課程最基本的外在特征就是以身體運動為主的實踐活動,學生以運動的形式參與到體育課程中,而在這一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也屬于認知行為。由于體育活動的競爭性、冒險性與挑戰性,學生的身心因此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與其它課程相比,體育課既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課程,也與專業的體育訓練課程存在著較大區別。
體育課程的核心是課程目標的完成,作者在《素質教育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中對體育課程的目標做了詳細分析。首先,體育課程目標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如中考體育作為加分項目,讓學生為提高體育成績而努力;某項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的個人興趣,也會促使其努力完成目標。適度的體育課程目標使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就能夠完成,并在此過程中積累信心。體育課程目標對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通過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完成體育活動,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及質量。體育課程目標設置的科學合理與否,關系到體育課程內容的具體選擇、計劃實施及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課程目標的設置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指導,真正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與差異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變化,體育課程應隨社會需求的改變而做出調整,以科學的教育理念制定出合理的課程目標。
當前體育課程的設置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素質教育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一書從多方面進行了闡述。一般學校對于現代體育運動項目有著較高的重視度,而對于民族傳統類體育項目缺乏重視,不能體現體育文化的多元性,這與體育教師教學內容的選擇及學校教學設施的限制有很大的關系。體育課程內容選擇、項目設置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時還不到位,系統性不強,課程內容延伸性較差,甚至出現重復的現象。教師在授課時往往挑選簡單、熟悉的項目,導致教學內容的陳舊和老套,使得學生丟失興趣。體育教學的時間也較為有限,教師很難根據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的教學,因此學生的掌握情況也常常不甚理想。
針對當前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該書作者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和建議。首先,要加強現代教學理念對體育課程的指導。體育教學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選擇最切合實際的體育項目,加強教學與發展之間的聯系。其次,要不斷完善體育課程結構。體育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基礎性課程,灌輸式的理論教學方式很難滿足現代教學改革的需求,再加上體育課程課時的限制,加大體育教學結構的完善力度已經刻不容緩。我們要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適度增加教學時間,調整課程結構,對于聯系性較大的內容在課時安排上盡量做到緊湊,提高教學的連貫性。最后,要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體育本身包含多個體育項目,較其它課程而言趣味性更高,更容易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由于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學生僅僅為了考試達標而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對體育課程興味索然,阻礙了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及教學計劃,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對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優化體育課程內容的研究還在不斷深入。各類學校也應該不斷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著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再盡一份力。《素質教育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研究》將現代教學理念與體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探索具有實踐操作性的教學方法,對體育課程教學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