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不僅能起到松土保墑的作用,還可作為魚餌、飼料等使用,更為新鮮的是,它還在藥品、食品加工、垃圾處理上有著廣泛的用途。現在,南方通過養殖蚯蚓來賺錢正成為一個新的商機,感興趣的農民朋友不妨一試。
先來看投入產出比,以云貴地區養殖戶的數據來看:
看投入:以普通田地為例,一畝地大約需要80斤種蚯蚓,一斤種蚯蚓(約1000條)的采購價約300元,一畝蚯蚓一年大約吃掉20噸飼料,年費用約1萬元,若算上田地租賃費、人工費用等,每畝每年的投入成本約5萬元。
看產出:一畝地每年可產蚯蚓8?12噸,市場最低收購價約6元/斤,若蚯蚓全部銷售,每畝的年收入約9.6?14.4萬元,扣除全部成本(除了上述支出,還包括包裝費以及其它雜費),每畝最低凈利潤約4萬元,最高接近9萬元。
另外,蚯蚓的糞便是不錯的飼料,也能銷售,目前其收購價約為300元/噸。
雖然養殖蚯蚓的初期投資要遠高于其他的農副產品,但其收益也可觀,市場需求一直處于穩中有升的態勢,連續三年收購價格平均上漲12%,而且基本上不受天氣的影響,后期銷售的風險也相對較小。
看需求:據業內人士介紹,人工養殖的蚯蚓目前可在多個領域中應用。北京地區為了處理城市垃圾,已經興建了20多個大型蚯蚓養殖場;而像安徽、江蘇等地,很多藥業、食品企業都在大量收購蚯蚓,目前批發商出貨價格約50元/斤(干蚯蚓),比2011年同期大約上漲了30%。雖然這與冬季蚯蚓供給量偏少導致出貨價格偏高有關,但近幾年蚯蚓整體市場需求量在增大。珠海有多家藥企,平均每家藥企2011年大約要加工2000噸蚯蚓,而2012年,平均加工量接近4000噸,需求量逐年上升。
目前,城市垃圾處理、藥品生產、食品深加工三個領域是人工養殖蚯蚓的最大銷售渠道。因為蚯蚓體內有一種叫蚓激酶的水解蛋白酶,有抗凝血和溶栓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治療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藥品的原料之一。同時蚯蚓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占干蚯蚓重量的50%?67%。以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的健康食品8種必須氨基酸的標準來看,蚯蚓蛋白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此外,蚯蚓體內還含有5%?8%的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40%以上。
從事蚯蚓養殖,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選好品種。目前國內蚯蚓的種類大約有160多種,但是很多蚯蚓并不適合人工養殖,以珠海為例,當地有一種名為廣地龍的蚯蚓,其體積巨大,天性活躍,很難人工飼養。時下適合人工飼養的品種主要有“太平二號”、“印度正蚓”、“ 赤子愛勝蚓”等幾個品種,其中“太平二號”、“ 赤子愛勝蚓”兩個品種普及度最高。
掌握技術。蚯蚓的養殖技術并不難學,要領是控制好溫度和濕度。一般適合人工養殖蚯蚓的溫度是20℃?25℃,濕度是60%?80%。從自然環境來說,南方地區比較適合人工養殖,北方地區的農民可在大棚里飼養,因此每畝的成本要比南方地區大約多出3000多元。
掌握銷售季節。標準生存環境下,蚯蚓生長2個月左右就能上市銷售,若以自然田地養殖為例,每年3?9月是銷售旺季,進入秋冬季之后,溫度偏低導致蚯蚓不愛吃飼料而生長緩慢,因此銷售進入淡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