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韓玉



摘要: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農民職業教育方式,充分配置與利用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對農民進行職業教育,能夠快速提升農民職業教育效益,推進農民職業化。本文以A鎮為例,調查了解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現狀,分析優化資源配置和利用的舉措,有利于快速推動農村遠程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資源配置;資源利用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5)03-0019-04
中國農民數量占全國總人口的71%,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民群體,但接受過中等程度教育的不足4%,大專以上程度的不足1%,與美國一半以上農場主是大學畢業生的現狀差距很大。為提高我國農村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國家針對農民的實際情況,決定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相對于傳統農民而言,新型職業農民應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及較強的市場意識,懂管理、會經營、有技術。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迫切需要加強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提高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效果。
一、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的配置與利用概述
(一)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的配置與利用
1.何謂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
遠程教育是一種與傳統教育并行的教育形式,職業教育是一種教育類型,它的特殊性體現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上。遠程職業教育是依托于遠程教育,落腳于職業教育的新型教育形態,其核心是職業教育,遠程教育作為手段、方法、策略甚至戰略應用于職業教育,目的是以先進的技術方法更好地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從廣義上來講,教育資源應包括物質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三個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是指在開展遠程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所必需的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
2.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的配置
因教學形式不同,教學資源配置與利用情況也有差異,第一種是光盤教學形式,需要在播放光盤的教室配備電視機、DVD播放機和教學光盤,由相關工作人員通過播放光盤內容進行教學;第二種是衛星信號教學形式,需要配備衛星接收系統、電視機等設備,學員通過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能夠快速大量地接收優質教育資源;第三種是計算機教學形式,需要配置衛星接收系統、網絡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播放設備、教學光盤等設備,學員可以學習信息技術,上網瀏覽教育資源,共享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二)改善農村遠程職業教育的意義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遠程職業教育工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建設以衛星、電視和互聯網等為載體的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及公共服務平臺,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由于國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已遍布全國,成為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的利器,不僅可為解決農村職業教育師資不足、工學矛盾和實踐教學等問題提供幫助,而且對構建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的現狀及問題——以A鎮為例
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效益的發揮。筆者以A鎮為例,開展了關于“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的調查,旨在了解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情況。
A鎮區域轄14個社區、23個行政村,總人口7萬,其中80%為農民。為建設“幸福A鎮、活力A鎮、宜居A鎮”,于2005年開始實施農村遠程職業教育。對A鎮的調查顯示,該鎮已設置23個行政村教學點以及1個遠程教學管理辦公室,有26名管理人員(其中每個教學點1名,遠程教學管理辦公室3名),主要采取計算機教學形式。目前有農民學員125名、電腦設備135臺、播放設備24套。在農村遠程職業教育對象中,初中畢業的農民學員占40%,高中(中專)畢業的農民學員占10%,其余均為小學畢業,初步具備了實施農村遠程職業教育的條件。對參加農村遠程職業教育的125名農民學員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情況,回收問卷120份,有效率為96%。
(一)現狀與主要問題
1.物質資源的配置與利用
物質資源即教育系統所運用的各種器材、媒體、設備、工具等。所調查教學點的電腦配置及其教學情況能夠反映物質資源配置與利用情況,如圖1所示。
對于“您對教學點電腦設備數量是否滿意”的問題,僅有12.5%的農民學員選擇“非常滿意”,選擇“滿意”的農民學員占49.2%;對于“您對教學點電腦設備配置是否滿意”的問題,沒有農民學員選擇“非常滿意”,選擇“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農民學員高達55%;對于“您對教學點播放設備是否滿意”的問題,選擇“不滿意”選項的占49.2%,接近全體學員的一半。
對于“每周您在教學點使用電腦的時間為多少”的問題,57%的農民學員選擇“不足5小時”,選擇“5~10小時”的農民學員占37%;對于“每周您在教學點觀看視頻的時間為多少”的問題,選擇“不足5小時”和“5~10小時”的農民學員占大多數,比例高達92%;對于“每周您參加教學點組織集中學習時間為多少”的問題,選擇“5~10小時”選項的占52%,超過全體學員的一半。具體如圖2所示。
通過調查了解到,電腦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電腦配置較差,影響學員接受遠程職業教育。農民學員認為教學點的電腦配置影響教學內容的接收與播放,不能滿足其學習需求,播放設施效果也不理想,聲音較差,導致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2.人力資源配置與利用
人力資源即教育系統中的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和其他服務人員。教學點人力資源配置與利用情況如圖3所示。
對于“教學點管理人員遠教基本操作是否熟練”的問題,有57.9%的農民學員選擇了“一般”,有26.3%的農民學員選擇了“不好”和“非常不好”;當被問及“教學點管理人員對教學設備維護情況”時,選擇“非常好”和“好”的農民學員僅占13.7%,也就是說,86.3%的農民學員對教學點的教學設備維護不滿意;對于“教學點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的問題,選擇“好”的農民學員人數最多,達到49.5%。在調研中發現,管理人員維護不及時導致電腦問題較多甚至無法使用,同時管理人員對遠教設備的操作熟練度不夠,設備無故損壞的現象時有發生。
3.信息資源配置與利用
信息資源是指在教育系統中傳遞的各種信息,主要包括教學內容及伴隨教學內容產生的其他信息。
如圖4所示,對于“您認為教學內容能否滿足您的學習需求”的問題,有10%的農民學員選擇“能滿足”,高達52%的農民學員認為教學內容不能滿足自身學習需求。教學內容的更新情況也不容樂觀,只有4%的農民學員認為教學內容更新及時,67%的農民學員認為更新不夠及時。由于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教學內容脫離農村生產和經營實際以及生活實際,不能滿足當今農民學員對生產與經營等方面的需求,學非所用的現象很多。
(二)影響因素
1.對農村遠程職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夠
當前,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配置與利用方面之所以會出現諸多問題,是因為各級教育行政管理者對發展農村遠程職業教育對于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村發展的戰略意義缺乏應有的認識,進而導致管理不善、宣傳力度不夠,又缺乏典型示范引領。在這種情況下,對部分農民而言,農村遠程職業教育還是新興事物,對于什么是遠程職業教育、遠程職業教育有什么作用、怎樣利用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進行學習等問題缺乏深入理解,即使對教學資源進行了合理配置,也會出現資源閑置、浪費現象。
2.遠程職業教育師資、資金投入不足
發展遠程職業教育,師資是關鍵。當前,農村遠程職業教育管理人員大多身兼數職,工作任務繁重,無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遠程職業教育管理中。同時,國家對遠程職業教育教師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特別是缺乏質量保障制度,直接影響了教學資源的配置與利用。此外,資金投入也不充足,制約著遠程教學資源的配置與利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在2003年實施了“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示范工程”項目,在試點示范項目的20個省、市、區中,中央政府先后投入專項資金總計13.64億元。但由于我國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輻射面大,運用專項基金配置合理的教學資源仍有難度。
3.管理機制不健全
大力發展遠程職業教育,需要規范遠程職業教育管理。目前,國家在2010年《綱要》和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文件中,都提及農村遠程職業教育,但涉及遠程職業教育的管理制度卻很少,影響了遠程職業教育管理機構管理效能的發揮,教學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也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
三、優化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的策略
當前,我國農村遠程職業教育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農村遠程職業教育,需要理性借鑒他國遠程職業教育經驗,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高農村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與利用情況。
(一)建立健全教學管理運行機制,保障農村遠程職業教育長遠發展
健全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包括:競爭機制,即在農民學員之間舉辦技能大賽等競賽,形成競爭氛圍,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約束機制,針對管理員的崗位職責制定健全的規章制度,約束其完成教學管理任務,針對農民學員學習情況制定考核管理辦法,督促其按時學習并保證學習質量;激勵機制,在制定好教學管理的階段性目標和總目標的基礎上,采取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的措施,激勵管理員和農民學員認真工作和學習;監督反饋機制,為保證教學管理目標的實現,依靠經常性的檢查、調查,反饋各教學點開展農村職業教育的情況,狠抓教學管理;評價機制,在完成一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后,對農民學員的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并做出公正的評價,對學習期滿成績優異的農民學員頒發“職業農民”證書等。依靠健全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才能保障農村遠程職業教育長遠發展。
(二)優化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配置,增強教學資源的利用效果
要長遠發展遠程職業教育,提升遠程教育的資源配置是重點。要想使教學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狀態,就要改變教學資源的配置方式,不能一味地等、靠、要。教育部等九部門在2011年頒布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依托鄉鎮初中、中心小學的師資和遠程教育設施以及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開展農民教育培訓”。要通過與農村職業院校、其他區域的農村遠程教育教學點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等共享教學資源的方式,增強物質資源的利用效果;要綜合考慮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并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監督管理員的工作過程,增強人力資源的利用效果;要秉承服務現代農業的思想,以培養現代農業專業人才、經營人才、創業人才和新型農民為主要目的,圍繞當地實際情況,編撰適用于本地區的教學內容并及時更新,增強信息資源的利用效果;要通過招商引資等途徑,通過創收方式獲得經營利潤,多渠道籌措資金,投入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教學,提升教學資源配置水平,增強教學資源的利用效果。
(三)豐富培訓內容和形式,提高農民學員使用教學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
影響教學資源利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農民學員不善于合理運用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學習,這既與遠程職業教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關,也與農民學員缺乏相關使用技術的培訓有關。美國的經驗表明,在開展遠程教育之前,應對學習者先進行培訓,使之了解遠程教育的辦學模式和參與方式等,從而選擇和決定是否參加遠程教育,怎樣參加遠程教育,參加什么類型的遠程教育。參照美國在開展遠程教育之前對農民學員進行培訓的內容與方式,結合我國遠程職業教育實際,可通過編寫遠程教育操作手冊、錄制操作視頻、定期邀請科技工作者下鄉宣傳引導、走入站點課堂、走進農民中間進行面對面講課、手把手教等方式,使農民逐漸了解遠程教育設備設施及相關的操作規程和技術,學會運用遠程教學資源輔助自我有效學習。如此,農民參與遠程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就會增強,資源利用的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農村遠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配置與利用直接關系到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遠程職業教育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我國將逐步建立務農農民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制度[EB/OL].(2013-11-18).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13-11/18/c_125717742.htm.
[2]胡凡剛,徐友波,高飛飛.論中國遠程職業教育的內涵與功能[J].中國電化教育,2008,28(11):36-39.
[3]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于倩,孫書平.試論現代遠程教育中人力資源的全面質量管理[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9,23(3):123-125.
[5]遠程教育產業投資研究報告[EB/OL].(2005-12-11).http://learning.sohu.com/20051211/n240934356.shtml.
[6]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zcwj/201111/126266.html.
(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