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艷霞
一、 動作描寫,站立起來的標簽
老舍先生說過,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其實,刻畫人物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為什么老舍先生卻如此推崇動作描寫呢?這是因為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經典的姿勢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所以對人物個性化的動作進行準確、細致、生動的描寫,就能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表現文章主題。
如《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
1.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伸著兩個手指頭。”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2.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3.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伸著兩根手指頭搖頭”是嚴監生的招牌動作,也是文本描寫的著力之處。作家就是抓住嚴監生臨死前的這一細節白描,集中而形象地刻畫了一個愛財勝過性命的守財奴形象,演繹出一個文學經典,實在令人嘆服。行為是心理的外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家構思之精妙,我緊扣這個典型動作,開展了以下教學:首先是透過動作體會人物的內心,揣摩動作所蘊含的豐富內涵。接著,我讓學生角色表演文中“三猜三反應”的句子,一邊演一邊采訪“嚴監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動作,嚴監生,你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通過角色體驗,學生理解了嚴監生動作背后的意思:第一次,大侄子猜錯,他感到非常的失望和不滿;第二次,二侄子又猜錯,他再也無法容忍了,一團怒火從心底油然升起;第三次,奶媽的話再次給他沉重的打擊,他萬萬沒想到,身邊的親人竟然沒有一個懂得自己的心思,他徹底絕望了。由“失望”到“憤怒”再到“絕望”,文章把嚴監生的心理狀態透過這兩個動作推向了極點,為最后的結局蓄足了勢。為認識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做好了鋪墊。然后我通過“既然是兩莖燈草,不寫大侄子、二侄子、奶媽的猜測,直接寫趙氏的猜測,不是更好嗎?與原文進行比較,去體驗文章的表達效果。同時補充《儒林外史》中關于嚴監生的一些資料,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通過將嚴監生置于臨死前這個特定的情境下,是為了襯托出他的吝嗇,這也是作者的精妙之處。最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適時仿寫,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 ?外貌描寫, 精神開啟的鑰匙
外貌描寫,也稱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的長相、身材、服飾、表情等外在特征的描寫。“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鑰匙”(果戈里),成功的外貌描寫,它的作用不僅在于能夠形象地描繪出人物的外部特征,還能以形傳神,表現出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際遇,揭示人物的個性特征和內心世界等內涵,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但寫外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魯迅先生告訴我們,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眼睛是會說話、能傳神的窗戶,從“眼睛”這個窗戶中,往往可以窺見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等內心活動。因此,在描寫人物外貌時,畫好了眼睛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翻開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名作家也很善于“畫眼睛”。
如《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對居里夫人“眼睛”的描寫: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透過這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我們可以感受到居里夫人嚴肅莊重、睿智從容的美麗形象。
三、 ?語言描寫, 性格盡顯的索引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說話。身份、地位不同、教養不同、語言的表達也各有不同。可以說,語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索引,因此,認真揣摩文本中名家筆下人物語言的個性化描寫非常重要。
如《“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中:“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這是曹雪芹寫王熙鳳出場時的開場白,也是《紅樓夢》中極為精彩的一筆。寥寥數語,就有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王熙鳳簡簡單單的一句“我來遲了”,似給人爽朗、熱情的感覺,然而在賈府這個封建的大家族里,規矩禮儀是極嚴的。賈母是這個家族里至高無上的人物,誰在她面前都要斂聲屏氣、畢恭畢敬,更何況孫子的媳婦王熙鳳呢?但王熙鳳就有這樣的特權。外表滿面春風,內心冷酷如冰的王熙鳳即使早早知道林黛玉要來賈府,也未必到門口迎接,但為了討好權力至上的賈母,鞏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違心說了這段“美麗的謊言”。千言萬語化成這催人淚下的一句,就是這樣一句話,就把王熙鳳性格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張狂放肆,表現了出來。這也是古書人物出場的一種常見寫法。我告知學生,今后你到親戚家作客或人家到你家玩,都可以用這種寫作方法,先寫聲音,再寫外貌。這樣寫文章顯得活潑,不呆板了。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