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樹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讓情景教學得以發展,體育課的情境教學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的描述、實物的演示、音樂的渲染等手段來創設教學場景,誘發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產生共鳴,形成共振,從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體育;教學
《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方法的變革,體育課程學習領域的拓寬,其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視,促進學生運動興趣的保持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的重點。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與作用
1.情境教學法能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上課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使得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較短,采用情境教學法能把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并且長久地保持在學習中。
2.情境教學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情境教學法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而不是僅僅以動作技能的教學為中心,將枯燥乏味的動作講解和訓練融入到真實的情境當中,讓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情境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體育雖然表現出較強的競技性,但是,運動員所展現出嫻熟的動作、優美的姿勢、頑強拼搏的精神無不是美的一種體現。情境教學法把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呈現優美的畫面,讓學生在欣賞運動員的精彩表演時受到美的陶冶,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二、情景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具體運用
1.運用語言描述創設情境
在課堂上通過教師聲情并茂、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描述活動情節、過程,以及角色對話等,使學生如臨其境,盡情參與。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學情境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而且還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快樂體育”在小學體育課實施中,因其自身的特點,特別強調情境的創設,重視在每節課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如在二年級學生的課前整隊時,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沒有集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示:“母雞下……,”讓學生接“蛋”,通過生活常識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回到課堂上。
2.運用背景音樂創設情境
體育教學的場地便是學生的課堂,要布置得賞心悅目,讓學生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背景音樂是根據體育課的基本結構、內容、任務,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選用不同的樂曲,配以教學中的“音樂程序導控”。加入背景音樂對加快人體植物神經機能惰性的克服,消除疲勞,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創造優美的學習和育人環境等具有顯著作用,使學生在學習和鍛煉過程中達到入趣、入境、入情、入理,有滿足感、歡快感,對下次課的期待感,因而大大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3.運用生活經驗創設情境
由于體育與健康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與運動積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生活情境來進行小學體育教學顯得尤為必要。如結合剛剛結束的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主題“激情盛會、和諧亞洲”,我們在教學中也來模擬進行班級運動會,樹立亞運會為國爭光的冠軍榜樣,胸懷祖國,勇于拼搏。在具體的情境創設時,我們正確使用生動的語言、激動的語調來敘述情境,使學生受到感染,讓學生身臨其境,跟著教師的語言描述而變化。如在組織學生進行準備活動時,可采用適宜的解說詞來配合學生的動作練習,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以積極的姿態進入學習。只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視野出發,才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運用游戲創設情境
新課程關注的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和情感的體驗,并且兒童對任何事物都懷有好奇、喜新、求趣的心理。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以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中心,有意識、有目的地創設一種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體育情境,利用游戲進行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活躍學生的創造才能,而且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愉悅身心,從而使學生愛上這門功課,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例如:在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進行隊列訓練時,我準備了一些小喇叭讓他們邊唱邊表演“學做解放軍”……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極其認真,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實,在這堂課上,我只不過是根據低年級兒童好動的特點,從他們的興趣入手,讓教學內容游戲化;再準備了一點教具,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活動更具魅力,就讓學生樂不思蜀了。
5.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
利用電影、電視、錄音和多媒體等工具創設情境,能增強學習的效果。當學習比較復雜的技術動作時,有條件時常常觀看技術電影及錄像,分析動作要領,觀后使學生直接感受技術要點。
三、運用情境教學法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情境的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
情境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因而,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定。
2.從學生實際出發
雖然小學生都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各有自己的特點,對于年齡較小的低年級如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適當增加游戲和富有故事情境的教學內容;而對于高年級比如五年級、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就應該增加一些帶有教育意義的情境設計,比如觀看優秀運動員的比賽錄像增強愛國情感、開展小組比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角色扮演(比如讓學生扮演裁判、評委等)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學會換位思考等等。總之,教學情境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特點,才能實現教育目標和教學效果。
3.情境的設計要自然貼切
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要盡可能地貼近教學內容,盡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顯得自然貼切,讓學生感到合情合理;否則,不僅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反而不倫不類、貽笑大方。
4.注重學生的情感投入
情境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是否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教師預設的情境中,比如,教師讓學生扮演青蛙,有的學生覺得沒意思而應付差事得完成動作,有的學生卻真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自由跳躍在天地之間的青蛙,甚至在練習中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因此,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對活動情境的情感投入,并進行適當的調節和引導。
總之,情境教學是一門藝術。它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創設情境的方法也很多。小學體育教學中借鑒情境教育教學的方法,關鍵在于教師從教學目的出發,根據體育教學的不同要求,設置最佳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形象思維的空間舞臺,使學生在“情境”中玩,“情境”中學。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朱芳.探究小學體育情景教學的必要性[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30期
[2]李小娟.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年2期
[3]洪雅秀.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體育科技,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