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王文樂

我出生于1979年,相比同齡人可能相對幸運一些。在留學回國3年之后,我于2012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目前化學領域還沒有80后獲得“杰青”的資助,因此,我暫時是化學領域最年輕的“杰青”獲得者之一。
2009年,我從美國留學回國,回到了我的母校北京大學,在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建立了化學生物學實驗室,發展基于蛋白質的新型化學生物學技術平臺,并基于此深入研究病原菌和宿主細胞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基礎科學問題。
我的課題組希望突破的方向是實現在特異活細胞環境里激活特定的蛋白質。這種調控根據蛋白質目標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應用。在實際應用當中,如果激活的是細胞的保護性蛋白質可能就會實現細胞不受細菌、病毒的侵染;如果激活的是某種具有調控功能的蛋白質就可以保護細胞不至于變成癌細胞。在基礎研究領域,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2014年3月16日,我的課題組在Nature Chemistry雜志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首次利用小分子鈀催化劑激活了活細胞內的特定蛋白質。我們將基于鈀催化劑的“脫保護反應”與非天然氨基酸定點插入技術相結合,通過優化生物相容的小分子鈀催化劑和化學保護基團,成功發展了一種活細胞內的普適性蛋白質激活技術。
這是一項具有高風險的研究工作,因為鈀催化劑具有毒性,一般利用鈀催化劑都是在試管和燒瓶里,極少在以細胞為載體的實驗中利用鈀催化劑。我之前也做過一些類似的實驗,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具有創新性的科研思路,可是風險很高。面對如此高風險的科研思路,我也曾經顧慮重重。當時如果沒有獲得“杰青”的支持,我也許不會去嘗試這種高風險的項目。但是在“杰青”的支持下,我集中精力,義無反顧地開始了在活細胞內利用鈀催化劑進行蛋白質反應的研究。
我的課題組通過1年多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比我們原先設想更大的收獲。我們利用鈀催化劑成功實現了蛋白質的偶聯反應,在2013年年初將成果發表在化學領域最好的雜志之一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最近的引用率在不斷提高。做完偶聯反應之后,我們前不久又成功實現了上文所說的鈀催化下的蛋白質脫除反應,該成果在評審過程中獲得了評審專家的高度評價。
不到2年時間里,我的課題組就沿著這個原來我覺得具有很高風險的科研思路上取得了研究成果,而這兩個研究成果正是“杰青”資助我在科研領域自由地開展研究帶來的最好的回報。
可以說,“杰青”為科研工作者的學術自由提供了保障。因為它是一個人才基金,而不是純粹資助某個研究課題的基金。“杰青”為學術自由提供了保障,獲得者可以自由從事自己所希望的學術研究,不會因為研究內容偏門而被否決。獲得“杰青”的資助后,我和我的團隊可以更自由地進行學術研究,我可以潛心地對一些挑戰性更強、更前沿的方向進行研究。
獲得“杰青”的資助也是對青年人科研水平的一個重要認可,證明獲得者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礎和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可以自由地發展,這也是我追求的目標——在學術領域里我行我素地從事研究。我希望能夠有一個自由的環境,沒有羈絆,通過自由的發展和發揮創造力,想前人之未想、做前人之未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基礎研究領域,自由性非常重要。
要獲得“杰青”帶來的學術自由性并不容易,因為申請“杰青”對年輕人來說確實是巨大的挑戰。主要挑戰在于,我們在申請或者是在評審答辯過程當中總要不斷思考,我過去所做的研究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相比,有哪些是獨立完成的且具有創新性的成果?這_標準對于很多科研工作者來說非常有難度。因為做科研的過程中,研究成果能夠實現創新性和獨立性兼具的并不多,這也是我在“杰青”項目的申請和評審答辯過程中,感受到的最大的挑戰。我們學校和學院都非常重視“杰青”這個品牌,為此,學院專門組織了教授專家進行模擬答辯,幫助申請者提煉和考核研究項目的創新性和獨立性。我也把申請“杰青”的過程當做一次科學訓練,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所以當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評審之后,我感覺今后做科研會更加專業,更加注重創新性和獨立性的內容,對今后科研項目的選擇也有了更高的判斷標準。
現在我的“杰青”項目還在執行過程當中,我已經感覺到,獲得“杰青”的資助對科研工作者科研學術生涯的巨大影響。這是一個讓科技工作者一生受益的項目,通過“杰青”的長期穩定支持,能大大增強科技工作者獨立創新的愿望和能力。
我想之所以我能獲得“杰青”的資助,更高的層面上應該歸功于我國大力發展交叉學科的整體規劃。化學生物學是新興的研究領域,符合國家科技發展的方向,這種交叉領域的研究受到科技界的廣泛重視。我國在化學生物學領域的研究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因此國家也在下大力氣推進這種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
目前,我們這個學科和研究領域仍然在穩步的建立和發展當中,由于是一個新的學科,所以沒有一個特別固定的形式,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也比較自由,同時在學科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在磨合。我很幸運,能夠伴隨著國家學科的發展而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