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墜
摘 要:近年來,大學畢業生逐漸增加,就業形勢就愈發嚴峻。本論文借助GM(1,1)模型對以后幾年的畢業生人數進行預測,根據所得數據提出解決就業形勢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GM(1,1)模型;預測
一、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現狀
近些年來大學生的就業環境并不樂觀,2013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在800萬以上,比2012年人數增加100萬。而2002年,全國才將近134萬畢業大學生,不到2013年的1/6。這一事實說明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階段進入到大眾化教育。然而,我國與之相匹配的就業政策還不完善,由于大學生供需失衡、就業市場缺乏有效的就業服務機制等原因,造成大學生就業難,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妥善解決,不僅影響大學生的家庭穩定,也關系著社會的穩定發展。本論文利用GM(1,1)模型,借助R軟件,對2012-2021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進行預測。希望對解決就業問題提供數據支持。
二、實證分析
(一)GM(1,1)模型?;疑到y是通過對原始數據的整理來尋求其變化規律的,這是一種就數據尋求數據的現實規律的途徑,我們稱灰色序列生成?;疑到y理論認為,盡管客觀表象復雜,數據離亂,但總有整體功能的,因此必然蘊含某種內在規律?;疑到y理論的GM(1,1)模型預測稱為灰色預測,可分為5類:數據預測、災變預測、季節災變預測、拓撲預測、系統預測[1]。數列預測是對系統變量的未來行為進行預測,GM(1,1)是較為常用的數列預測模型。GM(1,1)模型是基于隨機的原始時間數列,經過按時間累加后所形成的新的時間數列,其呈現的規律可以用一階線性微分方程的解來逼近。可以證明這時的原始數列呈指數變化規律。故當原始時間數列隱含著指數變化規律時,GM(1,1)預測將是非常好的預測。
(二)實證分析
表1 2002年——2011年大學畢業生人數
Tab1.Graduates from 2002 to 2011
(百萬人)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從中國統計年鑒獲得數據,用R軟件進行灰色模型預測。用R軟件操作過程及所得結果如下:
> source("D:\\新建文件夾\\GM11.R")
>
a=c(1.337,1.877,2.391,3.068,3.775,4.478,5.119,5.311,5.754,6.082)
> GM11(a,20)
GM(1,1)參數估計值:
發展系數-a= 0.1223509灰色作用量u= 2.171803
x(1)的模擬值:1.337 3.821264 6.628857 9.801859 13.38783
17.44052 22.02066 27.19692 33.04686 39.65819 47.12998
55.57422 65.11749 75.90282 88.09187 101.8673 117.4357
135.0303 154.9148 177.3873
x(0)的模擬值:1.337 2.484264 2.807593 3.173002 3.585971
4.052687 4.580146 5.176255 5.849948 6.611322 7.471789
8.444247 9.54327 10.78533 12.18905 13.77546 15.56835
17.59458 19.88452 22.4725
殘差:0 -0.6072642 -0.4165926 -0.1050024 0.1890295
0.4253133 0.5388538 0.1347451 -0.0959475 -0.5293216
相對殘差:0 0.3235291 0.1742336 0.03422503 0.05007404
0.09497841 0.1052654 0.02537095 0.01667492 0.08703084
殘差平方和= 1.367875
平均相對誤差= 10.12647 %
相對精度= 89.87353 %
后驗差比值檢驗:C值= 0.1384369
C值<0.35, GM(1,1)預測精度等級為:好
圖1. 2012-2021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預測結果時間序列圖
Pic.1 predicted graduates from 2012 to 2021
用R軟件對2012-2021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預測結果依次為7.471789、8.444247、9.54327?、10.78533、12.18905、13.77546、
15.56835、17.59458、19.88452、22.4725(百萬人),通過數據和時間序列圖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從2010年開始,人數呈遞增的趨勢不斷增長。
三、對策建議
從以上得出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近幾年全國高校的連續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劇增,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大學畢業生人數仍然會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由此所產生的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讓畢業生順利就業,是擺在高等學校和社會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高等教育制度的革命性變革是教育事業改革中的一個巨大浪潮,這個浪潮對高校學生就業造成沖擊,因而成為問題。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在大學生、家長和社會對改革的認同和適應下,問題的解決雖然己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從存在問題的分析中提及的種種情況來看,問題的解決還是任重而道遠,還有大量的上作要做。
(1)政府要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要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2)高校要調整好專業和課程設置。高校應該拓寬專業口徑,從寬口徑和動態性等方面推進增強高等學校專業設置的適應性,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訓練。(3)消除對雇傭大學生的歧視。從現實的就業市場角度看,用人觀不當尤其體現在就業歧視上。(4)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職業和社會的了解也需要一個逐步的過程。因此就業指導的對象不能局限于畢業生,而應該把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學校和社會要幫助大學生逐步轉變就業觀念。只有樹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業觀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上找準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在就業難的形勢下使自己處于主動狀態。要實行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張維迎指出, 企業家資源短缺是發展中國家經濟起飛的主要瓶頸, 具備現代科學知識的大學生創業是邁向經濟增長國的開端,充滿無限機遇與挑戰?,F代大學生應具有創新精神, 具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欲望, 政府則應進一步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環境, 加強政策支持力度, 如提供小額貸款、減免稅收、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咨詢服務后續扶持等“ 一條龍”服務,使大學生獲得全方位的幫助和支持[2]。(5)大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社會需要的是能夠適應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時機,發揮自身的價值。應該看到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道路還很長。
參考文獻:
[1]古川,張岳.GM(1,1)灰色模型改進及其應用[M].海洋測繪,2008,(5).
[2]姚裕群,李從國.促進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對策體系研究[M].東岳論叢,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