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然
摘 要: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行業新興的一種商業形態與盈利模式,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影響逐步擴大。他的出現使商業銀行支付結算功能被弱化,迫使商業銀行改變經營理念,重新審視自身優勢與劣勢。以此為契機,商業銀行對自身經營思路、組織架構、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新的梳理與再造,從而在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取得不敗之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現狀
隨著我國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互聯網普及應用速度的提升,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商業模式正在對傳統商業銀行產生巨大影響。在以創新思維發展起來的業務模式與價值模式,逐步替代掉傳統商業銀行在結算、資金、中介等方面的功能。而我國商業銀行由于受到傳統經營模式影響,大部分商業銀行對互聯網金融在初期興起時并未能給予足夠重視。當互聯網金融以勢不可擋的進攻態勢下,各大金融機構才恍然大悟,加大對網上銀行的人員與資金投入。但是以支付寶、財富通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早已經占據了網絡支付的半壁江山。
二、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逐漸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需要到銀行辦理的業務,逐步在互聯網上可以完成。互聯網金融除去最傳統的支付功能外,近年來逐漸向理財、信貸等商業銀行優勢項目過渡,對我國傳統的商業銀行產生巨大沖擊。對比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在以下三個方面逐漸嶄露頭角:
1.支付功能
支付功能一直是商業銀行最為基礎的一項功能,在支付的基礎之上,銀行逐漸產生了支付、貸款、匯兌等各項業務。然而,互聯網金融正是以支付業務為起點,直接威脅到商業銀行在支付領域的重要性,使傳統商業銀行正在面臨不斷被邊緣的境地。互聯網金融在支付領域主要是以第三方支付為代表,由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平臺,完成網上交易的支付工作。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調查顯示,2014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333.33億筆,金額1404.65萬億元。其中,網上支付業務285.74億筆,金額1376.02萬億元,網上支付已占全部電子支付業務總額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第三方機構利用在支付功能上占有絕對優勢,一方面進一步改變了用戶的支付方式(依賴網絡支付),增強用戶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粘度;另一方面,第三方機構利用其在電子支付領域的絕對優勢對傳統商業銀行形成“買方市場”,從商業銀行獲取更加低廉的支付費用,甚至與商業銀行原有客戶資源進行進一步“綁定”。
2.信貸業務
在支付業務的基礎上,小微信貸業務逐漸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起來。以人人貸為例,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人人貸成交額已突破30億,注冊用戶超過80萬。相對于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依靠第三方支付發展起來的小微貸款,更加適合中小企業及個人,其“金額小、期限短、純信用、隨借隨還”的特點,彌補了傳統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成本高、效率低,服務對象局限于大企業客戶的短板。
由于我國商業銀行傳統的盈利模式影響,針對個人及小微企業的貸款,已逐漸在商業銀行盈利模塊中邊緣化。金融機構更愿意貸款給規模大,效益好,有信用記錄的大中型企業。目前,針對中小企業發放小微貸款的金融機構,主要以各地的城商行為主。但是城市商業銀行由于物理網點較少,區域化經營等特點,收到地理范圍限制。不如在互聯網上進行貸款便捷,且人力成本等各項成本較互聯網金融機構要高出一截。隨著近年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行,傳統信貸業務利差縮減,小微貸款的巨大市場潛力與高收益,都促使著商業銀行進軍小額信貸領域。
3.中間業務
中間業務是除存款、貸款外,我國商業銀行一項重要的利潤來源。2013年,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共同推出的貨幣型基金余額寶,其具有收益高,起點低,風險小,贖回時間短等特點。一推向市場,就對我國的活期存款業務產生巨大影響。而基金代銷業務,也不過是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中的一項。商業銀行雖由于其地理網點分布廣泛,信用度較高而受到中老年客戶的信賴,但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讓用戶可以體驗到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話費、水電煤氣、交通違章罰款等代付代繳業務。傳統中間業務市場的利潤正逐步被互聯網金融企業蠶食。
三、我國商業銀行應對策略及分析
1.改善客戶體驗,轉變經營中心
互聯網金融區別與傳統金融行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重視客戶體驗,使其操作界面與客戶服務都能體現出以客戶為中心的特點。相較于互聯網金融公司所能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傳統金融機構提供出的服務就沒有那么靈活多變。客戶體驗是商業銀行想要應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沖擊所亟需提高的部分。首先在產品研發時,就要以客戶的需求與習慣為出發點,研發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其次,操作系統要盡量的簡便明了,有不少商業銀行在開發網上銀行的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的防控風險,操作界面十分復雜,不利于客戶的使用。最后,要對傳統產品的業務流程進行進一步的梳理,壓縮辦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2.學習先進經驗,打造強強聯合
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天,所衍生出的各項產品都有了非常成熟的產品流程與明確的市場定位。我們在看到挑戰的同時,也能看到商業銀行發展的機遇。互聯網公司已經完成了前期的消費者培訓與產品的開發,商業銀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優勢,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強強聯合,一方面學習其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可以與互聯網企業對現有客戶群體進行價值創造的進一步挖掘工作。兩者可以進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最終達到雙贏。
3.重視人力資源,做好團隊建設
一直以來我國的商業銀行對于科技投入的資源較少,系統內精通信息技術的人員較為匱乏。通過這兩年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各家商業銀行均認識到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加強了對信息技術部門的資金投入與人才儲備。有的商業銀行還專門成立了互聯網金融部,專門進行本行的互聯網金融運營與推廣工作,促使商業銀行能緊跟互聯網發展潮流,推出更多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