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
摘 要:一個國家的會計制度的規范性關系到這個國家的財務管理狀況,而判定的標準是是否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此外對于國內的會計從業人員的管理與組織水平 、國家對會計人員進行領導也是至關重要,這些都關系到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安全,本文從我國現有會計制度的現況和突出的問題出發,對我國現有會計制度進行分析,并提出會計制度未來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財務;會計;會計制度;對策研究
一、引言
自改革開放后,國家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逐漸向市場經濟過渡,與經濟相關的會計核算管理體制也不斷完善,來符合當前財務結算的實際情況。各種會計法規的規范,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如今會計電算化已經普及,會計核算系統、信息越來越符合市場化發展要求,但仍在諸多細節方面缺少切實的管理,如會計主體獨立性差、監管機制不健全、法律體系亟需更新等。由此可見,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的監管、提高從業人員專業水平和素質、深化會計制度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二、我國當前會計制度所存在的問題
1.會計主體獨立性差。會計核算和管理是財務制度中重要的一環,是審核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但并不是獨立的存在,然后由于現在的各個企事業單位中的會計人員由于直接隸屬于所在單位的管理,這就容易導致會計制度不能有效的制約財務上的違規收支,特別是在國有單位當中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在國家經濟預算時出現問題并影響經濟投入,而對于私營單位來說則易形成企業的會計結算等相關信息的失真,這種情景不利于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對各地企業發展和稅收造成不好影響。
2.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在改革開放初期,通過立法的形式確立對我國的會計制度,包括了對企業和政府會計審核機制,同時也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法律意識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行了規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的會計核算和管理程序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局限性的監管制度造成各種會計管理工作漏洞,影響到當地經濟的發展。
3.法律體系亟需更新。我國雖對會計制度和會計從業人員有著一定的法律規定,但卻沒有根據時代的發展提出面向現有問題的革新,特別是當前經濟發展中,經濟主體更加廣泛,對不同的經濟主體如何進行劃分,應執行不同的會計核算和管理制度。
我國部分中小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由企業所有者親戚、朋友擔任,其職業素養不高,專業能力有待提升,注重企業現金流的核算,忽視了財務對各項經濟活動的監管職能,企業部分高層領導利用權利,形成“小集團”利益,鉆法律漏洞。
三、革新會計制度的建議與思考
1.完善會計法律體系。我國基本國策是依法治國,也就是說法律是我國治理國家的主要手段,同樣會計制度也應加強法律上的規范,以《會計法》為指導,避免法律死角的出現,對各種會計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制度應做適時的更新,加強會計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培訓,確立新的會計發展模式,符合時代需要。
2.加強監管制度和人員管理。只有法律而沒有足夠的監管力量就會形成形同虛設,所以為了保證企事業單位中的會計制度能夠根據法律進行就需要加強監管制度,在不干擾了正常的經濟市場發展的前提下進行管理,要能夠做到提前預防,及時發現,及時管理,做到將問題扼殺在萌芽中。
此外,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管理也要做到規范化和嚴格化,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形成法律法規,注重將現金會計與主管會計工作分離,會計管理與經濟業務人員相互制約,并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相關法律的學習,從而形成較為自覺地對于相關法律的維護,自覺地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從會計制度的基礎進行維護整體,而對于違規人員要堅持驅逐出體系,凈化會計從業人員隊伍。
3.深化會計制度改革,加強審核透明度。對現有的會計制度應該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進行相關條款的調整,做到能夠在保證了公平的前提下,推動社會上會計制度能夠服務社會,促進企事業單位的相關事業的發展,從而提升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程度。會計制度從來都不應該是阻礙經濟發展的絆腳石,而應該是促進經濟發展正規劃和職業化。
另外,會計制度審核要有透明度,同時在全社會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展示和介紹,根據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對于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審核的結果應該高于社會知曉,起到強化社會監督的效果。過去由于監督力量的不足,社會對于會計制度的了解也更少,從而造成了很多會計從業人員和企業經營者們對于相關的法律法律的了解不夠,容易造成無意間對于會計制度的投機取巧,因此,應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力爭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4.加深與國際會計制度的接軌和學習。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趨勢,無論是我國國內外國企業的入駐,還是我國企業在國外的投資和發展都是在反映這個趨勢,并且正在逐步的加深,所以再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之下我國的會計制度也不再是局限于我國的國內,所以也就需要在體現中國特色的前提下,根據國際的行業慣例進行會計部分條款的接軌,做到在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統一,并且在會計信息的更加準確等諸多方面進行調整。
四、結束語
規范和完善我國的會計制度目的在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會計制度的變革,不同時代我國的會計制度應有所差異,不同的歷史時期起到不同的規范作用,使之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在我國依法治國的前提下,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于社會會計制度的監督和管理,使會計制度在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前提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宇平,陳世軍,張浩.淺析我國當前的會計管理體系與模式的創新[J].財會研究,2010,3(9):46-53.
[2]韓新龍,李敏峰.關于完善我國會計體系的思考[J].商業會計,2007,9(6):36-47.
[3]黃志,吳昊.論我國會計管理體系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財務與會計,2003,6(10):46-65.
[4]朱磊,馬艷輝.對我國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的探討[J].上海會計,2002,9(8):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