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瓊
摘 要:企業財務報表是企業向外界表明自己的經營活動及經營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外部投資者及政府部門監督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據。雖然如實制作財務報表是企業經營者的義務,但我國大多數企業出具的財務報表都很難準確反映企業真實生產經營情況。本文通過對現行財務報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財務報表進行改進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財務報表;主要問題;建議
一、企業財務報表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1.企業財務報表的現狀
2005年11月8日,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秘書長王軍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主席戴維·泰迪共同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了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趨同的基本原則。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加快了財務會計制度向國際標準趨同的腳步。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之后,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為了避免企業再次陷入永無休止的會計舞弊之中,提出對國際主要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的要求,并在2008年10月正式公布了討論稿。此后國際會計該準則通過后,迅速在世界主要國家執行,如我國A股的上市公司從2009年開始就按照新準則的要求,在企業利潤表中標注“其他綜合收益”和“綜合收益總額”。
2.當前財務報表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財務報表未真實反映企業的無形資產
由于國際會計要素僅要求反映企業現實發生的財務變動情況,因此財務確認標準并未將無形資產包括進去,導致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無法被記錄或者無法完全被記錄。在企業制作的財務報表中缺少了無形資產、知識資本、人力資本和企業其他核心競爭力等優勢資源的記錄,不但無法準確記錄企業真實的財務變動情況,有時還會導致企業財務報表的嚴重失真。在現代社會,知識經濟、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達,有些無形資產甚至比有形資產更有價值,因為這些因素有可能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從會計制度的本質來說,無形資產只要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回報和資產增值,就應當被認定為企業的重要財務因素,就應當在財務報表中進行反映。
(2)財務報表未完全披露非財務信息
根據現在的會計準則,財務報告需要按照要求披露財務方面的信息,而對非財務方面的信息則未提出要求。有可能造成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一些前瞻性的信息。如:財務報表不需要反映企業經營背景,無法記錄企業當前所處的行業發展前景,造成報表使用者無法對企業的發展前景進行分析,無法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實現過程進行客觀評價,而非財務信息恰恰是影響企業將來發展的重要財務因素。
(3)財務報表缺乏及時性和預測性
按照現行的會計準則及慣例,企業的年度財務報表基本上都要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披露,就在年報披露的時候,企業又要準備一季度報和三季度報,這兩份報告的時間要求是在當年的4月30日和10月30日前,半年報則要求在半年度之后的第2個月內披露。這樣看來,基本上財務報表披露的時間要比自然月份要晚,企業的第三季度財務報表與年度報表的披露時間甚至晚了6個月之久,這樣滯后的信息傳遞,已經無法適應信息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對于突發性的會計信息無法及時反映,導致財務報表在適用時無法準確匹配企業的發展現狀。特別是對于一些金融企業,由于他們手中持有了大量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這些金融資產很可能市場環境的變化隨時發生大幅波動,會導致資產的估值發生較大的波動,會給使用財務報表判斷企業價值的人造成錯覺,增大了企業盈利的不可預測性。
二、對現行財務報告進行改進的一些建議
1.在財務報表附注中,對企業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有機結合,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決定應披露哪些信息,對于一些重大項目或者重大的資產變動情況要詳細披露,對涉及企業資產變動和價值重置的重要無形資產及非財務信息都要及時進行披露,提高報表的實用性及準確性。具體做法是,企業可以在無形資產下的明細中記錄企業存在的難以用貨幣計量的其他無形資產,如:企業適用的先進的管理技術、銷售渠道和其他難以用貨幣進行計價的核心資源。
2.在財務報表中將企業的經營背景情況和最近的新動向進行披露。對于一些正在進行多元化轉型及互聯網企業,由于企業的經營背景隨時可能發生改變,如果不及時在財務報表中披露那些關系企業發展的非財務信息,單是基礎的財務數據根本無法提示企業的發展前景,外部人根本無法對企業的發展前景進行評價,很可能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失。披露了這些非財務信息及企業無形資產,可以讓外部投資者更加清楚的了解企業最近的投資活動,發展方向,提高對企業發展前景的認知度。
3.要求提前披露財務報表。企業對財務業績進行預告并且加大半年報的披露的詳細程度,利潤表里要求按全面收益觀進行披露,即要把按照準則確認的利得或者損失等其他綜合收益在利潤表中反映出來而不是像新準則前那樣繞過利潤表而直接計入資產負債表中。全面收益應該按照收益的可持續性分類披露以便提高部分收益的可預測性。
三、結語
企業的財務報表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體現,正確的財務報表信息,能夠及時、準確的反映企業價值的發展過程。制作一份盡量完善的財務報表,有利于國家經濟管理部門了解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通過對各單位提供的財務報表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業、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以便宏觀調控經濟運行,優化資源配置,保證國民經濟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成圣樹,郭亞雄.關于財務報表的歷史演變(上)[J],財會月刊,1998,1.
[2]成圣樹,郭亞雄.關于財務報表的歷史演變(下)[J],財會月刊,1998,2.
[3]葛家澍.未來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的模式[J],南京經濟學院學報,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