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要】本篇文章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著眼于學生自我效能的基本情況及其影響因素,探究學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之間的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自我效能對其學習成就有重要影響,從而為英語教育提供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自我效能 ?主要影響因素 ?關系 ?學習成就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06-01
一、引言
自我效能這一概念是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指的是個體對自己完成某一行為活動所具有的能力的判斷或評價。近年來,自我效能不但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的興趣所在(周勇,董琦,1994),而且在二語習得領域受到廣泛重視(Mills, 2007; Elias,2007; Truxillo,2008;張慶宗,2004;陳堅林,2007),多集中在對自我效能影響因素的研究,并表明自我效能與學生自主學習行為間存在正相關。然而,關于自我效能與學生成績之間的探究存在分歧(吳喜燕,張慶宗,2009;)。另外,縱觀研究設計多為測量類的定量研究,而忽視了個體自我效能發(fā)展的階段性及其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答會明,習麗,豆宏健,2011)。少有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著眼于個體自我效能發(fā)展的階段性基本情況及其影響因素,探究學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之間的關系。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基于特定的閱讀任務,從三個角度:期望,價值期望,情感期望,對學生自我效能的基本情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描述,從而探究學生自我效能與其學習成就之間的關系。
二、自我效能研究綜述
自我效能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或某類任務,是個體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動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與具體任務聯(lián)系在一起的。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以往的成敗經(jīng)驗;二是通過他人的示范效應;三是通過社會勸說;四是通過情緒狀況和生理控制(周文霞,郭桂萍,2006)。自我效能主要具有水平、強度、延展性三個維度特征。水平維度,指特定目標行為的難易,會導致個體選擇不同難度的任務。強度維度,指一個人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目標行為的確信程度。延展性維度指某個領域內(nèi)自我效能對其他領域中自我效能的影響延展性(周文霞,郭桂萍,2006)。基于這三個維度,本次研究從三個角度:期望,價值期望,情感期望,對學生自我效能的基本情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描述。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綜上所述,本次研究提出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1.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時,影響學生自我效能重要因素是什么?
2.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時,學生的自我效能是否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有影響?
(二)受試:本次研究基于泛讀課教師布置的任務,選取天津某所高校英語專業(yè)泛讀課大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一共兩個班,每班24人,兩個班的泛讀課由同一位年輕女教師授課。本次研究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先是分別對兩個班學生課上對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的反映情況進行觀察,并寫成田野觀察日志。隨后分別在每班隨機選取6名同學,關于教師給予學生任務閱讀后,學生對完成任務的期望,價值期望,結(jié)果期望三個角度的感受進行訪談,從而對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過程中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進行總結(jié),進一步探究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之間的關系。
(三)研究結(jié)果分析:通過田野日志和訪談內(nèi)容分析,總體參與者的自我效能不低。學生在完成教師閱讀任務時,影響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是成功或是失敗的學習經(jīng)驗,學習內(nèi)定目標與完成任務之間的一致性,以及不同學習者的學習歸因。同時,學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自我效能影響學習者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努力付出、意志的控制。從訪談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高者,學習成就高,反之亦然。
四、結(jié)論與啟示
學習成就高者,自我效能感強,容易接受挑戰(zhàn)性的任務,愿意付出,對自己完成目標,有很強的自信。在遇到困難時,能很好地控制影響自己發(fā)揮的不良因素,尋找有效的解決策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反之亦然。因此,要使學習者取得更好的學習成就,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把提高學生自我效能納入思考范圍。同時,學習者自身也應把改善自我效能作為一個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Bandura,A. Self?鄄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New York:Freeman, 1997.
[2]Elias,S.&MacDonald,S. Using Past Performance,Proxy Efficacy, and Academic Self?鄄efficacy to Predict Colleg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3]Mills,N.&Pajares,F(xiàn).&Herron,C. Self?鄄efficacy of College Intermediate French Students:Relation to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J].Language Learning,2007.
[4]Truxillo,D.&Seitz,R.&Bauer,T. The role of cognitive Ability in Self?鄄efficacy and Self?鄄assessed Tes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8.
[5]陳亞軒,陳堅林.網(wǎng)絡自主學習成績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 2007.
[6]答會明,席麗,豆宏健.10年來我國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綜述[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校報,2011.
[7]吳喜燕,張慶宗.英語專業(yè)學生自我效能、學習策略、自主學習能力與成就的關系研究[J].外語教學,2009.
[8]張慶宗.自我效能理論對外語學習策略教學的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 2004.
[9]周勇,董奇.學習動機,歸因,自我效能感與學生自我監(jiān)控學習行為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994.
[10]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