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萍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源源不斷地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舞蹈教育是培養高職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受多種因素制約,高職舞蹈教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結合高職院校舞蹈教育的特點,本文對高職院校舞蹈教育的結構優質化作了淺論。
【關鍵詞】高職院校;舞蹈教學;結構優質化
一、高職院校舞蹈教學的特點及目的
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具有如下不同于其的特點:
第一,生源舞蹈基礎差異性較大。跟普通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多元化,包括通過高考錄取的高中生、繼續升學的中專生、師專生或職業高巾生、白考的社會生等。這些學生來自不同類型學校,舞蹈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已經接受過一定的舞蹈訓練或形體訓練,在身體的柔韌性、各個部位的肌肉能力,以及舞蹈的技能技巧及身體的感覺韻律方面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有些學生則從未接受過任何舞蹈方面的訓練,基本是零基礎,身體的柔韌性、軟開度等都較差,再加上已過發育期,骨骼基本定型。
第二,高職舞蹈課程的人才培養以應用性為主。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為寬廣知識面、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高素質的面向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一線的技術型人才。以前只有在藝術院校才開設的舞蹈專業,如今已經是全國許多綜合性大學和職業學院的主要專業,舞蹈,已成為社會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高職院校本身的特點,高職院校的舞蹈人才培養應該根據舞蹈人才市場需求,培養要演能演、要教能教、要編能編、要講能講(即理論傳授)的應用能力較強的人才,而不是只能演不能教,只能教不能編、只能編不能講的單一模式。
第二,高職學生舞蹈主動性較差。從學習實踐來看,高職生舞蹈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太強,容易放棄甚至是白暴自棄。特別是舞蹈基礎較差的學生容易因為訓練的難度而產生厭倦感。此外,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發展迅速,招生規模日益擴大,學生數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教師的速度,因此本該采取小班教學的舞蹈課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呈大班化趨勢。較大容量的教學使老師常常無暇順及與學生細致的交流,而在隨大流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掉隊。
結合高職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如上特點,高職院校舞蹈教學的目的即思路不妨定位為:以素質培養和實踐活動能力為主干線,逐步實現舞蹈課程優質化結構的教學。
二、高職院校舞蹈教學結構優質化的開展
(一)正確認識“舞蹈”,給舞蹈準確定位
如今,一些中小學的藝術節、綜合晚會和職高院校的文藝晚會等的學校舞蹈類節目都偏向于街舞或者不倫不類的“現代舞”,學生服裝奇異,濃妝艷抹,音樂動感十足,跳的人動作越搞怪,觀者的響應更熱烈。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我們一個嚴峻的思考:我們的舞蹈教育與巾小學、幼兒園的教學實踐為什么在現實巾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什么才是舞蹈美?怎樣引導學生去發現真止的舞蹈美從而提升舞蹈情趣?我們的課堂教程能否適應新時期教育狀況的需要?
究其原因,對“舞蹈”的定位偏移不能不說是一個主要原因。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的來臨,高職院校也在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及實行自主招生計劃,這種情況或多或少都會使教學定位發生了偏移。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是以師范類的模式結合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進行r一種“新”舞蹈教育專業的建設。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教學普遍指導思想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科研成果及創新技能的發展。對于青年教育工作者來說,往往會盲目探索,走了彎路,學生在課程上的學習也會打了折扣。
鑒于如上原因,要優化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的結構,高職院校應該明確舞蹈教育專業的定位,需要以服務為宗旨,靠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實用性技能。
(二)與時俱進,找準市場的需求,確定合適的人才培養方式
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對舞蹈教學進行準確的定位后,還需要找準市場的需求以確定合適的培養方式。應該把與舞蹈藝術相關的人文知識不斷擴展與外延,通過一系列生動形象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對舞蹈創作的想象力,提高學生對舞蹈表演的創新力,加深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培養學生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促進其個性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情景教學體驗巾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如針對現代社會對于不同文化人才類型的需求,舞蹈系除了開設舞蹈表演、禮儀文秘與流行音舞專業之外,還可以增加爵士舞、交誼舞、公關禮儀表演技巧、辦公室職員技能、舞蹈創作編導及演講與口才等時尚熱門課程。對于舞蹈教師而言,就需要集教學、創作、表演于一身,既要有舞蹈表演實踐,又要有舞蹈教學經驗,將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緊密結合,讓學生掌握多種與舞蹈相關的專業技能,為社會培養實用性舞蹈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要始終堅持為社會服務的理念,既注重提高學生的藝術技巧,又重視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有機把握系統整體巾的各要素,實現系統的整體功能對各功能之和的大于。
(三)優化高職院校舞蹈教學專業的師資資源
優質課程的實施必須擁有優質教育師資。教育師資在教學中要扮演幾個角色:教學的設計者;教學的信息源;教學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反思者和研究者等。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師應該以深化教學質量,實施精品戰略,加強教師自身建設為著眼點;不斷提升舞蹈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其具有現代職業教育必須具備的專業水平。優質教育師資除了具有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外,還應當掌握好舞蹈教育學、心理學等良好的教學法。一名教師對教學的控制點對其教學活動和學生的水平有著顯著的影響。在舞蹈課堂上,積極主動的教師調整好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活動就顯得積極。優質教育師資還必須兼備高尚的師德和情操。在課程實施中,只有教師真誠融人對學生的愛,增加親近感、理解感、期望感,才可以談論如何改進教學或者如何給優質課程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