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歌劇選曲是民族聲樂的一種,要求演唱者把握故事人物形象塑造、民族音樂風格體現、戲劇性再創作等多方面的統一,對演唱者的專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一些膾炙人口的民族歌劇選曲錄入高校音樂教學以來,民族聲樂教學獲得長足的提高。本文結合若干教材選曲,分析了歌者對中國民族歌劇聲樂作品藝術風格的處理。
【關鍵詞】民族歌劇;聲樂作品;藝術風格
我國民族歌劇發展歷程并不悠遠,是在毛主席“洋為中用”的指導思想下民族聲樂的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民族聲樂在民族歌劇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兩者具有共通性,同時民族歌劇的良性發展可以拓展民族聲樂的發展,在唱法和音樂結構上都豐富了民族聲樂的變化。當代民族歌劇的民族聲樂作品已不再局限于地方民歌,融入了更多的其他類別的音樂元素,包括傳統地方民歌《三十里鋪》《槐花幾時開》《阿拉木汗》、戲曲選段《紅燈記》《花木蘭》、影視歌曲《枉凝眉》《鐵蹄下的歌女》等,民族歌劇的音樂元素更為多元化,一些民族歌劇選曲經久不衰,成為民族聲樂的代表作品,比如歌劇《紅珊瑚》中的選曲《珊瑚頌》、歌劇《白毛女》中的選曲《北風吹》等,不但經常出現在熒幕、舞臺上,還被寫入民族聲樂教學教材,深得廣大民族聲樂愛好者和師生的喜愛。
一、中國民族歌劇聲樂作品的藝術特點
(一)戲劇性故事情節
完整的故事情節支撐歌劇的完成,而歌劇中的聲樂作品出自歌劇的一個段落,有敘述故事情節的,也有抒發故事人物情感的,要想生動準確的傳達出選曲的情感,了解歌劇的動人故事是前提。比如解放軍海政歌劇團的九場歌劇《紅珊瑚》講述的是我黨偵查參謀王永剛帶領島嶼老老少少與國民黨反動派、大地主、大資本家等邪惡勢力斗智斗勇最后解放島嶼的故事,出現人物就多,故事情節復雜。又如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根據趙樹理小說《小二黑結婚》改編的五場歌劇《小二黑結婚》,講述的是解放前的劉家峻村里民兵隊長小二黑和小芹的愛情故事,小芹母親貪圖錢財想把女兒嫁給地主,小二黑父親封建迷信給兒子買了9歲的童養媳,地痞流氓金旺還企圖加害這對情侶,最后被區長識破逮捕了金旺,又做通了二老的思想工作,圓滿了愛情。
(二)個性化角色塑造
在歌劇中,演唱者要根據劇情安排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塑造豐滿立體與劇情統一的戲劇人物。歌劇中的民歌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歌曲,要歌者根據歌劇中對人物的具體設定來聯想人物的情感和行為表現,不能自己隨意設定人物形象設計。比如歌劇《白毛女》中的喜兒在不同的劇情發展階段展現了截然不同的性格形象,前后反差巨大,需要表演者有專業的表演功底和較高的歌唱掌控能力。喜兒在第一場中,形象活潑喜人,雖然家境貧寒但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而后父親楊白勞被地主黃世仁逼死,自己又被黃世仁玷污之后,跑到深山變成了控訴社會的白毛女,身心都受到巨大的迫害。這時歌曲的演繹就要找到準確的角色定位,與人物的情感形象相統一。
(三)濃郁的民族音樂風格
民族歌劇中的選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音樂風格,一些歌劇的音樂創作直接來源于民間民族音樂素材,一些是由近現代作曲家對民間小調填詞、變奏等整合而來的創作型民歌。《白毛女》就運用了大量河北民歌和小調,比如《小白菜》和《青羊轉》的基調始終出現在劇中。民族歌劇中廣泛運用到北方地方民歌的數不勝數,比如采用陜北信天游曲調填詞創作的《王貴是個好后生》,也有運用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比如具有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的《阿凡提之歌》、具有藏族牧歌音樂元素的《飛出這苦難的牢籠》等,在節奏和曲調上都具有民族音樂特點。
二、中國民族歌劇聲樂作品的藝術風格處理
(一)鮮明的舞臺表演效果
中國民族歌劇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表演技能的展現要受到情境的規定和民間地域文化的局限,在演唱的同時更注重舞臺表演藝術效果。民族歌劇表演包括眼神、手勢、表情、著裝,這四個因素都是統一于突出藝術感染力為目標的,歌唱與舞蹈動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聲音對情感的傳達、肢體動作對人物情感的把握都要高度統一起來,服務于舞臺表演效果。
(二)強烈的情感表達
同宗于戲劇的話劇,在情感表達上傾向于對話,而歌劇則傾向于歌唱,這也是歌劇藝術的魅力所在。歌劇歌唱者要深刻了解歌詞的意義,并通過曲調完成舞臺藝術的再創造。例如在歌劇《江姐》中《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一段,江姐被叛徒出賣,在渣滓洞中面對反對勢力的丑惡嘴臉義正言辭、大義凜然,不論是敵人的糖衣炮彈還是嚴刑審訊,江姐都鎮定自若、視死如歸,唱出一首詠嘆調表達了自己對革命事業忠心。又如歌劇《紅霞》中的《鳳凰嶺上祝紅軍》選段,紅霞為救紅軍隊伍把白匪帶上鳳凰嶺,并讓志剛向紅軍通風報信來圍殲白匪,在白匪陷入絕境的時候,紅霞三祝紅軍,最后壯烈犧牲。歌者要要自身融入為了革命勝利大無畏的獻身情境中去,才能把感情融入到歌曲中。
(三)靈活掌控語氣語調
歌劇演唱藝術中有很多運用語氣來達到特殊藝術效果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歌劇《白毛女》選段《恨似高山仇似海》的音樂采用了河北、陜西、山西等地的民歌與地方戲的曲調,并加以改編和創作,塑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音樂形象。此作品戲劇性較強,除對聲音狀態的掌握上要嚴格要求外,把握人物的戲劇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時可以夸張表現。如“我是人”、“好”等字說唱的部分,要做到確實是由內心噴發出來的,而不是特意做出的。所以,這些字咬起來要特殊地加重語氣,才能達到特殊的藝術效果。許多歌劇選段里的語言需要注意它的演唱字音的語調。又如歌劇《小二黑結婚》中,小芹在河邊抒發內心情感時,運用各種潤腔來表現女孩子的羞澀。
參考文獻
[1]丁蜀還.對我國民族歌劇演唱藝術的再探討——以歌劇《白毛女》唱段為例[J].湘南學院學報,2010(4).
[2]丁子,周源.中國歌劇如何能夠再提高一步——首屆中國歌劇節專家評委訪談簡錄[J].歌劇,2012(1).
[3]婁文利.瞿小松室內歌劇《命若琴弦》中塑造人物的手法[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3(3).
[4]李欣蔓.原創音樂劇中的創作問題——以實驗音樂劇《最后的瞬間》為例[J].大舞臺,2013(9).
作者簡介:譚強(1993—),男,本科,研究方向:聲樂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