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奇
【摘要】本文首先從個人因素、環境因素、教師引導三方面出發,對影響學生音樂創作的因素進行分析;其次,在上述基礎上深入挖掘了新時期音樂創作的基礎理論,對其創作原則進行研究;最后,結合具體教學狀況,提出音樂創作教學的三方面措施,全面闡述了音樂創作教學中的注意事項。文章對新時期音樂創作教學效益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貢獻性作用。
【關鍵詞】音樂創作;基礎理論;教學方法
前言
作為音樂創新的重要途徑,音樂創作不僅能夠從根本上豐富音樂內容,還可以實現音樂變相篩選,使音樂與人們的需求緊密結合,使其與時俱進,對音樂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當前我國音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并未重視音樂創作教育,在教學中只是實現了音樂知識的傳輸,并未引領其將音樂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創作中,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展。如何完善音樂創作教學,優化音樂創作效益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影響音樂創作的主要因素
(一)個人因素
影響音樂創作的個人因素主要包括對音樂的感知、音樂應用能力等。這些因素直接決定著學生音樂創作的質量,對學生音樂創作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音樂創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否形成良好的樂感,能否將音樂中的理念轉變到實際的應用中,能否完成譜曲填詞等都與學生的天賦具有直接的關聯。只有把握好這種天賦,把握好學生的個人狀況,對其進行合理利用,音樂創作教學效益才能得到本質上的提升。
(二)環境因素
良好的環境對學生音樂創作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激發學生音樂創作的靈感,給予其美妙的創作之旅。這種環境為學生提供了素材積累的契機,可以讓學生在上述空間中不斷累積創作元素,將音樂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將音樂與環境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感知向物質的轉化,創作出具有鮮明個人主義色彩的音樂。
(三)教師因素
教師作是學生音樂創作的引導者,是學生音樂創作的領路人。學生在音樂創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師對音樂的認識、教師的音樂素質等的感染,形成帶有教師“影子”的作品。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音樂創作中非常普遍,在許多音樂大家創作中都出現過。除此之外,教師的知識和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音樂創作效益,影響著學生音樂創作質量,這也是影響學生音樂創作能力的關鍵。
二、音樂創作形式下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教學理論
新時期音樂創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影響學生音樂創作的各項因素,在上述因素基礎上形成相應的教學理念,構建針對性教學理論,從而全面完善音樂創作教學體系,達到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其具體包括:
第一,學生主體理論。音樂創作教學時要把握好學生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創作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創作投入及創作成果,以發展的、激勵的眼光看待學生,從而提升學生對音樂創作的信息,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二,全面培養理論。音樂創作需要大量音樂知識的累積,需要較高的音樂運用能力。因此,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把握好音樂創作的各方面內容,做到系統化、層次化、有序化,保證各項教學工作有針對性、有計劃性地開展;第三,開放創作理論。音樂創作與時間、空間等無關。在教學時教師要構建開放性課堂,給予學生自由、開放的創作空間,讓學生能夠在上述空間中恣意創作,不斷摸索自身的創作之路,形成與自身相協調的音樂風格。
(二)教學方法
音樂創作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篩選,結合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形成完善的教學結構,其具體包括:
第一,節奏的訓練與探索。節奏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音樂創作中的關鍵。因此,音樂創作教學中要先對節奏教學進行把握,做好節奏的訓練與探索,形成探究式教學體系,讓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對音樂的認識,提升音樂掌握水平,為今后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音樂節奏進行感悟,進行雙手打節拍練習、腳部踩節奏點練習等,讓學生在上述活動中潛移默化提升節奏掌握狀況。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依照歌詞進行節奏創作,讓學生自己劃分節奏,對節奏進行構建。
第二,旋律的訓練與探索。音樂創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旋律教學,對音樂旋律的相關知識進行全面講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智能化設備等對音樂旋律進行展現,讓學生在立體的環境中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認識,全面改善學生音樂創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上述設備構建相應的旋律創作訓練體系,讓學生運用智能化軟件進行音樂創作,全面提升學生音樂創作技能,在動手操作中激發學生對音樂創作的熱情。
第三,音樂的摹寫與創編。音樂創作起源于摹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歌曲的摹寫進行全面重視,可以設置相應的課堂活動讓學生練習摹寫,如開展歌曲摹寫接龍,讓學生結合同一首歌曲進行摹寫串接,在各自對歌曲的認識中形成自身的摹寫。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摹寫中加入自身的風格,融入具有自身特色的元素,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特色對音樂創作的重要性,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摹寫到創編的轉換,全面提升學生音樂創作水平。
三、總結
音樂創作作為音樂發展的關鍵,在當前音樂教學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音樂創作教學原則,在上述教學基礎上全面完善節奏和旋律的訓練與探索,把握好音樂的摹寫與創編,不斷引入新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從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改善學生創作效益,為新時期音樂創作注入新鮮的血液。
參考文獻
[1] 陳杰和. 關于新課標下高中音樂創作教學具體實踐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3,16:79-80.
[2] 教育科研課題組. 新課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課堂教學設計研究——基于新課改課程標準的理論和實踐探索[J]. 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S1:1-11+17.
[3] 張飛龍,張建國. 音樂教育和諧發展中的系統方法論[J]. 音樂創作,2008,01:142-144.
[4] 施勝. 高師音樂專業教學與中學音樂新課標的對接[J]. 音樂時空,2014,1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