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的合理化模式探索要立足于教學現狀,以打造優質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舞蹈藝術素養為目標構建新教學模式與舞蹈學習網絡,促進高校舞蹈類課程建設。本文分析了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現狀,探討了舞蹈類課程教學的合理化探索與構建,希望能為教學進步服務。
【關鍵詞】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舞蹈類課程作為高校藝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在高等教育中廣泛普及,舞蹈類課程的開設與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形體藝術素養、舞蹈素養,對滿足學生個人藝術發展與追求有重要價值。當前我國舞蹈類課程雖然得到廣泛開展與普及,但是在教學方面還處于摸索階段,合理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探索作為重要課題,是高校教育亟需解決的發展瓶頸。
一、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影響因素
高校舞蹈類教學課程的開設與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當前舞蹈類課程之所以在高校教學領域處于弱勢地位,缺乏強勢影響力,一是與課程開設、普及、發展時間過短有關,舞蹈類課程的外部影響力不夠大,二是當前社會環境下舞蹈類人才始終并未成為高校人才培養主流,導致相關人才的招收與培養相較其他類別課程而言處于弱勢地位,應試教育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壓制了這類人才的招收與培養,三是舞蹈類課程由于起步晚,本身師資力量、教學資源、教學創新性猶有不足,同其他發展較為成熟的學科門類相比,自身基礎較為薄弱。以當前高校舞蹈類課程的開設現狀來看,教學缺乏深厚且充足的理論支持,實踐研究深度、廣度不夠,都致使這類課程教學模式出現相對落后的現狀。
(二)教學現狀
高校舞蹈類課程目前在國內高校中的普及度尚待提升,從而造成了教學現狀堪憂的情狀。從2006年我國教育部倡導高校開展舞蹈教育課程到現在,僅僅十余年的時間對于該類課程而言,發展后勁尚且不足,還有許多地區的高校并未開設舞蹈類課程,即使有些院校開設了專門課程,同專門的藝術院校相比師資力量、教學資源也較為缺乏。高校在舞蹈類課程的安排設計方面,課時安排不合理、課時安排少、缺乏課外補充與延伸,制約了舞蹈類課程功效的發揮。舞蹈類課程本身對藝術實踐有較高要求,高校受限于自身課程資源與發展歷史,導致藝術實踐機會相對較少,學生們缺乏相應鍛煉機會,不僅制約了自身舞蹈技能的實踐與鍛煉,也制約了綜合舞蹈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的合理化探索與構建
(一)加強理論構建與探索
高校要準確把握當前舞蹈類課程教學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以加強專業建設與發展等為目標開展各類專業討論活動與實踐探索,通過深刻探討舞蹈類課程專業教學現狀,結合高校課程尷尬現狀、舞蹈類人才培養目標、市場人才需求等進行理論方面的探索,構建可用的理論體系服務教學的合理化探索,為滿足國家素質教育大力推進背景下舞蹈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高校要結合近年來舞蹈類人才就業需求與發展優勢,明晰當前舞蹈類課程人才培養近期、遠期目標,從市場人才需求入手優化課程資源建設,結合教學現狀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構建優質舞蹈教學資源。
高校要注重藝術教育中舞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立足藝術教育大格局,不斷完善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主動利用自身優勢向社會輸出先進文化,打造高校藝術教育舞蹈人才培養重地,要聯合其他高校、藝術機構、企業、社會單位等進行協同合作,進一步探索舞蹈教育的內涵發展與教學規律,探究高校舞蹈課程教學合理化新模式的實踐效果與價值,為舞蹈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就業服務。
(二)構建立體舞蹈教學網絡
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中問題多多,比如教法簡單、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實踐機會缺乏等,合理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要立足于這一尷尬現狀,從阻礙高校舞蹈課程發展的瓶頸入手,探索構建立體舞蹈教學網絡的路徑,突破瓶頸,營造優良教學環境,滿足學生舞蹈發展需求。
立體舞蹈教學網絡的構建要著重激發學生興趣與參與性,從學生實際發展需求出發營造優良的藝術氛圍,對學生進行全面舞蹈熏陶,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舞蹈學習,為立體教學網絡的構建、實踐提供支持。立體舞蹈教學網絡要走出傳統線性教學的窠臼,以舞蹈選修課、舞蹈藝術團為基礎打造優質實踐平臺,以舞蹈欣賞、舞蹈表演、舞蹈組合打造核心學習模塊,讓學生在感受舞蹈魅力的基礎上,多方位、近距離感受舞蹈藝術魅力,通過積極參與舞蹈藝術實踐活動激發興趣、鍛煉技能、提升舞蹈水準。教師進行舞蹈教學時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以高校現有舞蹈教學資源為基礎,構建金字塔般的教學模式,比如舞蹈欣賞面向全體學生,從欣賞國內外注明歌舞劇目、舞蹈表演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并從中選拔有興趣做深入學習的優秀人才,通過舞蹈組合、舞蹈表演進行人才的進一步培養,提升學生舞蹈素養與技能水平。
(三)探索多種教學創新方式
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中要積極探索多種創新方式服務教學,比如舉辦舞蹈研討會探討如何發展、繼承優秀舞蹈學習傳統,如何將國外舞蹈藝術、原生態舞蹈融入課堂搬上舞臺,如何應用舞蹈元素更好的表達藝術情感,如何提升學生的舞蹈舞臺藝術表演水準,如何舉辦不同水準的舞蹈藝術比賽,如何設計不同題材的舞蹈表演,如何加強與各類電視音樂節目的合作實踐等。通過這些主題的探討、實踐與創新,為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搭建良好的展示平臺,以便創作出更多優秀且富有特色的舞蹈藝術作品,提升學生的舞蹈藝術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的開展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要結合舞蹈類課程的發展趨勢與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探索教學合理化模式,構建優質的舞蹈教學立體網絡,全面提升學生的舞蹈藝術素養,打造優質高校舞蹈課程資源,為高校課程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馮宇.普通高校有氧舞蹈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3(5):93-94.
[2]王蓓蓓,顧肖帥.普通高校舞蹈專業技能課分層次教學的改革研究與探索[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3(3):219-220.
[3]魯霏飛.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的合理化模式探究及構建[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4(6):225-225.
作者簡介:邱毅,女,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