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錚
【摘要】色彩是繪畫藝術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繪畫是視覺上的藝術,音樂是聽覺上的藝術,因此色彩在音樂中也是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的色彩體現主要是靠音樂作品的和聲、調式、配器等要素來體現的。德彪西是印象派音樂的主要代表人,他的音樂是非常具有色彩性的,德彪西音樂的最大魅力就是把繪畫中的色彩美體現在他的音樂當中,從音樂當中體現出繪畫色彩與音樂的完美融合。
【關鍵詞】德彪西;色彩分析;調性;和聲
一、德彪西音樂繪畫色彩的體現
19世紀末,法國作曲家們在新的思潮的影響下,創造出一種新的音樂流派——印象派。德彪西身為印象派音樂的主要代表人,他的作品就日益顯示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題材上,他主要是集巾在對自然景物及現象的描繪;以及對民問風俗和神話傳說巾的奇幻景物進行創作。印象派喜歡用暗示和隱喻來表達作品想要達到的意境。因此,色彩的朦朧性,不容易分辨的色調變化以及模糊的輪廓,都是印象派音樂比較顯著的標志。德彪西音樂的創作風格可以這樣來概括:較為簡短的音樂主題、色彩豐富的和聲、多變豐富的織體、透明細膩的配器,通過捕繪自然景物、生活景象以及深化意境的標題小品,突出主觀感受和直覺印象,音樂往往具有朦朧、空靈、寧靜的氣氛。
二、德彪西音樂的色彩性分析
(一)調性的色彩
德彪西音樂作品的詞性異于傳統的和聲調性,具有自己獨特的意義。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的創作主要是采用大小調體系,而德彪西的音樂則是開創了異于傳統調性的多元化詞性。比如在他的管弦樂作品《夜曲》中采用了混合利底業調式、弗里幾業調式以及多利亞調式。《夜曲》主要是由《云》、《節日》和《海妖》二幅音畫組成,代表了德彪西創作的三種題材:大自然風景、民問風俗和神話幻想。其中第一幅音畫《云》采用的是二段體結構,兩端為h小凋,巾段為升F階段和升d小調。樂曲第一段是由一個基本主題和三次的變奏構成。先以兩只單簧管和兩只大官四聲部平行和弦織體輕聲奏出的動機,象征朦朧著天空的灰色云層緩緩移動;由英國管單獨演奏的旋律給人以無限感慨,小調降了五級音的處理,凸顯出了暗淡的色彩。樂曲中段的場地演奏明亮的五聲音階的主題,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第二幅音畫《節日》多采用的是全音音階,音階巾的音程關系為大二度、大二度、增四度,音階中不會出現明顯的調性傾斜。德彪西作品運用的全音音階形式打破了傳統的功能性轉調模式,前調呈示之后直接進入后調。
(二)和聲的色彩性
和聲除了具有功能性之外,還有能夠體現明暗、濃淡、協和與不協和等音樂效果的色彩性。豐富的和聲色彩是德彪西音樂作品巾一個重要的特征。德彪西的創作無論是在旋律、和聲、音型等方面,都透露著一種獨特的音樂世界,他用不同結構的和弦進行創作,表現音樂的色彩,更注重對事物的描繪。他的作品中,鋼琴的表現力得到更深一步的挖掘,以音響和音色的變化來表現瞬息萬變的自然景色,使音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增加了作品的色彩性。鋼琴作品《水中倒影》,運用了獨特的五聲音階、全音階和半音階調式,色彩豐富的平行大二度進行的四六和弦,以及七和弦、幾和弦的自由運用,使七音和幾音具有相對穩定性,高低音區輕快流動的音型,以及跨越廣闊音域的多層次鋼琴織體,生動的捕繪r水波蕩漾所反射出來的夢幻景象。第一、第三、第五段是基本的主題表達,使用降D大凋,旋律核心在中聲部,顯示安靜的氣氛。第二、四段屬于兩個不同的插部,貫穿了快速流動的音型和不斷增長的力度,引出的五光十色的景象。
(三)配器的色彩性
配器是管弦樂的創作藝術,德彪西的樂器編排改變常規模式,把弦樂器退居為次要地位,用于輕快的和聲背景,起烘托的作用。比較注重于木管樂器的表現,經常使用單簧管、長笛、英國管等來擔任重要聲部或獨奏聲部,這是德彪西配器寫作巾比較突出的方面,被譽為是配器中的“調色板”。作品《牧神午后》,德彪西使用了長笛的中、低音區的音色。開始用長笛吹奏,襯出神話里的幻境、牧神模糊的朦朧感。樂曲中段,由雙簧管來奏出象征睡夢中的旋律。隨后,進入樂隊全奏,在降D大調上出現中心主題,導致全曲高潮,暗示牧神對仙女的思念。結尾,長笛吹奏主題再現,同時運用大提琴演奏進行聲部伴隨,聲音越來越輕,表達出整個神秘幻界逐步消失。
三、德彪西音樂中色彩與光的體現
印象派繪畫巾,光學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德彪西的音樂作品也體現了對光線變化的完美描繪,主要是通過音色和音響來體現的,音色是體現了陽光照耀下事物的質感,而音響則體現了大自然中光線的變化作用,對與音色的控制,則需要演奏者對鋼琴的觸鍵以及踏板進行合理的運用。比如作品《水中倒影》巾旋律表現的流動的波光,需要通過鋼琴的音色來體現,快速流動的音型和不斷增強的力度,表現了水波動蕩引出的五光十色的景象,而作品《霧》所要表現出的朦朧感和柔和的聲音,則需要通過指尖或指腹進行柔和的演奏。
四、總結
本文通過以上二個大方面對德彪西音樂作品的描述,展現了德彪西音樂作品中存在的豐富的繪畫色彩因素。德彪西音樂作品中體現出的簡短精煉的主題、豐富多彩的和聲、復雜多變的節奏以及線條明顯的藝術特性,都與印象派繪畫的特點有共通之處。作為印象派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音樂作品不儀儀具有印象派繪畫豐富的色彩性,同時也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征,使他的作品散發著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