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作為黨校的文獻資料中心,是服務教學與科研、學員獲取知識的重要機構,因其不需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大多數基層黨校存在著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重藏輕用等問題。改變重投入輕利用的現狀,提高圖書館效率與產出,讓圖書館充分發揮教學、科研的服務性功能,走上良性發展之路是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圖書館;黨校;效率;評價體系
圖書館是黨校的文獻資料中心,是為教學、科研及學員讀者獲取知識提供服務的主要機構,是黨校信息化、網絡化的基地。可以說沒有一個高質量的圖書館,就沒有一個高水平的黨校,黨校圖書館的建設應與黨校的特殊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及科研要求的側重點不同而進行相應調整,黨校圖書館的建設水平,也是黨校總體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效率通常是指有效產出與輸入量的比值。基于黨校圖書館上述特性,對“基層黨校圖書館效率”可以認為是“對圖書館資源投入量與黨校教學課程、科研成果的比值高低”。
一、基層黨校圖書館現狀
隨著國家對黨校培訓工作的重視,黨校在大專體制評估、中專體制評估中,對圖書館建設也有了新的要求,使得黨校圖書館軟硬件建設均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圖書資料數量不足;新書所占比例較少;缺乏創新意識,不愿開架;采購圖書針對性不強,被束之高閣;服務意愿不強,處于被動服務狀態;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夠等。如何對圖書館效率與產出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強化對圖書館人員的激勵,調動其積極性,并根據各基層黨校實際情況,提高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如何通過科學的評價,找出圖書館的問題、差距,促進黨校圖書館的良性發展還是個很少觸及的領域。
二、基層黨校圖書館投入
圖書館的投入一般可分為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人力投入主要是指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無論建設成多先進的圖書館、資料多豐富,沒有高素質的人員,也不會產生高效率。人力資源是圖書館發展的根本保證。基層黨校財力投入主要為政府財政撥款,另外有企事業單位捐贈、個人捐贈等渠道。物力投入主要是是指新購置的文獻、固定資產、計算機等設備的投入。館舍、設備等都屬于固定資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變化,屬于不變投資。圖書購置、文獻加工成本、工資等,會根據決策者的需要相應的改變,屬于可變投資。
三、基層黨校圖書館產出
由于黨校圖書館是非營利性、非生產性的事業單位,所以其產出具有特殊性。圖書館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將圖書、期刊、報紙等文獻進行分類錄入,形成系統、有序的館藏。圖書館的編輯整理是個較為復雜的勞動過程,其價值均凝結在文獻資料中。這些產出是為了滿足學校日益增長的教學、科研需要,而不是為了獲取直接的經濟利益。圖書館的產出并非一次性產品,會通過授課、科研成果的發表而進行擴散,間接產生經濟效益。通過閱讀、授課等會提高讀者及學員的學識素養,提升工作能力,這種提升較為隱蔽,這種內在的提升只會在與外界接觸的時候,通過言行等才能顯現出來。圖書館顯現出來的上述價值是千差萬別的,難以用定量的方式反映出來。
四、基層黨校圖書館投入產出比分析
現從圖書館投入的三個方面,即人力、物力、財力三個方面展開分析。人力投入是正常運作圖書館的最主要的要素,決定著圖書館物力、財力的使用情況。根據圖書館的工作需要,基本分為三類人員,即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圖書保管、收藏、信息加工處理、設備維護等事宜;管理人員,也就是借閱管理人員、行政領導人員等;工勤人員,負責圖書館后勤保障、保潔等工作人員。進行相關評估,可從人員數量、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等三個方面進行著手,比較容易量化圖書館的人力資源投入情況。但基層黨校受到規模及人員編制限制,人員數量較少,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往往身兼數職,所以高素質的人員顯得尤為重要,經常外出培訓相關人員,提升業務知識必不可少。物力投入可從三個方面入手,圖書資料,包括電子文獻與光盤資料等;館舍建筑;設備投入,即桌椅、門禁、書架、計算機、復印機等進行量化分析。藏書量、館舍面積、期刊報紙數量、電子閱覽室規模等都是進行衡量的重要標準。財力投入主要來自財政撥款及社會各界捐贈,可從圖書購置經費與學校總經費撥款比、圖書購置費、設備購置費等進行數量考核。
圖書館產出比取決于經加工后的圖書資源利用程度及取得的效果,這決定了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高低,其中服務讀者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如開館時間、借閱量、電子文獻下載量等。黨校精品課程的設置、科研與教學獲獎情況、科研論文及專著的數量也可以作為衡量黨校圖書館產出的一個評價指標。由于黨校培訓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黨校讀者、授課與科研方向等較普通高校圖書館單一,所以,有針對性的研究黨校發展需求、教師、科研人員需求,有的放矢是個要解決的問題。如訂購圖書、期刊前,要進行文獻需求調查,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特別是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意見,使文獻采購更加科學、合理,提高紙質文獻的利用率,讓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五、基層黨校圖書館服務定位
服務是圖書館的宗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服務功能齊全;服務質量良好。所以,服務形象取決于先進的設備和熱情、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改革基層黨校圖書館管理體制,全面釋放活力發展,從館藏內容、服務方法、硬件設施、管理方法等方面體現出黨校圖書館的特色。網絡化是21世紀圖書館有別于傳統圖書館的一個重要時代特征,這一特征使得圖書館煥然一新,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服務讀者,充分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求知欲是有別于傳統圖書館的定位。
六、結語
基層黨校圖書館效率的研究作為一種新的探索,是在繼承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數量分析法引入到效率評價中,應用定量方法來分析基層黨校圖書館活動的投入過程和產出結果,使圖書館的評價體系向客觀化、公正化、科學化的方向邁進一步。該方法可為圖書館資源利用效率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使管理者清楚地認識到該校圖書館所處的等級水平、成績、問題、優勢、差距,有助于改善管理方法,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提高圖書館投入產出效率比,使圖書館充分發揮最大潛能,最大程度地滿足黨校教師教學、科研及培訓學員學習與拓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謝曉娜.高校圖書館效率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閔紅云.高校圖書館改革與發展[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2
[3]蔣永福.現代公共圖書館制度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劉鵬,男,山東棗莊人,碩士,中共望謨縣委黨校館員。